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遼寧朝陽供電公司 鄒高凱 王濤 陳士剛 劉瑋 高巾越
就地化保護是近年電力行業新技術新方向,針對其“更換式檢修”的檢修模式,“先檢驗、后更換”的運維原則,提出面向更換式檢修的就地化保護通用檢驗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達到“提效率、提效益”的目標。
國網遼寧電力公司作為“就地化保護”首批及擴大建設兩批重點試點單位,遵循“技術攻關、標準先行”的原則,牽頭編制電力行業標準《就地化繼電保護運行規程》、國家電網企業標準《就地化繼電保護運維檢修技術導則》,積極開展檢修檢驗體系建設工作。同時,國網朝陽供電公司作為試點站所在單位,結合試點經驗,滿足“更換式檢修”流程測試需求,積極開展“更換式檢修中心”建設任務,積累更換式檢修中心試點建設經驗,探索面向更換式檢修的就地化保護通用檢驗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以達到“提效率、提效益”的目標。
國網朝陽供電公司針對就地化保護創新提出了面向更換式檢修的就地化保護通用檢驗管理理論,充分依托就地化保護標準規范,借鑒就地化保護運維檢修經驗,結合公司實際構建了創新的體系,解決了“更換式檢修”測試無技術依托,“更換式檢修中心”無管理依據,“就地化保護檢驗”無體系支撐等問題,實現就地化保護設備的批量自動化控制與檢測和就地化保護集中運行監視、數據分析、智能診斷和備份文件管理,形成相對完備實用的就地化保護檢修檢驗技術支撐體系。實現就地化保護更換式檢修通用檢驗的“從無到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充分發揮就地化保護技術特點,利用先進適用性技術,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提煉總結掛網試運行工作經驗,確定工作原則和目標,明晰職責定位,理順核心業務流程,健全管理評價機制,明確了更換式檢修管理過程的關鍵環節。依托“王金星勞模創新工作室”、國網遼寧電力調控中心繼電保護專業專家組等載體,加強技術支撐和組織督導,構建專家領導、平臺支撐、高效協同的工作體系。
A)更換式檢修中心應綜合考慮運維范圍、區域地理特點等因素建設,建筑面積不低于200 平方米,設置專職檢驗人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檢驗流程,并根據運維范圍內設備類型和數量,按比例儲備充足的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
B)至少包括就地化繼電保護專用測試平臺、智能管理單元、就地化繼電保護運維主站、交直流一體化電源及相關儀器儀表等設備,能夠批量自動完成就地化繼電保護功能檢驗,出具檢驗合格報告。
C)就地化繼電保護運維主站應具備備份文件管理、運行監視、檢修策略分析、專家輔助決策及高級應用功能。
A)更換式檢修中心作業包括就地化繼電保護設備測試、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管理、備份文件管理、故障設備處理結果跟蹤。
B)更換式檢修中心接到設備更換的通知時,檢修人員在更換式檢修中心選取相應的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并完成備份文件下裝,通過就地化繼電保護專用測試平臺進行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的檢驗,出具測試合格報告,并跟蹤故障設備處理結果。更換式檢修流程如圖1 所示。
C)更換式檢修中心移交給現場的檢驗合格的就地化繼電保護裝置,檢修壓板應在投入狀態。

圖1 更換式檢修檢測流程
就地化繼電保護裝置更換后,應進行斷路器傳動試驗。
更換式檢修是依托更換式檢修中心,采用更換方式替換故障或異常設備,出具更換式檢修測試合格報告,并進行故障跟蹤。更換式檢修中心對就地化保護檢驗管理的總體原則、職責分工、更換式檢修流程、備份文件管理、備用保護設備管理、考核與評估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當裝置出現故障時,需要對裝置整體進行更換,在更換保護裝置前,通過虛擬變電站實際環境,對被測裝置信息流精確模擬,實現對更換保護裝置的校驗,校驗的內容包括保護裝置的邏輯功能、配置文件校驗、外部回路的開入和開出傳動等內容,實現保護裝置更換的即插即用的全自動測試,大大縮短了保護裝置的更換時間,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
就地化保護裝置現場檢測采用傳統測試儀進行測試,測試儀輸出模擬量通過端子排給就地化保護裝置加量,端子排與保護之間通過預制航插連接,就地化保護裝置硬接點跳閘信號通過航插到端子排返回給裝置。就地化現場檢測與傳統站繼電保護測試儀相同,具備相同的測試軟件與測試硬件,完全繼承了傳統繼電保護測試儀的優缺點。就地化保護裝置現場檢測示意如圖2 所示。

