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勝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胸外科 重慶 409600)
食管癌主要是由食管粘膜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所引發的一種疾病,由于該種疾病的危險程度較高,因此患者的生存率也較低,目前,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高其它國家。治療該種疾病的主要方法以手術切除為主,因此有效的手術治療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圍繞中下段食管癌治療展開,以經右胸入路食管胃頸部吻合、食管胃胸腔內吻合兩種吻合方式作為治療方法,以尋找更好的治療食管癌的治療方式,現具體報告如下:
在醫院內抽取90 例診斷為食管癌患者作為治對象,包括男性46 名,女性44 名,其年齡在37 歲~6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36±3.75)歲,其中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有52 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有38 例。使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A、B 兩組。其中A 組患者45 名,平均年齡為(51.86±3.48)歲,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有25 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有20 例;B 組患者45 名,平均年齡為(52.61±3.62)歲,其中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有27 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有18 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簽訂了同意書,排除所有具有手術禁忌、嚴重肝腎疾病及其它腫瘤疾病的患者。A、B 兩組的身體差異不大,發病狀況差異在區間范圍內,P >0.05,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為兩組研究對象制定記錄表,采集所有患者在術后發生的所有數據,然后統計、分析最終結果,將診斷后的結果進行比對。
對兩組患者均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經患者的右胸第六肋骨之前進入胸部,觀察化患者的腫瘤所在部位;同時對其胸段致胸廓入口進行仔細游離。并清掃食道周圍的淋巴結,最后打開膈肌及食管裂孔至賁門。
在手術實施過程中,對兩組患者均置入胃管營養管,并在在術后2d 注入溫水,術后3d 推注腸內營養液,術后7d 以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予以進食。患者在術后發生口吻口瘺時應繼續進食,當愈合后再給予進食。
(1)對A 組患者實施經右胸入路食管胃頸部吻合治療方式,具體治療方式如下:
將患者的整段食管進行切除,并游離胃大小彎側;切斷、結扎胃短、胃左及胃網膜左動脈,同時保留胃網膜右動脈及右動脈,并清掃患者的腹腔內淋巴結;沿患者的左胸鎖乳突肌內側作頸部切口,清掃頸部食管周圍淋巴結,同時牽出游離的食管予以切斷;上提患者的胃組織神經至頸部進行吻合。
(2)對B 組患者實施經右胸入路食管胃胸腔內吻合治療方式,具體治療方式如下:
對患者胃的大小彎側進行游離,切斷并結扎胃左、胃短和胃網膜左動脈,并同時清掃腹腔內淋巴結,保留其為右動脈和胃網膜右動脈;游離食管治腫瘤上緣≥5cm,根據手術發生的具體實施主動脈的弓下及弓上吻合,同時對食管周圍的淋巴結進行清掃。
(1)A、B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
(2)A、B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本次實驗使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用χ2進行資料組比較,當P <0.05 時,表示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兩組實驗結果,把觀察指標進行比對,具體對比結果見表1、表2。
表1 A、B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s)

表1 A、B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留置胸管時間(d) 住院時間(d) 術中出血量(ml) 淋巴清掃數量(個)A 組 45 168.62±19.62 4.82±1.38 11.94±3.52 276.15±64.19 11.64±4.25 B 組 45 209.36±21.64 7.64±1.57 16.58±3.68 324.85±57.34 19.36±5.37 t-17.565 8.645 9.784 7.562 11.586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A、B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食管癌是指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發生該種病變的主要原因有:(1)化學因素的影響(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型的化學因素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水及食物中,而且當食物過硬、過熱或者進食過快時,也會導致食管上皮損傷,增加致癌的幾率;(2)真菌感染形成,由于某些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亞硝胺的提前生成,因此更容易引發食管癌的發生;(3)缺乏鐵,錳,銅,鋅等食物微量元素,這也會增加食管癌病變的可能性;(4)食管部位的長期慢性損傷等均有發生癌變得危險。一般情況下,患有食管癌的病人通常會出現胸骨后疼痛、咽食物哽噎感以及進行性咽下困難等癥狀。
由于受主動脈等解剖結構的影響,因此,經左胸入路手術會影響開胸顯露效果。無法有效、充分的清掃氣管旁淋巴及喉返神經旁淋巴。而右胸入路手術可以完全暴露患者的上縱隔及上腹部,因此可以保證足夠的術野,從而有效清掃淋巴。
經右胸入路實施手術時,實施食管胃頸部內吻合可以有效提升手術效率,但對淋巴的清掃卻有一定的限制;而實施食管胃胸腔內吻合術,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而且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較多,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患者的康復時間,但相對來說,實施該從手術可以有效清掃患者的淋巴。
經過本次研究,從表1 中可以看出,實施右胸入路食管胃頸部吻合治療方式的A 組患者,其手術時間、留置胸管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比實施經右胸入路食管胃胸腔內吻合治療方式的B 組患者少,但對淋巴的清掃數量卻不及B 組,兩組患者的各項對比指標均差異顯著,且P <0.05。從表中2可以看出,除吻合口瘺以外,A 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上均高于B 組,且差異顯著,P <0.05。
綜上所述,經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術兩種吻合方式對患者均具有有不同的治療效果,但相比較而言,實施食管胃胸腔內吻合的治療效果更佳,在整體治療效果上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