張恒波
摘 要:公務員作為人民群眾心目中的人民公仆,為了更好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提升加強公務員的服務意識、政治素質培養、調查能力培養及法行政與依法辦事的能力提升勢在必行,也是在新疆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干群關系不斷轉變的重要抓手。
關鍵詞:新疆;公務員素質;素質培養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或事業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人民公仆即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黨政干部。在新疆特殊區情下,努力提升公務員素質對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努力提升新疆公務員素質,主要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轉變觀念,提高公務員的服務意識
1.從官本位轉向為人民服務
首先不斷提高公務員的“人民公仆”意識,實現官本位理念向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轉變。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其次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別是在行政執行管理的過程中,把人民群眾的相關的根本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樹立良好的執政為民的形象,工作上更是甘當公仆,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準,加強行政執行效率中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績效,把為民辦事效率作為行政執行效率的重要標準和考核條件。再次根本性解決公務員服務意識淡薄的問題,需要努力將傳統的控制管理的行政文化和思想轉變為服務為核心的管理思想,不斷提高公務員在行政執行工作中的服務意識,從而提高其在工作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把傳統的垂直管控行政文化轉向雙向互動的服務型管理文化,讓公務員從心中和態度上明確自身職責,才能真正端正自身人民公仆的身份,做到為民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2.堅決杜絕關系、人情、面子處事
公務員要做到從關系本位向為人民服務觀念的轉變,從靠關系、搞人情、要面子的消極處事態度轉向積極為人民服務、主動為人民服務,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公務員的自覺意識當中。在長期、復雜的關系、人情和面子的情況下,公務員把服務意識拋之腦后,對人民群眾所需所想的事情不積極、不主動辦理,甚至百般刁難、推卸責任,這樣讓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權威負責任的形象一抹而凈。在行政執行工作中,公務員必須心系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好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著想,提高為民辦事的效率和水平,在服務理念上和一言一行中處處養成和體現出高水平的服務素質。
二、加強公務員的政治素質培養
公務員的政治素質和素養可以在后天的學習中不斷養成和鞏固,政治素質的提高要求公務員一定要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不斷參與實踐和鍛煉,提高和鞏固政治覺悟。要加強公務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務員的政治素質,必須從以下工作中入手:
1.提高政治鑒別能力
政治鑒別能力決定公務員的政治方向是否全面和正確,政治立場搖擺不定,就很難做到政治堅定和工作意識清醒。公務員的政治鑒別能力需要跟隨時代變化的新情況而不斷推進和深入。近幾年中,新疆的反民族分裂斗爭和反極端宗教勢力的斗爭形勢比較嚴重,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滲透也一刻沒有停止。新疆公務員要主動承擔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長治久安的任務十分艱巨。只有不斷提高公務員的政治鑒別能力,才能使其承擔起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任務。公務員要不斷深入對黨的理論知識、方針、政策的學習、把握和實踐應用,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水平,努力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與黨和國家保持一致。公務員的理論學習越好,水平越高,才能透徹地分析事物,擁有高度的政治鑒別能力和政治敏銳度。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培訓
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訓要有針對性。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東部地區落后,公務員綜合素質與能力偏低。應該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公務員的教育和培訓。應該根據新疆的實際情況,開設如新疆歷史、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專題教育,特別是對新任新疆公務員這方面的培訓十分緊迫。在公務員實踐、調查研究的實際操作培養也尤為重要,都需要從新疆公務員的實際出發,編制教育和培訓計劃和科目。
新疆這些年黨的建設成就、干部作風轉變有目共睹,全疆黨員干部隊伍主流是好的。但是新疆公務員隊伍仍有修身不嚴、用權不嚴、律己不嚴的問題,謀事不實、創業不實、做人不實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必須時刻保持警醒,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切實防止和克服“不嚴不實”問題的發生,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堅持政治堅強,恪守規矩。要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的意識;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特別是在反恐怖、反分裂、反滲透的斗爭中,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行動自覺,絕不做“兩面人”“老好人”;秉公規范用權,堅持權為民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重視公務員的調查能力培養
1.提高調查研究意識
努力提升公務員的調查研究意識,自覺地進行調查研究。將責任意識內化成公務員內在素質和行為的一部分,鼓勵公務員深入基層、融入群眾,向人民群眾學習。要將調查研究作為公務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不斷提高公務員的調查研究的能力。建立科學的調查研究機制,為公務員的調查研究工作準備充分的條件。
2.提高調查研究綜合分析能力
切實把提高公務員調查研究中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作為增強公務員調查研究能力的重要內容。在調查調研事務的實際情況上,收集大量可靠材料和信息,進行思考和綜合分析。要從系統和整體中考察事務的內在矛盾和聯系,保證調查結果的正確性和科學性。要鼓勵公務員多進行實地調研,和基層干部群眾面對面、心交心,掌握群眾心聲和實際需要,給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各級領導干部要有求真求實的態度,帶頭發揚實干精神,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有結合實際、務實管用的思路和舉措,開展每一項工作,都要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系實際,努力把上級要求、客觀規律、國內外經驗、本地特色融為一體,找到有針對性的務實管用的招數,認準了就一抓到底、久久為功;要抓落實、重效果,抓任何事都不能籠而統之、大而化之,絕不能底數不清、情況不明,也不能將就湊合、差不多就行。衡量工作的成效,就是看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部署要求是否得到落實,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就是看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是否滿意,就是看是否在工作中存在亦左亦右、忽左忽右的現象。
四、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與依法辦事的能力
切實實現依法治國,重要的是要不斷提高公務員依法辦事和依法行政的素質和能力,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設。
1.強化法治觀念
不斷增強公務員的法制觀念,具備法律意識。要加強對公務員的法制宣傳和教育,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做到以法律為依據的權責一致的科學劃分。要依法規定和完善公務員的職責和職權范圍,讓公務員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辦事。公務員要形成法制意識,主動守法、依法行政,對公務員的違法行為應該依法追求到底。要加強公務員的法律知識培訓,讓公務員懂法才能守法,并經常用法律的思維約束自己的行為,用法律的武器依法為人民群眾辦事。公務員要時時刻刻帶頭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2.學習法律知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切實加大公務員的法律知識培訓和學習,提高公務員的法制意識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素養,努力用法律的知識指導行政管理的實踐。公務員必須加強法律的自我學習,對自己應該掌握的法律知識要了如指掌。要加強公務員法律知識的培訓,同時注重其法律運用和實踐,將專家教授的講課和動態、實踐性教育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公務員的法制素養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3.依法監督行政事務
實現公務員的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還需要依法加強對行政事務的監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要形成公務員自身監督和自我檢查機制,時時刻刻反省自身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要完善機關單位的內部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本單位公務員的行政行為的監督。要建立長效、全面的外部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司法監督、媒體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的積極性和作用,讓監督工作無死角,讓權力在陽光和法制中運行。要強化責任追究機制,對違法犯罪的公務員要制定追查時間表,對其違法行為要一查到底,絕不手軟。
參考文獻:
[1]張璐.基層公務員能力提升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18
[2]胡茜.自覺踐行“三嚴三實” 努力爭做“四有”干部[J].理論學習與探討,2015
[3]楊子慧.克拉瑪依市公務員素質評價及提升研究[J].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