圖2 就地化保護裝置現場檢測示意圖
遵循“技術攻關、標準先行”的原則,積極開展檢修檢驗體系建設。通過不斷積累就地化保護運行經驗,統計分析運行數據和動作情況,分析就地化保護在運維操作、文件管控、異常處置等方面的實際運行特點,結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企標《就地化繼電保護運維檢修技術導則》和國網遼寧電力文件《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就地化保護運行管理規定》,集中專家人才技術優勢,開展《就地化繼電保護檢驗管理規程》的編制工作,內容涵蓋更換式檢修中心職責分工、運行維護、考核檢查等方面的要求,規范更換式檢修檢驗作業的具體工作內容、責任分工,建立適應性的標準化工作流程,為就地化保護的深化應用和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開展層次化檢驗思路的探索,進一步規范就地化保護的檢驗工作,結合全過程管理經驗,編制了包括《就地化保護驗收作業指導書》《就地化保護檢驗作業指導書》《就地化保護檢修現場安全措施指導手冊》《就地化保護裝置中心檢驗指導手冊》《就地化保護備份文件管理指導手冊》《就地化保護檢驗管理指導手冊》在內的“兩書四冊”指導規范,對檢驗工作的原則、職責分工、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及評估與考核進行了詳細要求補充。
針對二次設備“更換式檢修”的測試需求,結合就地化保護技術特點開展檢測分析,提出更換式檢修的技術方案,對就地化保護裝置進行現場還原檢測,實現就地化保護裝置全面檢測、自動化檢測,準確評估就地化保護裝置的質量,完善就地化保護裝置更換式檢修配置管理。
就地化檢測系統應采用可移動式檢測平臺,檢測平臺可滿足線路保護、主變子機、母線子機功能測試。測試平臺整體設計結構圖如圖3 所示。
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管理要求如下:建立規范的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和作業流程,設備類型和數量應滿足現場運維需要;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應視同運行設備保證其可用性,存儲及運輸環境應滿足技術標準中相關要求;未超出使用年限的合格裝置可作為就地化備用保護設備,更換現場裝置應優先選擇剩余使用年限較長的設備。

圖3 測試平臺整體設計結構圖
建立嚴格的備份文件管控措施和工作流程。備份文件的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就地化繼電保護裝置新安裝投運、配置文件變更、定值修改后應對就地化繼電保護裝置進行“一鍵式備份”;智能管理單元新安裝投運、配置文件變更后應對智能管理單元進行備份;更換式檢修中心召喚上述備份文件時,自動進行備份文件的一致性比對,保證更換式檢修中心備份文件與現場備份文件一致;備份文件“一鍵式下裝”在更換式檢修中心進行,嚴禁在現場操作。備份文件管控流程如圖4 所示。

圖4 備份文件管控流程
國網朝陽供電公司在構建就地化保護更換式檢修檢驗體系過程中,以目標為導向,以就地化保護掛網試運行為契機,以掛網試運行工作為載體,以專家攻關團隊為依托,鍛煉隊伍、發掘人才,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力求突破,為就地化保護深化推廣應用創造有利條件,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了保證就地化保護更換式檢修中心建設試點工程順利實施,建立健全就地化保護檢修檢驗體系,抽調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組建了就地化保護運維檢修技術攻關團隊,參與更換式檢修建設、規程規定編制和現場安裝調試工作,并采取“任務到人、跟蹤考核、審計監督”的措施,嚴格保證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
本文提出的面向更換式檢修的就地化保護通用檢驗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還有望在不停電傳動、文件備份、一致性校驗、一鍵式檢驗、備用裝置管理等重要關鍵環節提供新思路,進一步實現“提效率、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