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在能源消耗方面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在不斷地提升,同時我國在礦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的可持續性正在下降,為此需要進行礦產資源替代品的開發。其中一些危機黃金礦山的開發環節已經初見成效,本文就接替資源找礦的思路、技術以及方法進行闡述,希望幫助相關領域的工作。
關鍵詞:危機黃金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勘查模型;化探方面
在面對和解決危機黃金礦山的工作當中,進行接替資源找礦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在這個工作當中需要首先結合起危機礦山找礦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找礦思路,選擇合理的找礦技術和方法,從而突破礦山原有資源的儲藏量,實現提升礦山服務的周期。
1 危機黃金礦山接替資源找礦的思路
1.1 關鍵問題
在進行危機黃金礦山接替資源找礦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提出一個科學合理的思路。需要對實際野外環境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觀察,進而明確出能夠影響到找礦勘查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其中主要由礦床的類型、控礦因素以及找礦勘查模型來起到制約的作用。并結合起多年的找礦經驗來進行模型的總結,保障接替資源找礦思路的正確性。
1.2 找礦勘查思路
在明確了找礦的關鍵問題之后,需要結合其已經掌握的資料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從而明確出具體的找礦勘查思路。
首先進行資料的詳細且全面的收集,進而對資料進行二次的開發利用。找礦工作需要從基本的地質工作開始,進而幫助施工單位能夠明確出該礦區內部的實際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在勘查過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遙感技術來當作重要的手段,同時再利用地質填圖的形式,二者相結合便可以很好地體現出系統化礦區的內部構造活動。之后再利用高密度探測量的方式進行操作,一般來說采用EH4和高密度電法來實現。之后需要依據火山巖類的金礦情況進行思路的確定,首先需要結合其成礦深度資料,并將現有金礦當中的成礦實際規模和過往的產狀等重要因素進行分析。
2 危機黃金礦山接替資源找礦的技術
明確了找礦的主要思路,之后就需要結合起已經掌握的資料來進行技術和方法的選擇。依據上面制定的找礦思路來工作,其技術方面,首先需要針對集中方面。
2.1 地質基礎
在地質基礎方面需要采用大比例尺填圖的形式進行。
2.2 科研配套
在科研方面,需要進行詳細的科研考察工作,包括對礦山存在的坑道、鉆孔編錄以及礦床的成因等方式進行研究和分析,以便于工作人員明確出該金礦的成礦規律以及礦化富集的規律變化。
2.3 化探方面
首先需要對礦區的巖屑地球化學剖面進行詳細的測量工作,進而可以清晰地掌握該地區土壤的實際情況,明確發生的氣球化學異常。
2.4 遙感地質
利用遙感地質可以有效地對礦山進行詳細的測量,其中一般會采用STOP影像技術能力來進行測量,從而進行高精度遙感數字圖像處理,并對數據做出詳細的解譯。在使用過程中也可以將其與ETM數據技術相結合使用,進而可以在測量的過程中對礦山的蝕變程度做出良好的信息采集。
2.5 物探工作
在現階段,可以利用高密度電法來進行含礦結構破碎帶的勘探,例如可以采用EH4的方式進行深部礦化的斑巖的勘查操作。
2.6 工作驗證
為了保障在勘查過程中不會對周邊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和破壞,從保護周邊牧民賴以生存的草場區的保護工作角度出發,需要盡最大程度降低對草地和森林的破壞,為此需要以鉆探為主要的勘查方式,進而提升找礦過程中對靶區的驗證效果。
3 優化危機黃金礦山接替資源找礦方法措施
3.1 清晰的找礦思路設計
現階段在找礦思路上主要有兩種主要形式,分別為以礦找礦和成礦區帶找礦。經過國內外長期的實踐總結得出,在一些易開發礦山的深處,或者在外圍的區域是用來提升資源儲藏量的重要途徑之一。一般來說,對于礦山的勘探而言,需要具有從淺至深的過程。這是由于在礦體的上半部暫時選擇不去開采,而轉向礦床的深處進行找礦。這樣的形式會導致大量的資金沉淀,并不符合現階段的經濟發展規律。同時在找礦過程中容易由于礦體的分布和狀態評斷受到勘查方法的限制,總是有著推測的成分,為此需要不斷提升對空白區域的勘查,進而對地質資料進行充分的完善,保障評估工作的效果。
3.2 采集地質資料,確定成礦規律
在進行實際勘查的過程中,需要對采集的地質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整理總結,對于前人所總結出的工作經驗以及當地的地質考察信息進行總結。現階段地質勘探的過程中一直都是對礦體賦存狀態以及儲藏量的確定和評估,但是由于資料的不充分會導致工作報告當中有推測、猜測的數據,為此為了保障能夠有效地處理好危機黃金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就需要做好找礦的數據采集工作。很多礦山在建立礦廠的過程中存在不完善的基礎建設,沒有一個充足的準備工作,導致很多勘探和設計的不到位、不合理。為此需要在危機黃金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過程中逐漸完善對當地地質環境的資料采集,確保不會由于較大的數據偏差影響到工作的開展。首先需要對前人所采集和總結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統計,明確出資料中不完善的部分,同時對該礦區進行成礦規律的重新評定,以便于可以正確地找到成礦的有利部分。
3.3 積極使用先進技術,探討勘探方案
在對礦山資料和經驗的總結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討論之后,再進行地質資料的綜合性評斷,從而可以較為客觀地對礦區的成礦規律進行總結,可以掌握當地的實際礦區地質情況。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加大對技術的使用,可以在使用過程中聘請專業的人員進行技術的指導,使其在勘探方案的制定上提供技術性幫助。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緩解我國日漸嚴重的礦產資源危機,以便于進行資源的充分開采。現階段危機礦山是國家重視的建設項目,各單位更需要重視好該工作的思路、技術以及方法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錢永超.中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方法探索[D].成都理工大學,2019.
[2] 宋學峰.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效果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
作者簡介:李國輝(1986—),男,遼寧鳳城市人,畢業于長春工程學院,地質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山地質探礦工程,身份證號:21068219860527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