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軍
(江蘇省如皋市丁堰初中 226500)
筆者在江蘇如皋初級中學供職多年,長期參與了學校的管理工作,對“如初”教育理念有深刻的理解,這一理解對筆者的學科教學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在核心素養培育的路徑上,啟發頗多,現將自己的一些思考與實踐進行初步總結,以就教于同行.
將核心素養的培育植根于學校辦學理念,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突破.眾所周知,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數學品格和數學關鍵能力.這種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養成,是離不開學校教育這樣的一個大環境的,而學校的辦學理念又確定了學校教育的方向,因此認為核心素養的培育植根于學校的辦學理念,從邏輯上是行得通的.打一個通俗的比方,國家發布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文件,并通過學科課程標準形成了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要素,這就如同提供了“種子”一樣;至于這些種子如何生根發芽,還需要學校提供肥沃的“土壤”,顯然,學校的辦學理念就是這個土壤中的“養分”.
“如初”既是如皋初級中學的簡稱,同時又有著更為深刻的內容,我們總結其為“回到初心”:“如”者,“到”也!(“如皋”一詞源于范大夫射雉,“到了水邊的陸地”)“初”者,“初心”也!回到初心,即致力于讓師生發育自信,讓師生靈魂成長.當師生共同回到初心并返回自己的精神家園的時候,學校才會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才會享受到精彩的人生.
在初中數學的視野里,回到初心有回到生活的意蘊,這源自于“如初”理念中的“回到初心就是回到生活原點,而教育的原點就是生活”認識.讓數學回歸生活,那學生就可以尋找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生長點,而當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時,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建構與理解運用,都能提升一個水平,學生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學習能力也更加強大,而這些都是指向核心素養的.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勾股定理”的教學,教材是從畢達哥拉斯的故事引入的,而這個故事的起點,就是他在朋友家作客,觀察到“磚鋪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邊的某種數量關系”——這樣的表述中內涵豐富:作客時觀察地磚,反映了數學源自生活;地磚圖案中有數學關系,這是數形結合…于是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形結合的思想,就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此切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是可能的.

將核心素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如初”理念結合起來,并在此過程中培育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可以成為植根于學校辦學理念的一種嘗試.數學教育家史寧中教授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理解為: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進而認為應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貫串于數學教學活動中,并且在教學評價中體現對學科素養的關注.結合這樣的思路,筆者對“勾股定理”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首先,創設情境:一個人(不說畢達哥拉斯的名字)去朋友家作客,別的不看,卻只是盯著人家的地面磚——在這樣的表述中,學生自然會產生興趣;隨后提出問題:什么樣的地面磚引發了這個人的興趣呢?(用幻燈片投影圖形,如圖);你覺得這個地面磚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嗎?

這樣的設計,其實是為數學抽象打下基礎,因為此時學生關注的是生活事物,而關注的視角卻應當是數學知識,因而也就實現了“用數學的眼光看事物”的學習過程.
其次,引導探究: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用顏色凸顯出能夠表現出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部分(如圖).這樣在數學抽象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也就轉向了邏輯推理,即證明勾股定理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強調得比較多,筆者此處就不贅述了.
再次,引導學生反思:這樣的一個重要的定理是如何被發現的?這樣學生的思維又回到了最初的情境.此時教師告訴學生:好多偉大的數學發現,就源于人們對生活的關注,而好多人變成偉大的數學家,也是在這種對生活的關注中邁出重要的步驟的.上面所說的那個人,就是著名的大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不知道多少人踩過的地磚,在他的眼里成了“勾股定理”這一偉大發現的最初的素材,這對我們的數學學習有什么樣的啟發呢?
事實證明,面向初中學生通過這樣的引導去促進他們進行學習反思,他們可以更多地關注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可以為數學學習尋找到一個堅實的生活基礎,而這恰恰與“如初”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將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與學校辦學理念結合起來,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我們所確立的“如初”理念并賦予其的內涵是科學的,是人文與科學兼容的.
其實,辦學理念是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是辦學理想的特殊表達,是學校精神的“內核”.這個內核如果游離在學科教學之外,那也不能說明其有實質性的作用,而辦學理念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又強調內在機制的融合,而不是簡單的湊合.而要實現融合,實際上主動權是在教師手上,只有教師理解了學校辦學理念的精髓所在,真正接觸到了這個內核,才能讓科學的辦學理念成為學科核心素養生長的土壤.
筆者結合核心素養理解,思考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地途徑,尋找到了其與“如初”理念的契合點,于是對“如初”的理解就豐滿起來,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思路就清晰了起來,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讓筆者確認用辦學理念引導學科教學,用學科教學反哺辦學理念是可行的,是有更多的潛力可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