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塘廈第三小學 廣東省 東莞市 523710
一、教學創意
根據小小說語言簡潔、環境渲染、結尾意外轉折這三個特點來組織教學。讓學生通過短句段,學習渲染氛圍的場景描寫;引導學生揣摩描寫老漢的句子精讀品析、句段重組、想象補白、仿寫遷移……體會到語言簡潔的特點,揣摩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神態等方面的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凸現人物性格特征;討論結尾才揭開老漢與小伙子的關系的妙處,揣摩意外轉折的好處,初步領悟小小說中的布局謀篇——構思新穎別致,尤其是轉折點和結尾的技巧,達到了震撼人心藝術效果。從而使學生關注文本體裁,達到學習語言運用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 個生字,會寫14 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獰笑、擁戴、放肆、呻吟、攙扶、祭奠、勢不可當、跌跌撞撞”等詞語。
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了解課文環境描寫、人物刻畫、布局謀篇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3.品味語言、深刻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感悟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小小說表達上的特點。
四、教學方法 選點精讀法、合作探究法、材料補充法等
五、教學思路 大致上分為4 個教學板塊:整體感知——淺議表達——聚焦結尾——再思課題
六、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2.了解課文大意。
七、時間安排:1 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教學鋪墊 課件出示:五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敲門聲》
1.文體介紹:小小說。2.像這么短的小說有個名稱叫微型小說。根據篇幅的長短,可以把小說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其中,微型小說又叫小小說。
(二)板塊一:積累詞語 整體感知
1.用詞語說話
齊讀詞語,然后說說這四行詞語分別寫了什么?結合課文,分別說一句話。(四行詞語分別寫了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咆哮 獰笑 狂奔而來 勢不可當
驚醒 驚慌 瘋了似的 你擁我擠
清瘦 揪出 沙啞地喊 冷冷地說
攙扶 祭奠
2.概括主要內容
課文講述了________老漢________,________。村民們得救了,他和兒子卻犧牲了。
①從以上四行詞語中,選擇詞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結:概說小說的主要內容,可以根據起因、經過、結果,或故事發生、發展、高潮、結局來概括。
(三)板塊二:品三要素 淺議表達
同學們,小說有三要素——環境、人物、故事情節。這一個板塊學習,我們要通過品析小說三要素,探討小說的表達方式。
1.學習活動一:賞環境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踩進水里。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近一米多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①師生互讀環境和人物的描寫。
②在這些描寫環境的句子里。哪個詞讓你感到可怕?說說你的感受。
比如:“像潑。像倒。”四個字,兩個句子,簡短而精煉。讓人感覺到雨下得大而急。為下文的山洪暴發作鋪墊。
③交流。
④再讀文段,讀出雨大,洪水兇猛,讀得短促有力。
⑤出示:“環境描寫之妙:渲染氣氛,鋪墊下文。”
2.學習活動二:說人物
從_________________(詞語或句子),感受到了老漢________。
①請同學們自由讀第7 到23 自然段,劃出描寫老漢的句子,想想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做旁批。
②交流,歸納。(板書:舍已為人、公正無私、父愛如山。)
③品讀“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這個句子與其它的句子有些不同。考考你,看你能否發現它的特別之處。(三個感嘆號,語氣強烈。句短,語氣急促)
④在那樣緊急的廢話嗎?斬釘截鐵地讀,鎮定自若地讀,不容質疑地讀。
⑤再讀文段,讀出老漢的臨危不亂、舍已為人、公正無私、以及父愛如山。
⑥作者在這里直接對老漢的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這寫作方法叫直接描寫,也叫正面描寫。
⑦出示:“人物描寫之妙:正面描寫,塑造人物。”
3.學習活動三:品情節
情節一:老漢突然沖上去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
情節二: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①自由讀兩個情節。
②交流(一“揪”一“推”體現老漢對人民的愛和對兒子的愛。)
③有感情地再讀第7 到23 自然段。(個別讀、分角色讀、評讀等)
④讀寫遷移,想象補白:根據橋的變化,填寫小伙子的表現。文中沒有進行詳寫的部分,自己進行部分想象填寫。(人物言行對比,凸現老漢品質)

5.小結:老漢愛自己的兒子,但為了大局著想,他選擇了先保護村民們。故事在矛盾中進行,一波三折,突出人物品質。
6.出示:“情節描寫之妙:一波三折,突出品質”
(四)板塊三:聚焦結尾 升華主題
鏡頭一: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鏡頭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到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的兒子。
1.如果把這兩個鏡頭去掉,或在文章開頭就交待老漢與小伙子的關系,好嗎?
2.交流。
3.文章開頭沒有交代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直到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才說出他倆居然是父子關系,讓人覺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這種寫法叫做意外轉折,突現主題。
4.出示:“結尾描寫之妙:意外轉折,突現主題。”
(五)板塊四:回顧全文 再思課題
這是一座( )的橋,它……
1.結合課文“說橋”。
2.小結:在災難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橋引渡人們走過危險,走向安全。后來,這一座木橋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偉的橋卻在人們的心中樹起來,那就是──老支書,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支書,在人民群眾生死攸關的危難關頭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老共產黨員!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課題──《橋》。
(六)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小小說的表達方式:
渲染氣氛,鋪墊下文。正面描寫,塑造人物。
一波三折,突出品質。意外轉折,突現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