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晴 吳雨晨 張國萍 徐超 應躍躍
摘要:麗水市因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及地理位置,在養生養老方面具有巨大優勢。但又因其經濟較不發達、標準化起步較晚等因素,在養生養老產業存在著許多問題,也制約了養生養老服務標準化行業的發展。本文擬從服務標準化角度出發,對麗水市養生養老行業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見解,以期能對麗水市養生養老服務標準化行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Abstract: Due to its uniqu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Lishui City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However, due to factors such as its less developed economy and the late start of standardiz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industry, which also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industr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the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industry in Lishu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insigh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ndardization industry of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Lishui.
關鍵詞:養生養老;服務;標準化
Key words: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services;standardization
中圖分類號:D63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14-0053-02
0? 引言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麗水市老齡人口數量日益增多,人民對美化生活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居家養老越來越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養生養老產業逐步發展起來并被人們廣泛接受。但由于麗水市養生養老產業起步較晚、規劃不系統等原因,在養生養老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標準化作為一種規范化的手段,在此時介入并借由標準化的角度和方法加以分析,能有效推進麗水市養生養老產業建設和規范麗水市養生養老產業服務。
1? 麗水市養生養老產業優勢
1.1 生態資源
麗水是中國生態第一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市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陸地面積的1/6,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生態優越,氣候溫和,山好水好風景好,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麗水不僅森林、物種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80.79%,位居全國第二,物種豐度指數達0.96,而且素有“六江之源”之稱,水環境質量為全省第一,也是全國空氣質量十佳城市中唯一的非沿海、低海拔城市,麗水是浙江省農林業大市,農民繼續保持著原始的耕作模式,工業欠發達,土地沒被污染。由于森林、水質、空氣、土地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態優勢,麗水素來有著“中國生態環境第一市”、“天然氧吧”、等美譽,生態環境狀況指數保持著15年連續保持全省第一,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11年連續保持全省第一,是一個極其適合養生養老的城市。
1.2 旅游資源
“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麗水是國際休閑養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擁有旅游資源單體2365個、美麗鄉村2725個、4A級景區22個,蓮都東西巖、古堰畫鄉,縉云仙都、黃龍景區,遂昌南尖巖、國家礦山公園,青田千絲巖、石門洞,松陽卯山、雙童山,云和仙宮湖、梅源梯田,慶元百山祖、巾子峰,景寧時思寺、畬鄉之窗,龍泉青瓷小鎮、披云山等,旅游資源豐富。此外,麗水市歷史文化遺存也十分豐富,具有被譽為“麗水三寶”的龍泉青瓷、龍泉寶劍、青田石雕以及3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3 交通資源
麗水雖地處山區、盆地,但近年來交通設施也在不斷發展、完善。
隨著2016年金麗溫高鐵的開通,麗水到溫州最快只要35分鐘,到杭州最快只要1小時34分鐘,大大拉近了麗水與其他城市的距離。衢寧鐵路將于2020年開通,該鐵路將經過麗水市內遂昌縣、松陽縣、龍泉市、慶元縣四個縣市;溫武吉鐵路也即將動工,途徑景寧縣、云和縣、龍泉市三個縣市,屆時麗水市內的縣市與外地市的交通也將更加發達。此外,麗水機場也通過選址,項目建設正在逐步推進中,力爭于2022年底竣工驗收并通航,機場的建成不僅便于麗水人民與外地人民往來,也將大大推進麗水的交通發展。
2? 養生養老服務標準化產業現狀
2.1 國外現狀
