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英
摘 要:我國在枸杞種植方面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并且受到一部分地區的自然條件影響,枸杞種植的過程中基本上是以春季的枸杞種植為主,一年一熟的形式在我國眾多地區廣泛分布。在種植枸杞的過程中使用較為先進的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枸杞的品質和質量,對種植技術的研究和整合能夠極大限度的提升枸杞種植的質量和水平。在本文的論述過程中將對于枸杞高產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控措施、枸杞后期發展前景進行詳細的研究,旨在有效提升我國枸杞種植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枸杞;種植;技術;病蟲害
寧夏枸杞在中國栽培面積最大,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地區,在本文的論述中將針對甘肅張掖地區枸杞種植與后期管理進行分析。由于枸杞在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藥用和使用價值,自身營養成分較為豐富,在國內國際市場上需求量較大。因此,提升枸杞的種植技術和水平能夠有效地改善相關產業的生產銷售能力,并且對人們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枸杞優質種植栽培技術
(一)播種
在枸杞的播種期間,選擇的播種時間和播種方法會直接影響種子的成活率,進而導致產量與質量有所波動。在播種前期,應當設定科學合理地播種時間,通常情況下,大眾播種在四月到五月之間,這一階段的氣候較為適宜,溫度適中,有利于枸杞生長。另外,耕地的溫度也會影響種子的生長率和成活率。當地溫度達到5~8℃左右,能夠有效地進行播種,在傳統的播種方法上可以使用條播的方式。進而保證枸杞的產量,栽培方法上使用壟三栽培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枸杞豆收貨質量,根據相關的研究以及實踐表明,使用壟三栽培法可以保證枸杞增產高達15%左右。
壟三栽培法的基本形式是在播種之前應當做好起壟工作,將壟溝和壟底的深度設定在30cm左右。在起壟的過程中,也應當保證施肥數量和質量的有效性,控制好肥料使用的劑量和深度。播種一般采用播機方法,控制好種子播種的深度,避免深度過淺,造成種子暴露在空氣中,影響種子的發芽。同時應該控制好枸杞種子的間距,過大會導致種植較為稀疏,影響最終的產量,間距過小會,造成種子之間不能吸收到足夠的水分和養分。種子生長的空間不足,為了避免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和散發,應當控制好種子播種的時間,盡量縮短不容期限,保證種子能夠獲得充分地水分。
(二)田間管理
1.施肥。枸杞種植過程中,施肥應當根據土壤情況進行合理地控制,根據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控制好施肥中氮磷鉀等化學元素的比例,保證枸杞生長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土質環境,進而提高枸杞的質量與產量。通常情況下枸杞生長中所需要肥料劑量可如下計算:每珠樹1斤×100000珠=50t。
在進行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當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盡量避免使用含有大量化學物質的肥料,在施肥過程中,應當著重使用農家肥,降低農業發展中對環境和土壤的污染,提升枸杞的品質。
2.除草。在枸杞種植的過程中,雜草的生長會侵占枸杞的成長空間,吸收過量的養分與水分,影響枸杞的健康生長。因此,一旦在枸杞種植中發現大量的雜草,應當及時清除,鋤草可以使用除草劑,根據枸杞生長階段的不同,選擇適合現階段枸杞生長地除草配方。也可以使用人工鏟除的方式,避免對枸杞自身的生長造成影響。
3.灌溉。枸杞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能夠給予枸杞生長足夠的補充,并且在灌溉的過程中也應當考慮到枸杞需要的水分,避免造成水分過量的現象。
(三)病蟲害防治
在環境較為干旱的情況下,或者是雨季階段,枸杞發生病蟲害的現象較為明顯。因此,應當在此階段進行有效地病蟲害防治工作,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進行不同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蟲害對枸杞生長的影響和危害,保證枸杞產量和質量不受影響。
枸杞病蟲害防治階段使用消殺藥品具有明顯階段性。第一階段使用毒死萆、貝雷、艾諾3號進行消殺;第二階段使用阿維因素、高效氯氰菊酯、阿維噠螨靈、吡蟲咻殺蟲;第三階段使用雙甲來、愛諾4號、阿維噠螨靈、吡蟲咻、高效氯氰菊酯、四高殺蟲。不同階段殺蟲藥品使用需要明確,進而避免殺蟲劑使用不當造成的枸杞病蟲害、歉收、品質不佳等現象。
在進行枸杞的農業防治階段,應當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應當選擇合理地地地理位置進行播種,精心挑選高產并且能夠有效抵抗病蟲害的枸杞品種,在選擇種子的過程中,不能夠一味的重視枸杞的品種,忽略了對病蟲害的防治能力。會影響大家的整體產量。其次,應當及時清理具有病蟲害的。枸杞在收割之后,仍然會有一些存在病蟲害的枝干枸杞存在于田間,如果不能及時清理,會提升病蟲害的殘留率,影響第二年的枸杞種植。最后,應當將先進的種植技術與當下的枸杞種植相聯系,提升枸杞種植技術中的科技含量,盡量降低枸杞病蟲害的。清洗利用相應的科學技術,準確的確定播種的深度和廣度。有效地防止種子腐爛,并且能夠保證大都在生長的過程中吸收到足夠的養分與水分。
二、枸杞的收獲與后期管理
(一)優化特色枸杞產業結構
優化產業布局,讓優勢品種向優勢產業帶上集聚;以市場為導向,優化樹種結構、熟期結構和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特色枸杞,適當壓縮大宗品種,調優早、中、晚熟品種結構,逐步實現果品周期均衡供應;發展果品采后處理、貯藏和加工。
(二)夯實基礎設施
圍繞“三網”即:田網、路網、水網開展特色枸杞基地基礎設施提升建設,在有條件的基地,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地在果園開展田坎整理、田形調整、土地整治等工作,使其逐步形成的規范標準、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的現代果園。
(三)開展低產種植園改造
針對目前果園普遍存在樹體高大,層次不清,主從不明,結果枝組少,結果外移,未老先衰,結構紊亂的現象,加強修剪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產量。探索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的有效方法,增加土壤肥力,改善耕地質量,提高農產品品質,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特色枸杞增產增效。
(四)開展示范引領
建設一個特色枸杞提質增效示范點,培育一批特色枸杞生產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農場。遴選和培育一批思想觀念新、生產經營管理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示范戶,擴大輻射面,把先進管理技術推廣到千家萬戶,并對帶動較強的示范戶給予一定獎勵。
三、結束語
根據全文的論述我們能夠看出,枸杞是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根據種植枸杞的品種不同,自身的產量也會存在相應的差別。因此在種植的過程中,應當保證種植區域枸杞的品種選擇具有均衡性,在此基礎上能夠合理播種,控制肥料的使用。數量和劑量,做好施肥、除草等相應的工作,有效預防枸杞的病蟲害,合理使用農藥,進而提升枸杞的品質。選擇適當的收割方式,保證枸杞的質量和數量能夠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白生堆.榆陽區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9,47(5):112-114,117.
[2]尚春燕.寧夏枸杞產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對策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9):136-139.
[3]米熱古力·吐米爾,張彥紅,魏彥宏.枸杞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