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正處在一個轉變的當口,混合式教學是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傳統的課堂呈現疲態,為了改善高職校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現狀,筆者以所在的Y職校為例,分析了當前Y職校工藝美術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選擇了注重學習互動和學習內化的智慧職教互動學習平臺,通過信息化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構建了適用于高職生學習的高職民藝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翻轉課堂
一、研究背景
在過去的十年,我國教育界的信息化教學的環境已經伴隨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深入逐步建設,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也不斷深入。“中國知網”文獻數據庫(1999-2019)的檢索結果表明,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詞頻檢索,文獻綜述共8464篇。
從現有文獻看,其研究的熱點在2007年左右,后續的關注度回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相對成熟,其研究的方向主要在:有關課程整合理論的技術性問題研究;有關課程整合的信息化教學實踐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困境。研究關注的重點主要在中小學學科教學領域,相對而言,在職業教育領域相關研究較少。其中,和“美術教育“相關的有96篇,而和“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為0篇。
二、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進展,也就是說,學生是否進步是教學有效或者無效的指標。[1]“教學的有效性”源于上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后這一理論在后續研究者的拓展下不斷發展。
美國教育機構關于信息化教學有效教學標準包括,與學生學業成就、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有相關,在課堂中使用這些標準會明顯改進對全體學生的教育成果(Dalton,S.S,1998)。具體內容是:標準一:師生共同參與創作性活動;標準二:語言發展:在課程中通過通過語言能力的訓練達成文化文化素養提升;標準三:情境化:創設與生活相關的學習環境;標準四:挑戰性活動:給學生教授復雜的思維技能;標準五:教學對話:通過對話進行教學。[2]
國內則分為基礎性與發展性兩個緯度,需要綜合考慮有效教學的五項標準,如圖2:
首先,要跟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匹配與之相適應的信息化教學技術。
其實,教師在課前需要完成教學設計,并為學生搭建信息化的教學平臺,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教學資源。
再則,確定不同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情境下,依據情境的特征選擇、設計和運用相應的信息技術。
結束教學活動后,評價信息技術的時候是否符合期望值,通過相應的表單數據衡量其是否有效或是否需要改進。
三、基于職教云的翻轉課堂模式構建
筆者分別從的課前學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三個階段,對職教云的功能應用進行規劃,并以流程的形式呈現。如表1:
1.課前預習。課前,筆者根據教學模型規劃了課前預習階段的學習路徑,發布了學習資源和相關習題。設置了解鎖模式,學生只有在完成了課前學習要求、學習資料的觀看和閱讀之后,才能夠訪問自測題。避免學生不看要求,不觀看閱讀學習資料就直接答題。學生回答自測題之后,可以看到評分結果,做錯的題會提示正確答案。
2.課中實踐。實驗班全班共21位學生,2人一組,共分為11個小組。根據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及學生自身的意愿進行分組。
3.問題導學。確定問題并解決 通過引入案例,引導學生回顧課前預習的知識,從而解決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筆者根據課前預習中學生自測及回答問題的情況匯總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要困惑。
4.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一壓一編”,討論具體的解決方案,并通過連線或投屏演示進行實踐,整理出正確的操作步驟。討論及操作的過程中,可查閱課前提供的學習資料,也可通過平板電腦借助校園網查閱資料。將結果整理并提交到智慧職教學習互動平臺平臺進行驗證。教師針對提交的結果予以點評。
5.轉譯重構。基于正確的解決方案和操作步驟,完成“竹絲扣瓷工藝學習”的練習。教師巡視,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實戰演練部分主要以包含但不僅限于新知的多個知識點的情境為任務,考察學生對新知及相關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匯報表達的能力。
6.舉一反三。每個小組代表,根據提交的實踐報告,和全班交流。著重匯報任務解決的流程,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等。匯報完成后,其他組可就匯報內容進行提問,促進組間交流,共同進步。教師可在后臺對每組提交的實踐報告進行評分及評為優秀作業等操作。
四、小結
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最大的特點是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在傳統課堂中,由于受到時間、空間、教學條件等各種原因的限制,尤其是實訓操作示范類課程,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兼顧所有的學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效率,而混合式教學借助網絡與數字媒體,克服了教學環節的約束,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作為知識的引路人,對于高職實踐教學課程改革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07):42-43
[2]孟琦.課堂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朱清沁(1989--)女,漢族,浙江義烏市人,碩士,講師,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