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婧
摘 要:通過調整壓梗厚度設定值,優化煙?;爻眳担瑢⑶泻蠊=z標準偏差降至0.0229 mm,從而解決了切后梗絲標準偏差不符合工藝要求的問題,提高了梗絲加工整體水平。
關鍵詞:切后;梗絲
前言
目前,駐馬店廠煙梗切后標準偏差一直在(0.024-0.030)mm之間波動,不符合工藝要求的≤0.025mm。因此,需要找到導致切后梗絲標準偏差偏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1.現狀分析
1.1壓梗是切梗絲上一道工序,其作用是將煙梗壓制成一定厚度的梗片,以滿足切梗絲工藝的要求。壓梗厚度均勻性差異較大時,易造成切梗厚度不均勻或產生碎梗,影響切后梗絲標準偏差。對壓梗厚度和切后梗絲標準偏差進行相關分析,相關系數為0.861,P值為0.000<0,05,呈顯著性相關,說明壓梗厚度設定值對切后梗絲標準偏差確實有較大影響。
1.2當煙梗回潮不均勻時會影響煙梗的彈性和抗破碎性,進而影響切梗絲效果。煙?;爻钡闹饕に噮涤邢垂A髁俊⒐伟咫姍C頻率、洗梗水溫,三個參數的不同組合會對切后梗絲標準偏差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對不同煙梗回潮參數組合下的切后梗絲標準偏差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三個因子一次項及流量平方項、流量與刮板電機頻率、刮板電機頻率與水溫交互作用項對應的P值均小于0.05,說明其對切梗絲厚度標準差有潛在影響。
通過上述分析,確定了以下2條對切后梗絲標準偏差有顯著影響的因素:(1)壓梗厚度設置值不合理;(2)煙梗回潮參數設定不合理。
2.改進措施
2.1找出煙梗壓梗厚度設定適合值
選取對切梗絲厚度標準偏差影響大的壓梗厚度進行DOE正交試驗優化加工參數。以切梗絲厚度標準偏差為試驗目標值。試驗因子和水平見表1。
優化實驗結果表明:壓梗厚度0.8mm,切梗厚度0.12mm,的參數組合為最優參數組合。
2.2運用DOE實驗找出最佳匹配參數
首先,對煙梗預處理后的煙梗含水率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別煙梗含水率存在差異性。因此我們依據煙梗吸濕性的強弱(同一條件下回潮后含水率大?。砹蠠煿7譃锳、B兩類。 吸濕性較強煙梗定為A類煙梗,吸濕性較弱的定為B類煙梗。兩類煙梗分別進行加工參數優化。
對A、B類煙梗分別選取煙?;爻惫ば蛉齻€關鍵參數:煙梗流量、洗梗刮板電機頻率、洗梗水溫進行三因子兩水平DOE正交試驗,找出最佳匹配參數。
優化試驗結果表明,對A類煙梗洗梗流量2600kg/h、刮板電機頻率27HZ、洗梗水溫68℃的組合為最優參數組合。對B類煙梗洗梗流量2000kg/h、刮板電機頻率20HZ、洗梗水溫68℃的組合為最優參數組合。3.效果檢驗
改進方案實施后,我們抽取了優化壓梗參數、煙梗回潮參數的切后梗絲30批次進行統計、對比和分析。結果表明切后梗絲厚度標準偏差由改進前的0.025 mm降為0.0229 mm。
(作者單位: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駐馬店卷煙廠,河南 駐馬店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