1982以來,歐美大部分工業化國家和日本、新加坡等,相繼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些國家在二戰后大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而且在人均國民收入方面也高于我國。隨著家庭意識逐步淡化,老人的贍養問題向社會傾斜,為了解決養老負擔,各國政府出臺各類有助養老工作開展的經濟政策作為保障,投入一定資金建設專門的養老機構,而這些養老機構一方面能解決老年人群的基本生活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為老年人群提供相對豐富的學習和娛樂活動。但是由于西方國家的養老體制采取“現收現付”的模式,即靠當前勞動人口所繳納的養老費用作為當前退休人員的養老資金,但是隨著老齡人口逐步增長,工作人口與退休人口的比值從6降到3,養老經費的收取低于開支,產生財政赤字。
而養生產業方面,歐美很多老年人傾向開著房車去旅游,房車旅游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養生方式,越來越多的收獲老年人的青睞,正因如此,與之相匹配的可移動健康護理中心也得到了發展。
2.2 國內現狀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在1999年就已經步入了老齡化國家,而且自此之后,老齡化程度也在日益加劇,預計到2030年老齡人口的比例將會達到23%。但目前,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極為不足,仍然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由家庭子女提供生活照料、經濟支持和精神陪伴等,但家庭養老依靠家庭收入作為物質保障。
隨著70年代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單位相對與70年代及以前逐步趨向于小型化,基本上呈現“4+2+1”的模式,即一對夫妻要贍養4個老人,撫養1個孩子,導致家庭的經濟負擔加重。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社會保障機制、養老機制不健全不成熟,社會福利和慈善機構數量少,能提供的養老服務單一,局限于飲食、清潔等基礎護理。且在人口基數龐大的基礎上,老年人口數目一直呈上升趨勢,空巢老人近年來數量也在激增,單靠子女贍養來達到養老的訴求,已經無法滿足養老的需要。上述原因導致我國養老產業存在較大缺失,亟需完善養老機制、豐富養老模式,來填補養老產業的巨大缺口。
而養生產業方面,由于人們對養生的逐步重視,近年來規模呈現上升趨勢,養生保健企業數量超過10萬,吸納就業人員1000多萬,市場空間規模大,且連鎖經營的步伐明顯加快,集休閑、娛樂、餐飲、保健和美容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養生保健企業劇增,品牌連鎖企業增多,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發展的格局,經營業態和服務功能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所有制形式也由單一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資經營等多種形式轉變[1]。
2.3 麗水現狀
截止2018年底,我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52.65萬,占全市戶籍人口數270.17萬人的19.49%(2018年全國老齡化率17.9%,浙江省22.43%,舟山最高27.81%,溫州最低18.23%),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失能老年人分別占老年人總數的17.6%和10.83%。而截止2019年6月,麗水全市共登記養老機構99家,其中農村敬老院35家,機構養老床位總數14502張,實際運營養老機構81家12500張床位,入住機構老年人5643人,入住率45%;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837個,鄉鎮(街道)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5個。可見麗水的養生養老產業存在大量缺口,現有養老機構無法承擔現階段的老齡人口,麗水仍然以居家養老為主要養老模式。(數據來源于麗水市民政局)
3? 存在的問題
由于起步較晚,麗水的養生和養老產業在基礎設施、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產業服務體系等方面都不夠完善,而當今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對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影響巨大,可以說,麗水的養生養老發展水平和老齡化形勢不相匹配,老年人口數量遠超過現有各類場地或機構所能提供的床位數量,存在著較大的缺口,且綜合水平參差不齊、服務標準有高有低。而老年人養生養老服務所需求的內容范圍很大,除了吃、穿、用、醫等基礎需求,還需要一些休閑娛樂、外出旅游、體育健身、法律咨詢、興趣學習等拓展需求,這使得麗水的養生養老產業迫切需要進行改進與提升。
4? 建議
充分利用麗水的生態資源優勢,從老年人養生養老的日常基礎需求出發開展標準體系構建,從場地設施設備、場所環境、監督管理以及產業人員的資質、服務行為和質量等進行規范,實現老年人群“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通過構建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的麗水地方養生養老標準體系,在充分利用麗水生態環境、綠色產業、健康養生旅游業等的基礎上,實現麗水養生養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養老養身健康產業深度研究報告[R].2014年.
[2]馬林,劉艷云,楊亞民.以創新創業加速科技養老產業發展[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05).
[3]張清霞.養老產業發展的現實思考[J].江蘇商論,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