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儀
一、復習課現狀
通過過去的教學經驗,到了四年級,隨著單元知識點的連貫性和復雜性都增高,雖然課前完成了數學小報,學生也對知識點進行了抄寫但是上單元復習課時,孩子們頭腦里的知識并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在上課時只是老師在黑板上羅列了簡單的知識體系之后學生就開始做題,做完題就了事。但是往往這樣的復習之后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知識點始終散落在學生的腦中。
二、教師應用
(1)平時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小學生的知識有限,對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理解時會有一定的困難,這時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把那些不易理解、易混淆的概念通過思維導圖法展現出來,通過圖文并茂的特點提高學生辨析能力。比如在學習四下三角形的分類中,教師可以畫一個簡單的框架,明確三角形的分類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按角分和按邊分。按角分又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通過課堂教學把各自特征寫上去。按邊分又分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互不相等三角形。通過課堂上老師畫的簡單的思維導圖,學生對分類標準和三角形的定義也會比較清晰。
(2)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創新能力
教學形式單一是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最主要的弊端,現代化教學模式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手段。教師不僅可以通過黑板來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將知識點串聯起來,還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圖片、視頻展示,將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點具象化,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數學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知識接收效率存在不同。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起良好的知識體系,一方面可以通過思維導圖進行預習,讓學生降低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的知識體系逐漸豐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三.學生應用
(1)利用思維導圖,理順知識結構增強復習效果
巧用思維導圖對知識歸納,提高學生知識整理能力。由于四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對很多的新鮮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也就有著良好的求知欲望。但是,通過深入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當前很多學生缺乏良好的知識整理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在小學的復習課中,要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把散雜、片段的教學內容聚合為可視化的圖形關系。例如在復習平面圖形的分類這一章中,學生把三角形的分類和四邊形的分類分別展現出來,其實是把各個知識點進行連接,對其進行系統歸類及整理。通過這種方式呈現空間圖形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梳理每一個相關聯的知識點,提高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與歸納的能力,并充分的理解數學知識之間所存在的密切的聯系,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打下更加堅實有力的基礎。
(2)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
思維導圖不僅要完成,并且在課中要充分應用。在復習課上,會花10分鐘左右,小組成員分別拿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在小組內展示。每組的組長起帶頭作用,向其他組員說說自己思維導圖的框架,有哪些知識點。其他組員如果發現自己沒有補充上的知識點,馬上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補充和改正。接著每個組員輪流說說自己畫思維導圖的想法,通過這樣的做法,再次利用思維導圖強化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3)整理單元錯題集,提升學習效果
充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學生整理歸納出不同的數學題型,加深對不同數學題型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錯題整理。比如在《整數混合運算》單元復習中可以有一塊專門的版塊拿來整理錯題,孩子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大致的對自己錯題分類,哪些錯題屬于乘法分配律,哪些錯題屬于乘法結合律……在這樣的整理中,不僅再次鞏固了知識,并且提高了復習的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思維導圖已經逐步大眾教學化。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在單元復習上實施思維導圖,不僅對教師自身教學有幫助,對學生梳理知識在腦中形成系統也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單位:成都市華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