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孫倩
摘要: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文章以 “3+2”模式的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為研究內容,以學生黨員為主要研究對象,總結大學生黨員目前培養教育現狀,運用個案研究法、訪談法、調查法等方式向高校老師、學生了解當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危機的表現,探究促進學生黨員管理、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與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有效融合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必須以提高質量為重點向內涵式發展,建立一套科學的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從而培養出綜合素質優良的大學生黨員隊伍。
2 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現狀
目前各高校黨支部把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開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對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目標不明確,重視入黨前的培養、教育和考察,卻忽略了入黨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實可行的,有利學生黨員發展的措施方案和具體考核制度相對缺乏。第二,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較傳統,一般的方式為學習培訓,撰寫心得或者外出考察,形式單一,沒有完全發揮出網絡和多媒體的優勢。第三,實踐活動缺乏長效性和專業性,由于社會實踐活動載體少,缺乏依托學生黨員自身特點和專業優勢而開展的實踐活動和志愿活動。第四,“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黨支部內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機制,日常考核流于形式,忽視了對預備黨員的再教育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引導。”
3 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思路
高校中的黨支部肩負著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任務,大學生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敗,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刻不容緩。筆者通過分析黨支部成員的構成以及黨員教育內容和方向,以所在的學院學生黨支部為載體,探索建立“3+2”黨性教育圈,以此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研究,“3”即輔導員、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 “3條主線”,“2”即校內思想動態和校外實踐育人“兩翼陣地”,把黨員教育串點成線,線匯成面。
4 大學生黨員教育“3+2”模式具體內容
4.1 主線一——輔導員
基層學生黨支部中將輔導員編入其中,首先輔導員本身就承擔著教育和管理學生的職責,與學生黨員在同一支部內,可以更加有效的承擔起教育任務。“開端”到“終端”,輔導員參與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全過程,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也更具效力。同時,更能有效的發揮輔導員先鋒模范作用,老師與學生在同一支部,通過有效互動,學生更能直觀的感受到老師思想和政治的先進性,耳濡目染,更有利于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
4.2 主線二——學生黨員
學生黨員是黨支部的中堅力量,要加強教育培養,切實發揮大學生黨員引領示范作用。因學生宿舍作為學生活動時間最長的區域,可將宿舍設為黨員活動管轄領域,使學生黨員真正融入普通學生群體中,及時發現和解決廣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思想動態、安全隱患等。作為學生黨員要做理論學習的排頭兵,利用好網絡資源,借助QQ、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積極向身邊同學宣傳國家的理論和政策,引導他們知黨、愛黨、跟黨走。
4.3 主線三——學生干部
學生干部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黨的后備軍,也需要黨支部積極引領,重點教育。同時,他們數量龐大,同普通學生相處時間長,更容易影響到普通學生。因此要求學生干部首先要做到嚴于律己,做符合自己學生干部身份的事。其次是發揮好帶頭作用。除了要首當其沖帶頭踐行文明行為,也要勇于制止不文明行為,做好老師與普通同學,學校與普通同學之間的橋梁,最后是學習示范好。由己及人,通過學習宣傳黨員同學的引領示范帶動身邊同學投入到校園文明建設中。
4.4 陣地一——校內思想動態
大學生黨員教育首先要守住校內思想教育陣地。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除了積極開展好“三會一課”制度外,用創新的思維創造性地開展各項活動,例如積極探索“主題黨日+”模式的黨員教育與培養途徑,將主題黨日活動列為組織生活的“必修課”。充分利用好網絡這一陣地,搭建“互聯網+”黨建教育平臺,用好“學習強國”軟件,學院公眾號等,讓學生黨員隨時隨地都能學習黨的理論,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弘揚社會正能量,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5 陣地二——校外實踐育人
黨支部要不斷拓寬學生黨員的實踐途徑,構建大學生黨員服務社會的長效機制。比如長期組織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教育活動,不僅深化學生黨員專業技能才干,而且也使大學生黨員更好地投身基層,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將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活動優質化、長效化、特色化、專業化。筆者所在學院積極依托學生黨員專業優勢,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確立定點服務單位,開展“黨員義診進社區活動”,以志愿服務的形式聯系基層,服務群眾,發揮專業優勢,真正做到服務于民。
新時代的大學生黨建工作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創新,通過利用“3+2”模式來進行黨員教育管理黨員教育管理,筆者所在學院學生黨支部更好的凝聚了教師黨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普通同學的關系,真正地融入學生、服務學生。同時通過制定系列的考核評定方法,也有效的約束部分學生黨員的行為,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秦昌建.新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探討[J].思政探討,2018.
[2] 班小紅.創新大學生黨支部活動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 以江蘇大學能動學院建環本科生黨支部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6(31).
[3] 陶祚.大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實現途徑探究[J].科教理論,2018.
[4] 張大衛.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研究[J].宜賓學院學報,2018(90).
[5] 原慧麗.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研究[J].思政教育,2018(20).
作者簡介:王雪(1991—),女,山東青州人,山東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助教。
(作者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