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23)
目前,由于多種因素影響,腫瘤患者人數正在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多數惡性腫瘤為慢性,病癥前期不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的影響,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如常見消化系統類腫瘤,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功能,并帶來劇烈的疼痛感及惡心、嘔吐等癥狀,且護理難度較大。常規護理模式下,對患者的護理過于模式化,且規范性及服務態度相對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產生了影響。本次對照實驗中,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以此來探究在惡性腫瘤患者護理過程中增加人文關懷理念的應用效果,詳情如下。
本次對照實驗中,共有40 例研究對象,均被臨床確診為惡性腫瘤,為我院于2018 年9 月—2019 年10 月收治。患者均符合入組標準,并在入組后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了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0 例患者。參照組中,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6 例,年齡介于61 ~79 歲之間,平均年齡(72.64±2.41)歲;研究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1:9,最小年齡59 歲,最大年齡76 歲,平均年齡(71.47±1.9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治療無較大差異,具備可比性(P >0.05)。
首先對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要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并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同時,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要嚴格關注患者心率、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并兼顧飲食及用藥方面的管理等[1]。
研究組在應用常規護理時增加人文關懷理念。(1)心理護理:多數惡性腫瘤患者長期受到該病癥的折磨,必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而長期的心理壓力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較大的威脅,因此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時,應注重心理護理[2]。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交流,讓患者可以進一步了解有關腫瘤的健康知識,從而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同時,對于心理狀態較差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具備持之以恒的態度,要長期與患者接觸并進行貼近患者實際情況的心理護理,促進患者緩解心理狀態[3]。(2)飲食護理:在護理過程中,飲食護理非常重要。多數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對患者的護理質量,而通過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對此,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盡量以清淡類食物為主,忌食辛辣、刺激類食物,且食物的選擇應以易消化為主。(3)日常生活護理: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病房內溫度、濕度,構建良好的護理環境。同時,對于行動不便者,需要適當按摩,并翻身,防止壓瘡的出現[4]。
將生活質量評分作為觀察指標。
實驗過程中的數據分析處理使用SPSS23.0,生活質量評分使用(分)表示,若數據間差異較大,可使用(P <0.05)表示。
研究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參照組,且數據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0.05)。
表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心理狀態 人際關系 軀體運動 環境適應力研究組 20 92.36±3.41 90.66±3.56 92.64±1.75 91.69±3.09參照組 20 67.84±3.15 68.96±2.54 70.16±3.42 68.77±1.18 χ2 - 46.958 23.105 36.602 43.941 P - <0.05 <0.05 <0.05 <0.05
惡性腫瘤是當前臨床常見病癥,治療過程中的護理難度較高[5]。本次實驗中,對研究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增加了人文關懷理念,并有針對性的對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日常生活護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近期狀況,并逐步使患者樹立了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且據實驗結果來看,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參照組,且數據間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0.05),由此可見,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