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鵬
(鄂州市婦幼保健院放射科 湖北 鄂州 436000)
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主要是指乳腺導管上皮細胞惡性增生,但僅僅局限在乳腺導管內的乳腺癌病理類型,但病變不會超過導管上皮的基底膜,不會對周圍直接造成侵犯,會發展為浸潤性癌,因此需要對這類患者及時進行診斷治療,改善患者預后[1]。近年來隨著乳腺篩查的開展,導管原位癌檢出率已經明顯增加,常規檢查方式一般為超聲與乳腺X 線,而術前乳腺常規檢查能夠鑒別導管原位癌是否出現微浸潤,將為臨床醫師治療提供有效指導[2]。本文通過將數字乳腺X 線進行研究,選擇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期間進行治療的60 例乳腺導管原位癌患者,內容如下。
抽調30 例于我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期間診治的乳腺導管原位癌患者,均實施兩種檢查方式。納入標準:①所有病灶均獲得手術病理確診,均伴隨鈣化;②術前進行乳腺X 線、彩超檢查;③所有患者預計存活期均超過1 年;④知曉本文研究且愿意參加。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研究前已經開始系統化治療;③相關資料不完善者。年齡為43~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54±4.54)歲;病史1 個月~2 年,平均病史為(1.01±0.21)年;病變位置:左側乳房16 例,右側乳房14 例;觸診可觸及腫物10 例。
對照組采取彩色超聲,探頭頻率為7.0 ~13.0MHz,患者在仰臥位下對雙側乳房進行掃描,并囑患者高舉雙臂置于頭后,從外上象限沿著順時針,以乳頭為中心進行放射狀掃查,并觀察乳房內有無異常病變,并觀察病灶的大小、邊緣、形態、回聲及包膜情況[3]。
研究組實施數字乳腺X 線檢查:常規在乳腺內外側斜位、頭足位行攝片檢查,根據患者乳腺的厚度、自動密度、靶面陽極等條件選擇合適的參數,并全部加壓攝片,對乳腺內包塊形態、密度、位置、鈣化進行記錄,請兩位副主任醫師對攝片結果進行分析,并進行分型[4]。
觀察患者檢查結果,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包括病灶的良性、惡性,分布情況等。
均采取SPSS19.0 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在計算計數資料的時候采取χ2,選擇n(%)進行表達,計算計量數據的時候采取t,選擇(±s)表達,其中當P <0.05 的時候,數據為差異有統計學。
其中惡性病變25 例,良性病變5 例。
診斷出惡性病變患者24 例,良性病變6 例(包塊未發現病變);其中腫物為圓形10 例,橢圓形4 例;鈣化為簇狀分布10 例,區段分布5 例,線樣分布1 例;其中單純鈣化型17 例、鈣化伴腫塊型3 例、局部結構紊亂1 例、單純腫物型8 例、陰性1 例(未發現病變)。
診斷出惡性病變患者19 例,良性病變11 例(包塊未發現病變);腫物為橢圓形7 例、不規則形10 例;回聲:混合回聲15 例,低回聲9 例,均勻回聲6 例,不均勻回聲8 例;邊界不清11 例,邊界清楚9 例;其中單純腫物型11 例、局部結構紊亂8 例、鈣化伴腫塊型8 例、陰性8 例(未發現病變)。
數字乳腺X 線在惡性診斷率為96.00%,彩色超聲為76.00%均低于數字乳腺X 線結果,差異顯著(P <0.05),見表。

表 病理學診斷和超聲診斷比較[n=30,(%)]
乳腺癌屬于臨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近年來乳腺癌在臨床不斷出現年輕化的趨勢[5]。通常早期乳腺癌不具備典型癥狀和體征,以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明確,主要與絕經晚、初產年齡高、生活習慣不良、遺傳或精神刺激等因素有關,因此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6]。而乳腺導管原位癌屬于基底膜的腫瘤,早期診斷手術治療,患者死亡率較低,不及時診斷,會值得患者發展為浸潤性乳腺癌,死亡率較高。
本文通過將數字乳腺X 線進行檢測,結果中,數字乳腺X線在惡性診斷率為96.00%,彩色超聲為76.00%均低于數字乳腺X 線結果,P <0.05。關于該疾病的診斷,主要采取超聲、CT、MRI 等,其中數字乳腺X 線與MRI 診斷敏感性較高,但難以在乳腺疾病初級篩查中進行,其中超聲這種常見檢查方式,在高頻超聲下,對低回聲病灶容易發現,該疾病大多為低回聲、邊界不清且回聲均勻[7]。鈣化是DCIS 特征表現之一,數字乳腺對診斷較為敏感。尤其是鈣化診斷,鈣化可吸收更多射線,與背景組織對比度更高,因此在數字乳腺X 線下觀察到的鈣化腫塊,診斷該疾病可能性較大[8]。本文數字乳腺X 線中,診斷出惡性病變患者24 例,良性病變6 例(包塊未發現病變);其中腫物為圓形10 例,橢圓形4 例;鈣化為簇狀分布10 例,區段分布5例,線樣分布1 例;其中單純鈣化型17 例、鈣化伴腫塊型3 例、局部結構紊亂1 例、單純腫物型8 例、陰性1 例(未發現病變)。該項檢查仍存在一定的漏診情況,可聯合彩超檢查,部分DCIS只有單純的鈣化點,不會出現明顯實質性腫塊,而超聲對小的鈣化點難以發現,會出現漏診[9]。而彩超能夠發現腫塊,對大小性質具有良好的顯像,對診斷具有一定意義,結合數字乳腺X線更容易診斷。由于彩超對鈣化診斷率較低,尤其是微小的鈣化,因此超聲無法替代數字乳腺X 線[10]。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導管原位癌可實施數字乳腺X 線進行檢查,能夠提高患者診斷率,有利于患者后期進行治療,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