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穎
(荔灣區中醫醫院急診科 廣東 廣州 510000)
不穩定型心絞痛為臨床中常見的心內科疾病,發病機制還未明確,若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危脅[1]。其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但西醫常規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不盡人意。而穩心顆粒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功效,在心絞痛治療上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故本研究旨在分析穩心顆粒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老年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
選擇2017 年9 月—2019 年3 月之間來我院就診的96 例不穩定型心絞痛老年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每組48 例,對照組中男性29 例,女性19 例,年齡44 ~78(63.2±7.2)歲,病程3 ~10(6.3±1.2)年,觀察組中男性31 例,女性17 例,年齡43 ~79(62.9±6.1)歲,病程3 ~11(5.9±1.1)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條件:①臨床診斷符合不穩定型心絞痛診斷標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胸悶、胸痛癥狀,且為首次診斷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2],②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①存在肝腎功能異常;②不能積極配合治療患者,③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患者。
對照組給予鹽酸曲美他嗪片治療,每次口服20mg,每天3次,治療14 天。觀察組給予曲美他嗪片聯合穩心顆粒治療。鹽酸曲美他嗪片的使用方法同對照組,穩心顆粒每次口服9mg,每天3次,治療14 天。
治療前后觀察①臨床指標:心電圖ST 段下降值、心絞痛發作頻次和持續時間;②療效評價:參考《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3],顯效:心電圖檢查顯示缺血ST 段恢復正常,改善超過0.1mV,臨床相關癥狀消失;有效:心電圖檢查缺血性ST 段改善范圍在0.05 ~0.10mV,癥狀得到改善;無效:心電圖和臨床癥狀均無改善;③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T 段下降值、心絞痛發作頻次和持續時間均有所改善,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更優(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絞痛發作改善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心絞痛發作改善情況比較(±s)
注:組內比較,*為P <0.05;組間比較,#為P <0.05。
分組 n ST 段下降值(mm) 心絞痛發作頻次(次/周) 心絞痛持續時間(min/次)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0.156±0.012 0.074±0.011* 5.6±1.0 1.2±0.4* 6.8±1.1 1.6±0.9*對照組 48 0.154±0.021 0.131±0.009*# 5.3±1.2 2.1±1.0*# 6.5±1.0 3.4±1.0*#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更高(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惡心3 例;對照組出現惡心4 例,嘔吐4 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6.25%與對照組16.67%無顯著差異,(P >0.05)。
不穩定型心絞痛為急性心肌梗死和穩定型心絞痛之間的臨床狀態,病情復雜,不及時治療直接影響患者健康和生命。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推進,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患病人數也在逐漸增多。
曲美他嗪為強效抗心絞痛藥物,可抑制游離脂肪酸的氧化過程,提高乳酸的利用,有效緩解心肌收縮能力,對自由基的產生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提高患者缺氧情況的耐受性,還能降低動脈外周血流阻力,以降低心肌耗氧的影響,對維持和保護心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可幫助改善患者心絞痛癥狀[4]。
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效果較好,穩心顆粒為抗心律失常的常用中成藥,其臨床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少,隨著對穩心顆粒的進一步研究發掘巨大的臨床價值。其中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5],穩心顆粒方中的黨參有利于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降低外周血壓;三七可行氣運血;琥珀起到養血化瘀的作用,再配以五味子和甘松起到養陰益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等;全方具有行氣益血、補氣養血的功效,能夠起到改善患者氣虛血瘀情況,全方位改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氣虛血瘀癥狀。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應用穩心顆粒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更理想,并且ST 段下降值、心絞痛發作頻次和持續時間均優于對照組患者。說明,穩心顆粒聯合曲美他嗪治療能夠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因缺血對心肌功能的損害。此外,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但無顯著差異。說明,穩心顆粒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可提高治療安全性,但兩組無顯著差異,究其原因可能為樣本量太少,需要進一步增加樣本量進行觀察。
綜上所述,不穩定型心絞痛老年患者應用曲美他嗪聯合穩心顆粒治療,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并且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提高治療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