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福
萊山一中秉持“讓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擁有機會,人人都體驗歡樂與成功”的辦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課堂入手,堅持分階段、定主題、循序漸進的原則,持之以恒地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升了學生,成就了老師,發展了學校。
課堂是立校之本,是師生成長的主陣地。萊山一中提出了“建設課程文化,聚焦課堂教學,促進師生發展”的工作方針。學校圍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習慣培養、學生個性發展三大目標,構建了涵蓋基礎型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修身型課程(校本課程)、拓展型課程(社團類興趣課程)的課程體系。多元化的課程,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厚了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此基礎上,萊山一中堅持每年一個主題,循序漸進、潤物無聲式地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教師把形成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要求融為一體,運用于教學實踐,并使之常態化。持續六年的課堂教學改革,凝練成豐厚的教改經驗,提升了學生,成就了老師,也成為萊山一中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支撐。
精彩課堂不斷名師不斷涌現
2014年至2016年,萊山一中的課堂教學改革活動聚焦于“規范、精品、高效”。
2014年,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賽課”活動。活動采取“聽、放、思、查、評”的方式,即聽課、回放課堂實錄、課后反思、檢查教學資料、評課,探索構建符合學校實際和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模式構建帶動課堂教學向規范、高效轉型,達到以課帶研、以評促改、以老帶新的目的。2015年,推出“人人奉獻一節精品課”活動。經過“個人主備、組內研討、細節打磨、組織授課、評課反思”五個環節,把“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培育了教師的精品意識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引導教師把“每節課都上成精品課”作為工作的追求。2016年,開展了“個性化教學風格”展示活動。讓每一位教師亮出自己的“絕活”,展示自己獨特的課程理解力和教學魅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2017年至2019年,萊山一中的課堂教學改革活動著力于“直擊問題,各個突破”。
2017年,開展了“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課堂展示活動。課堂真正實現了教師由“關注教”向“關注學”的根本轉變。學生更自主、更有興趣地參與其中,課堂效率大大提高。2018年,開展了“讓教學目標更清晰”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教師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學目標的設計,課堂教與學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發力的焦點。2019年,開展“提高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質量”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促進了教師深度研究、學生深度學習,促進了課堂轉型和核心素養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
六年來,每年一個主題,步步深入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萊山一中精彩課堂不斷,名師不斷涌現。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特級教師、優秀教師4人,市級各類優秀教師126人。
推行互聯網+教學課堂更具活力
從2017年起,萊山一中啟動數字化教學,開始試點互聯網+教學模式,為課程實施帶來了深度、廣度、高度、精度等多維度的立體變革。微課、翻轉課堂、Pad教學等一系列教育新發展,為大數據支持下的學生評價和差異性發展、為實現學生課程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和教師定制化教學提供了可能。
萊山一中通過培訓、示范、研討,確立了數字化教學過程的基本模式:精心教學設計(制作導學案、精選微課)-適時推送任務(任務明確、資源精準、高質適量)-及時批閱交流(作業上傳、及時批閱、問題釋疑)-精準二次備課(問題歸類、設計課堂實施、針對性作業設計)—有效課堂實施(問題引領、合作交流、拓展提升)。
數字化教學,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深化與內化,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發展,為學生能力和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2017年12月14日,在全國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高級研修活動中,曾慶山主任代表萊山一中作了題為《信息技術下“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的經驗報告,得到了與會者的好評,標志著萊山一中在數字化課堂教學改革方面走在了前列。
持續不斷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先進的互聯網+教學模式,為萊山一中教育教學成績的取得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成就了教師的專業提升,成全了學生的蓬勃成長,促進了學校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山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