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軍
(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 重慶 408000)
帕金森氏病簡稱PD,此病的好發人群是老年人,40 歲以下患者比較少見。帕金森氏病的臨床表現有震顫、肌強直以及運動減少[1]。采取大劑量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氏病的療效較好,但是早期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高,消化性潰瘍癥狀加劇,從而引發出血,用藥逐漸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隨之明顯降低,但有些患者對顯效劑量仍不耐受。普拉克索可以有效改善特發性帕金森病的癥狀以及體征,并且對抑郁情緒具有明顯療效[2-3]。
選擇2018 年10 月—2019 年11 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88 例中晚期帕金森氏患者作為本次分析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4 例患者。觀察組包括27 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年齡在48歲~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2.2)歲。對照組包括25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年齡在50歲~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3±2.1)歲。
如果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給予患者對癥治療,用藥劑量不變,癥狀減輕或消除后,按照計劃用藥。對照組口服左旋多巴片治療,起始劑量為50 ~300mg/次,每天3 次;每隔3 ~4 天加量125 ~250mg/次,每天3 次,最大劑量不能超過6000mg/d。晨起服用,胃部吸收較好,從而不受飲食蛋白的干擾;其余在進食前、后1 小時服用。觀察組口服左旋多巴聯合普拉克索藥物治療,起始劑量為0.125mg/次,每天3 次,每7 天加量0.125mg/次,每天3 次;最大劑不能超過1.5mg/d。左旋多巴服用方法同上,于7d 后減至125mg/次,每天3 次。
使用SPSS22.0數據處理軟件對相關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用±s 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 檢驗對研究中的數據進行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由表1,觀察組顯效25(56.82%)例,有效16(36.36%)例,無效3(6.82%)例,總有效率為93.18%(41/44);對照組顯效17(38.64%)例,有效18(40.91%)例,無效9(20.45%)例,總有效率為79.55%(35/44),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具有明顯差異。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n(%)]
由表2,對照組出現惡心2(4.55%)例,嘔吐出現4(9.09%)例,頭暈出現2(4.55%)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8.18%(8/44);觀察組未出現惡心、嘔吐,頭暈出現1(2.27%)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27%(1/44),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率比對照組低,具有顯著差異(P <0.05)。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目前,PD 病理改變的病因尚不明確,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和氧化應激等有關[4]。帕金森氏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常用藥物有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司來吉蘭、鹽酸苯海索以及金剛烷胺等,最有效藥物的是左旋多巴[5]。
綜上,左旋多巴聯合普拉克索治療中晚期帕金森氏病的臨床療效顯著,減少了不良反應發生,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