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琳
摘 要:隨著現代交通運輸和旅游設施條件的改善,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人文歷史為六安市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旅游扶貧也成為六安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選擇之一。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旅游扶貧是一項正確的選擇,是造血式扶貧,脫貧步伐快,返貧率低。為推進鄉村旅游健康規范發展,更好地發揮大鄉村旅游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作用,對六安市金寨縣小南京村旅游節點進行考察
關鍵詞:鄉村旅游;旅游扶貧;脫貧致富
一、 實地調研的基本情況
金寨縣小南京村緊鄰縣城,距合武高速、滬陜高速入口約8公里,交通便利。該村旅游資源特色明顯,鄉村氣息和農耕文化突出,內外裝飾返璞歸真,旅游項目分為金禾農業體驗園、信義光伏產業園兩個主題。其中,金禾農業體驗園,由該村外出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創辦,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打造農耕文化展示、民俗文化交流、生態休閑觀光度假、鄉村旅游扶貧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游扶貧點。村莊建設有泡菜坊、掛面坊、榨油坊和自家菜園等農事體驗項目,配套有鄉村旅館、農家小院等旅游接待設施,同時建有民俗文化博物館、蛙鳴池、日月潭、鄉村大舞臺、農民文化廣場等景觀。經過近幾年謀劃建設,小南京鄉村旅游扶貧示范區已成功創建4A級景區,2018年共接待游客46.69萬人次。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輻射帶動該村1470戶5840人受益,戶均增收1萬元左右。
二、 鄉村旅游發展主要措施
(一)推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編制全域旅游集散體系規劃,統籌規劃重點旅游村旅游扶貧發展布局。扎實開展鄉村旅游,充分發揮旅游扶貧快速通道的優勢,帶動周邊貧困人口脫貧。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為進一步規范資金使用,市旅游委專門下發規范省旅游績效獎補及市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的意見,進一步明確資金的使用方向,規范資金的使用管理,著力提高旅游資金的使用效益。各縣區也加大對旅游扶貧的投入。
(三)加強旅游扶貧人才培訓。重視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管理經營和實用技能等方面的培養,邀請省旅游專家團來我市重點旅游鄉村實地開展業務指導。專家團組長、安徽師范大學國旅學院副院長王朝輝教授帶領專家隊伍,先后深入我市霍山縣太陽鄉金竹坪村、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雙河鎮大畈村指導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旅游產業脫貧攻堅。各縣區積極開展鄉村旅游實用人才培訓。霍山縣與安徽旅游培訓中心、霍山華信學校等合作,舉辦了導游(講解員)培訓班、農家樂星評員和農家樂業主培訓班、旅游行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班、“徽姑娘農家樂”培訓班等系列培訓班,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霍邱縣對甄崗村駐村鎮干、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部分貧困戶和鄉村旅游經營者,開展鄉村旅游人才專題培訓,幫助轉變思想觀念,提高旅游扶貧政策落實、運用和轉化能力,引導培養一批鄉村旅游帶頭人。
(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鼓勵旅游企業加大投入,加快鄉村旅游扶貧項目建設,帶動周邊貧困人口脫貧。金寨縣大力推動旅游企業開展“1+N”結對精準扶貧,全縣共有257家旅游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戶1176戶;霍山縣溫泉小鎮、花果小鎮建設吸納貧困人口70余人,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東方大地流轉貧困戶土地400畝、帶動9戶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實現貧困戶人均增收4000元。
(五)是進一步強化鄉村旅游規劃體系及“八個一”配套建設。樹立全市鄉村旅游發展一盤棋思想,策劃推出一批旅游扶貧重點項目,科學指導貧困地區旅游資源利用、旅游產品開發、旅游品牌建設,明確各個鄉村旅游重點區域建設重點和發展方向,實行一村一品,各具特色、錯位發展。加大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對全市鄉村旅游發展的支持,建立鄉村旅游項目庫,大力支持重點旅游村規劃編制、“八個一”旅游配套建設。重點推進13處鄉村旅游游客接待中心(鄉村驛站)建設,新建(改建)144個旅游廁所,約8000個標準停車位。
三、發展鄉村旅游工作的經驗啟示
(一)做好政府保障工作。旅游產業涉及面廣,道路交通、供電、供水、通訊等都是支撐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性條件。鄉村特別是偏遠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條件差、底子薄,發展鄉村旅游瓶頸多,推進難度大,僅靠鎮村力量,根本無法實施。
(二)科學的規劃引領。規劃是發展的前提,規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項目建設的質量。對區域內一屋一室、一磚一木、一花一草、一店一鋪全部進行定制化設計和建設,實現一步一景,趣味獨特,高水平策劃了有關配套項目,確保項目品味獨特,吸引力強。
(三)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對外招商引資,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本地鄉村旅游開發,能很快解決資金和管理問題,但扶持本地企業、商戶參與到項目實施,為本地群眾提供政策支持和理念引領,充分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積極性,對于推動鄉村旅游發展、促進產業扶貧、帶動群眾致富顯得更加重要。金寨小南京村引進本地在外創業成功人士主導項目開發,在統一風格改造等方面,積極爭取廣大村民的支持和參與,樹立了特色鄉村旅游品牌,做到了一村一品錯位發展。
(四)建設市場的管理能力。鄉村旅游項目策劃的好不好,最終需要市場的檢驗。只有用市場的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方式,才能推動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金寨縣通過制定農家小院標準,引導鄉村旅游標準化建設,推行誠信菜單,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價格、合作經營,統一參加全縣對外營銷,樹立良好的市場口碑。
(五)加強宣傳。由于我市鄉村旅游資源大多地處偏遠地區,長期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雖然自然資源稟賦較高,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做好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的同時,抓好宣傳營銷十分關鍵。
(作者單位: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六安 23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