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張娜娜
(上海市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護理 上海 200072)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發展,我國醫學護理的服務也從原本的醫院管理延伸到了家居服務。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的開展,為提升居民的健康質量有較大幫助[1]。本文針對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分析,了解到了傳統社區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社區護理提出了家庭簽約服務模式,針對其護理質量以及群眾的滿意度進行研究分析。本次研究針對本社區醫院服務中心20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社區內患者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比經過3 個月的護理干預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和護理依從性,現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針對本社區醫院服務中心2017 年6 月—2019年6 月收治的20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社區內患者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對照組100 例患者采用常規化的社區醫療服務,男性54 例,女性46 例,對實驗組100 例患者采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男性57 例,女性43 例。
對對照組患者居民采用常規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主要內容有健康知識講解活動,體檢以及給藥咨詢,引導指導等服務。
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家庭醫生簽約護理模式,主要的內容有:①針對護理社區建立系統化的檔案,收集社區居民的動態健康管理信息,并為患者建立個性化的健康咨詢服務檔案。在此基礎上,為患者施加健康咨詢服務,并對患者家庭進行對應的家庭風險評估措施。②做好健康指導,醫護人員以簽約家庭為單位,跟蹤患者的生活飲食,并為其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計劃,讓家庭按照科學食譜飲食,并合理控制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飲食方案。③做好跟蹤隨訪記錄,建議醫療單位根據簽約家庭的家庭組成,分析潛在家庭疾病,并建立有效的體檢跟蹤隨訪檢查等,例如一年一次體檢,血壓記錄等[2]。
對比經過3 個月的護理干預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和護理依從性。
使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為(±s),予以t 檢驗。P <0.05 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表1 兩組滿意率對比[n(%)]

表2 兩組依從性對比[n(%)]
隨著現代化醫療建設發展,人們加強了醫療健康的認識,為了做好疾病預防,提升醫療衛生建設服務質量。簽約式家庭服務醫療模式已經在現代社區醫院流行開來[3]。為了充分利用社區服務于優勢,建立科學醫療服務系統,需要對應的社區服務機構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的家庭簽約服務模式[4]。本次研究針對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社區內患者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化的社區醫療服務,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對比經過3 個月的護理干預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和護理依從性。實驗組的綜合滿意率為97.00%,對照組為81.00%(P <0.05)。實驗組的護理依從性為97.00%,對照組為91.00%(P <0.05)。綜上所述,采用家庭醫生簽約護理模式,可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和滿意率,建議臨床應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