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嫦
(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兒科 廣東 佛山 528211)
支氣管肺炎屬于臨床兒科較為多見呼吸系統病癥,多發于6 ~12 個月的嬰幼兒,大多由流行性或普通感冒惡化所致,也存在部分患兒由細菌感染或病毒引發。臨床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多采用抗菌消炎、退熱及止咳等措施,療效并不理想,且起效較慢。本次選取所在醫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84例,探討聯合應用布地奈德、鹽酸氨溴索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納入84 例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肺炎兒童。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84 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2 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齡6 個月~5 歲,平均年齡(2.12±0.38)歲,病程2 ~8d,平均病程(3.87±1.84)d;研究組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齡6個月~5 歲,平均年齡(2.32±0.41)歲,病程2 ~8d,平均病程(3.75±1.78)d。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 >0.05)。
兩組患兒均給予抗感染、抗病毒等常規支氣管肺炎對癥治療。對照組:將15mg 鹽酸氨溴索(國藥準字:H20041473,生產廠家: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與5mg 生理鹽水混合為霧化溶液,通過超聲霧化儀開展霧化吸入治療,2 次/d,15min/次。研究組采用布地奈德(國藥準字:H20030986,生產廠家: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聯合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采用0.25mg 布地奈德與15mg 鹽酸氨溴索制成霧化溶液,采用采用超聲霧化儀進行霧化吸入治療,2 次/d,15min/次。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及療效。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肺部啰音、咳嗽、氣促及體溫。臨床療效評價標準[1]:經治療后患兒體溫不高于37.5℃,氣促、咳嗽、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白細胞計數不大于10×109/L,且肺部X 線點狀或片狀陰影全部消失視為顯效;經治療后患兒體溫不高于37.5℃,促、咳嗽、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肺部X線點狀或片狀陰影明顯縮小視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甚至惡化視為無效。
研究組肺部啰音、咳嗽、氣促及發熱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且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d)
組別 例數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肺部啰音 咳嗽 氣促 發熱研究組 42 4.32±1.01 6.23±1.04 4.22±1.11 2.83±1.03 7.49±1.42對照組 42 6.83±0.88 7.83±0.81 6.24±1.03 4.21±0.84 11.21±1.14 t-12.143 7.866 8.645 6.729 13.239 P-<0.05 <0.05 <0.05 <0.05 <0.05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69.05%),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霧化吸入是臨床兒科用于支氣管肺炎常用輔助治療手段之一,藥物在霧化進入機體后能夠對病灶進行直接作用,臨床治療效果顯著。鹽酸氨溴索經超生霧化儀霧化后進入患兒呼吸道內,可有效促進黏稠分泌物排出,同時增加溶膠層厚度,使呼吸道內纖毛運動能力得到提高,促進患兒排痰,從而改善患兒呼吸道狀況[2]。布地奈德作為常見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較好的抗炎效果,可對炎性介質的釋放與合成進行抑制,使氣道高反應性得到降低,平滑肌收縮得到減弱[3]。本次研究將布地奈德作為聯合藥物與鹽酸氨溴索共同應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研究發現,研究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 <0.05;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69.05%),P <0.05。證實相比單用鹽酸氨溴索治療,聯合應用布地奈德與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