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連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增強學習的直觀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闡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對生物教學的優化,融合與技術應用創新,合理有效使用各類數字教育資源,運用技術手段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生物;技術應用
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利用圖像、文字、聲音、視頻片段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教學內容,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大量的掛圖、實物、標本、模型等多種直觀教具講授理論知識,在實物直觀教具不足、實驗器材欠缺等情況下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將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對生物教學的優化
1.加強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融合與創新
初中生物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使生物課堂充滿了活力,在進行整合教學時要遵循生物知識學習的方法,根據初中生物教學的特點,找準融合需求,結合所任教學生的特點與接受能力,使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科達到有效融合,優化課堂教學,力求讓學生更容易地獲得新知識,增強教學效果。在學科融合創新上,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為生物的教與學服務,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獲得對生物知識的深刻記憶,利用圖片、視頻、多彩文本等給予學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采取多種方式呈現生物知識,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在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考慮如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利用動畫素材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化,把靜止的關系動態化,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活用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工具,加強與生物學科的有效整合,使學生充分發揮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協同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成效。
2.加強數字教育資源的有效應用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催生了很多優秀的數字教育資源,通過各級各類評比活動,很多教師制作并分享了優秀的教學案例。網上也有很多優秀的學科微課、優課、教學設計、課件等多種數字教育資源。初中生物教學資源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廣東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生物學科網等網站可以供任課教師借鑒及下載使用,可減輕備課工作量。教師在下載課件、視頻、圖片等資源時,要結合生物教材版本情況,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的課堂使用,在備課、制作課件時要結合自己的學生特點進行有效取舍,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對每一個知識點是通過文字形式,還是圖片形式,還是視頻形式,或是多種形式的結合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課件,并進行總結提高,加強教育資源的有效應用。例如,在講《昆蟲的生殖與發育》一課時,通過列舉家蠶的一生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的圖片,讓學生對昆蟲發育過程一目了然。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
1.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生物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的教學應用技術,通過文本、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知識,極大豐富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生物課程在初中階段開始設置,學生對生物學科重視力度也會不足,生物的微觀結構、變化過程等抽象內容也難以理解,單憑老師的枯燥文字講解,會導致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減弱,所以生物課堂要更多地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初中生物課堂,取代一些傳統的教學手段,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可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通過情境描述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傳染病》一課時,教師播放一些錄像片段讓學生觀看“艾滋病毒”的危害、“SARS病毒”的爆發,引伸到近期發生的“新冠病毒”的危害性,讓學生觀看后感到驚訝,教師提出問題“傳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它們怎樣傳播的?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呢?”從而產生極大的求知欲望,提高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難點內容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可能是最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單憑教師的口述和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是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技術應用突破難點內容則迎刃而解,提高學習生物自信心。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通過真實、生動的形象展現使到教學內容更具體化,加強學習與理解,有利于突破學習難點。例如,講《人體的血液循環》一課時,在循環途徑中血液成分的變化是教學難點,如果利用FLASH動畫數字教育資源,將血液成分的變化過程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播放展示,畫面直觀形象,學生容易理解學習難點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2.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生物實驗效果,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初中生物的教學內容有很多是與日常生活相關,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課堂理論學習內容,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在教學課堂上,教師除了口頭描述實驗詳細過程外,還可通過影像提供示范,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相關的實驗操作指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對親身實驗時有很大幫助,提高生物實驗的成功率。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教學也會存在一部分內容因為實驗材料、器材、設備的不足與局限性,無法讓全體學生親身參與,也無法對部分實驗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進行詳細的觀察,從而會出現課堂理論知識學習感知上與親身實驗上的偏差,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實現生物實驗示范,加深生物現象產生過程,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例如,光合作用的過程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演示實驗,則可以通過電腦動畫模擬來實現。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教師教學的有力幫手,對初中生物的教學有更好的幫助,如何更好地、更充分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勢加強個人的教學應用與融合創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是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行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符建民.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物學教學質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
[2]白靜華.信息技術環境下現代教育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思考[J].軟件導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