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 李艷萍
摘 要:近年來,藝術專業招生規模持續擴大,“藝考熱”持續升溫,藝術類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本文以近三年江蘇師范大學音樂、美術類相關專業為例,通過對畢業生的就業去向、求職行業、單位性質、就業地區等信息的統計分析,全面呈現藝術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及特點,從而引發藝術類人才培養機制和就業指導服務的思考,以便促進藝術類畢業生充分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藝術類專業;就業去向;調研分析
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874萬,創歷史新高。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大學生充滿期待,勉勵他們用青春書寫華彩篇章。江蘇師范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本文以江蘇師范大學近三年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為研究對象,分析原因,研究措施,為促進藝術類畢業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提供有利借鑒。
一、近三年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分析
(一)畢業生就業率總體情況
如表1所示,參照江蘇師范大學2017屆、2018屆、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和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近三年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就業率較高,就業趨勢穩定。音樂類專業畢業生在江蘇省內就業人數比例有所增加,美術類畢業生省內就業一直保持較高比列。
(二)畢業生就業去向
如表2所示,近三年音樂和美術類畢業生數量穩步增加,總就業率較高且相對穩定,協議就業率有逐年遞減的趨勢,同時就業的靈活性有所提高,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的逐步提高,再加上人們對教育的重視,升學出國率增幅明顯,可見藝術類畢業生近三年對自身繼續深造的意愿比較強烈。
根據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顯示,江蘇師范大學2017屆-2019屆音樂學院和美術學院本科畢業生在企業就業分別為261人、262人、249人;在事業單位就業分別為30人、26人、49人;在機關就業分別為0人、2人、2人;在基層項目就業分別為0人、3人、0人;自主創業分別為1人、2人、2人;升學分別為46人、52人、60人;出國分別為1人、2人、10人。畢業生以企業就業為主,升學及出國人數逐年增加,基層項目、自主創業人數較少,有些年份甚至為零,基層就業還需進一步引導和幫扶。近三年音樂和美術類專業畢業生主要以教育行業為主,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充分體現出師范高校教育特色,文化體育行業也保持較多就業人數,在信息行業、服務業與制造業方面的就業人數呈逐年遞減的趨勢,反映出職業選擇的目標導向性更加明確。
二、影響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去向的主要因素及相關對策
(一)影響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對畢業生就業去向的影響顯著,它對畢業生選擇什么性質的工作單位有較大的影響,擁有更好家庭環境的畢業生選擇出國、考研或相對穩定的工作可能性較大。
2.興趣與能力傾向。根據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人往往傾向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從事感興趣的職業更容易給人帶來幸福感,而專業能力的具備是個人在職業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的關鍵,所以說興趣與能力是職業選擇的關鍵因素。
3.親友關系。由于畢業生社會經驗不足,更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響,在離開學校初入職場的階段,更傾向于親朋好友的意見和建議。
4.社會因素。社會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些傳統觀念以及畢業生本人的社會實踐經歷。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新興行業和職業也吸引了畢業生的眼球,他們更容易嘗試新興職業,比如直播、網絡電商等。
(二)對策研究
綜上所述,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去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是每一位畢業生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每一位就業指導者面對的重要課題。如何通過開展有針對性、有特色的就創業指導服務,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是每個從事就創業指導老師的職責所在。因此,要完善藝術類學生全過程培養機制,推進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發展模式,把好生源質量“入口關”及畢業生就業“出口關”。強化培養模式創新,加大課程改革力度,實現課程內容與課程功能的有機結合,提升畢業生專業水平。強化思想引領,轉變畢業生就業觀念,大力宣傳國家相關就業優惠政策,幫助學生樹立響應國家號召到西部、到基層、到中小微企業就業。要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做好大一新生的學業規劃指導,加強大二、大三學生的實踐訓練,幫助大四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并開展更具針對性的就業幫扶。
[參考文獻]
[1]王慶寶.“95 后”藝術類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6.
[2]王敏,江楠.新時期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就業去向調研分析—以揚州大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36:295-297.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思政專項課題(項目號:2018SJSZ280,課題組成員:張全、李艷萍、崔成前、薛靜華)“新時代高校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創業模式變革與創新”和2019年度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項目號:19SZC-046,課題組成員:張全、李艷萍、崔成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及發展對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 徐州 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