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戰杰(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510620)
油氣儲運是能源建設事業中的重要一環,傳統人工控制的方式存在諸多局限之處,引入自動化技術后可實現對儲運全程的智能監控,為管理者提供重要參考信息,全面掌握油氣儲運實際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有助于提高油氣儲運的經濟效益。
縱觀現階段的油氣管道建設狀況,以SCADA系統最具代表性,是典型的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實際工作中基于該系統的監測功能,可為調度控制中心的相關工作提供引導,提高管理針對性[1]。若調度控制中心因某方面的原因發生故障或存在通信中斷的問題,此時站場的控制系統隨即發揮作用,具備替代監控中心的能力,實現無縫監控,確保油氣儲運各階段的信息得到完整的監控與記錄。
PLC控制系統分別配套至各站場中,在其作用下可獲取現場監測數據并加以分析,根據所得結果生成調度指令并下發,引導設備自行作出相應調整,實現對工藝參數的自動化控制。油氣儲運全流程中,基于自動化系統的支持可面向各環節作全方位的監測,并借助HMI(人機界面)直觀呈現信息,以便操作者更為準確地掌握實際情況。此外,調度控制中心也能夠及時獲取實際信息。
從油氣儲運工程實際狀況來看,自動規劃技術在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提高油氣儲運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具體至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中,其包含了數據層、現場層、決策層及監控層,彼此具有緊密關聯,協同作業下形成完整的自動化系統。
脫鹽脫水流程如圖1所示。
油氣生產具有系統性,制得高品質產品需經過多道工序,其中原油的脫水生產極為關鍵。此項工作以高效分水器為主要支持,在確保該裝置穩定運行的情況下,可為原油的脫水創設良好條件。從歷史發展狀況來看,油氣儲運工作中伴隨較明顯的設備異常現象,錄入控制裝置滯后性明顯、檢測精度偏低等,在經過原油脫水處理后并未達到完全清理水分的效果,導致產品質量下降以及難以滿足要求,出現了油氣與水混合的現象。
在原油脫水生產流程中引入自動化技術后,有助于改善高效分水器的工作狀態,有效解決傳統方式下效率低、應用效果欠佳的問題,除了維持高效分水器各階段壓力的穩定性外,還能夠充分發揮出控制裝置的作用,實現對生產工藝的高精度控制,在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引導下,油氣內部物質的分離更加徹底,可將水分完全排出,油氣質量得以提高[2]。通過對高效分水器的改造能夠發揮出自動化技術的優勢,以達到自動檢測的效果,具體檢測內容體現在壓力、油氣基面等方面,與此同時中央處理器還可實現對各項參數的準確判斷,分析其是否穩定在合理范圍內,針對超標的參數則進行及時的調整,為油氣儲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圖1 脫鹽脫水流程圖
能源損失是原油運輸階段極為常見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運輸過程中伴隨較明顯的散熱損失問題。為從根本上解決能源損耗,最為關鍵的突破口在于為流體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具體而言,加熱站可提供熱能,泵站則可以提供充足的壓力,通過此方式可為運輸創造良好的條件,達到能量供求平衡的效果。此外,油氣運輸中的摩阻力損失問題也較為常見,基于試驗結果以及大量實踐經驗得知,油氣介質的黏稠程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從實際運輸環境來看,在溫差的作用下進一步帶來油氣介質黏稠度的變化,因此相關單位需要從溫度控制入手,如提高出站溫度,通過此舉達到降低油氣介質黏稠度的效果,進而減少摩阻力損失,但其局限之處在于散熱損失隨之提高,難以同時兼顧多方面要求。
鑒于此,可引入自動化控制技術,在其支持下實現對油氣儲運的全方位監控,經檢測后獲得介質黏度、溫度等相關指標的實際值,根據實際情況作靈活的調整,提高工藝參數的合理性。自動化技術還可進一步對接至計算機系統,以所得參數為依據,實現對輸油工藝的優化,使得加熱爐溫度維持在正常區間內,并確保流量的合理性,以便創造更可觀的油氣傳輸效率,盡可能減少傳輸成本。
油氣儲運過程中必須得到泵類設備的支持,從而提高生產進度,達到減少生產階段電能消耗的效果。在常規泵類設備的基礎上引入自動化技術后,能夠為泵類的運行提供更良好的環境,實現對其的全方位監管,通過對設備運行狀態的調整達到提升效率的效果。
實際工作中,相關單位要以靈活的方式引入自動化技術,創建面向自動化泵類設備的高精度監控系統,通過實時的監測確定泵類的運行效率,以泵類實際情況為切入點,分析運行狀態發生變化的具體原因[3]。基于對實際情況的分析得知,泵類運行效率易發生改變的主要原因體現在原油溫度、黏稠度、摩阻力損失(主要指的是過濾器處所形成的摩阻力)、出口閥組運行性能(主要指的是節流效果)等方面。在引入自動化控制技術后,能夠實時監控泵類的運行狀態,達到動態化管理的效果,監控系統會對泵類設備的運行情況作針對性分析,根據實際問題探討解決對策,以便給泵類的運行營造良好環境,提高其工作效率,確保泵類設備的穩定性。
油氣儲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其包含的環節較多且伴隨較長的周期,各階段都容易形成豐富的報表,其不僅是各項油氣生產信息的綜合展現,還是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油氣生產模式普遍以人為操作為主,實際工作中摻雜大量主觀因素,受個人專業水平高低的影響較大,不利于結果的準確性。而基于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各項數據的自動化采集,匯總所得數據并創建數據庫,在油氣儲運工作持續推進之下,數據庫的豐富度逐步提高,基于持續性的累計計算后,便可自動創建報表。生出的報表可為后續的工作提供依據,有助于信息的快速查詢,管理者及領導層可根據歷史信息作出更準確的判斷,提高決策的可行性。
油氣的儲存和運輸是能源生產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基于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可提高監管水平,確保油氣生產質量,以免在儲存和運輸中發生大規模的能源消耗現象,創造安全的油氣儲運環境,提高了油氣儲運效率,原本工作人員勞動強度過大的問題也得到有效的緩解。總體上,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具有其必然意義,可推動油氣行業的發展,甚至與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