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從軍


數學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的探究特征的學科。它所詮釋的數學概念、數學原理是無數數學家和研究人員探究論證的結果;未來的數學學科的進步也依然需要更多人去探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不僅可以為學生打下牢固的學科基礎,更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習慣,為實現學科的創新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合理有效的分組,讓合作探究具備可行條件
合作探究和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在于,它需要同學之間的探究與合作。這也就意味著,不能光靠學生個人去思考和學習。那么,多名同學之間要怎樣合作,才能更好的保證學習質量?我們認為,相對穩定的小組成員配置是很重要的。根據實際需要,我們通常分成4人一組,即按照前后左右的座次順序進行分組。以這樣的方式展開合作,小組成員相對固定,且合作探究活動更加便利。翻閱課本,檢查筆記,拿取文具都更加方便。相比其他的分組合作方式,這樣的分組方式更加簡便實用,不至于讓我們的數學課堂顯得混亂。
至于合作探究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20分鐘之間。時間太短,合作探究太倉促,無意義;時間太長,探究的過程就很難把握,而且老師可能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講評和跟蹤。因此在合作探究教學中把握時間非常重要。
二、設定主題,趣味引導,營造合作探究良好氛圍
合作探究式教學是需要以啟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為前提的。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想探究原理和答案,這種教學模式也就完全無法發揮作用。所以,老師必須做好學習氛圍的把握,設置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探究課題,從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瞄準目標去找答案。
比如在講到圖形分割與拼接這方面知識的時候,老師選擇了一道中考例題給大家進行探究。老師先拿出一張A4紙,在上面隨意的畫出了一個三角形。然后老師通過取兩邊中點線的方式對三角形進行裁剪和拼接,最終形成了一個矩形。這個操作是老師自行完成的,整個完成的過程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展現在大家面前,因此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大家看來,這仿佛是在做魔術表演,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在以神奇的魔術操作的方式引起大家興趣之后,老師正式布置探究作業:請同學們合作論證一下,是否任何一個三角形都可以通過裁剪拼接的方式制作成矩形?請給出實例!
根據這個題目,讓同學們在組內自由討論探究,并在15分鐘后給出答案。在整個探究活動中老師不會直接干預,而是作為顧問的角色出現。各個小組如果在探究中出現疑問分析難以解決,可以舉手示意向老師求助。這樣即可充分啟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讓探究合作有效展開。
三、做好探究活動的跟蹤反饋和講評互動
合作探究式教學并不是直接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去研究討論,而是需要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的探究成果最大化。因為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探究過程并不是完全科學嚴謹的,有些探究成果甚至可能是錯誤的。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就可能按照錯誤的認知去學習,那就適得其反了。
做好合作探究活動的跟蹤反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認知,并提煉出學生群體中的閃光點,對好的探究成果表達充分的肯定,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以上面提到的圖形拼接問題為例。在15分鐘的探究學習時間結束后,老師要求同學們以書面的方式匯總探究成果,并隨機抽選幾個小組在多媒體上為大家展示和講解。這也就是交流合作,相互啟迪、相互借鑒的過程。有的小組分析認為:三角形轉化為矩形,首要條件是:變形狀不改面積。還有的小組分析了老師進行的示范操作,認為:三角形裁剪拼接成為矩形,選對位置最重要。位置選不好,就很難互補拼接成平順的矩形線條。更有小組對同一個三角形進行了不同位置上的選點剪切拼接示范,最終認為選定兩條邊的中點線位置進行裁剪拼接是步驟最少的完成方式(如下圖)。
針對同學們反饋的觀點,老師進行了解析評價,讓學生明白:其實將三角形轉化成矩形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中線位置裁剪拼接的步驟更少;而在其他位置選點進行拼接,也同樣可行,只不過還需要反復進行多次的拼接,才能組合形成矩形面積。在最后,老師還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延伸思考題:假如我們初次所選的切線不是平行于某個底邊,那么通過后續的操作還可以形成矩形嗎?這個問題,老師不做硬性要求,而是作為一種思維的拓展。
這樣一次完整的探究教學,做到了有頭有尾,有講評、有延伸拓展,對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鼓勵學生的交流互動有積極的作用。
結語
合作探究式教學的運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營造有利氛圍,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探究,并在探究中有所收獲。隨著合作探究式教學的持續開展,學生養成了探究的思維視角,看待數學現象,對待數學問題也會有更多的思路想法。這對實現數學學科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能給初中生帶來嶄新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 姚慧琴. 合作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名師在線,2019(30):17-18.
[2] 張春鳳.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238.
[3] 吳彩云.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237.
(作者單位:甘肅省涇川縣羅漢洞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