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剛 王青青(通訊作者) 蔣丹瑪 陳碧華
(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232)
骨質疏松癥是我國最常見的骨骼疾病。2006 年中國骨質疏松癥病人快達到7000 萬[1]。因骨質疏松癥造成的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人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骨質疏松癥及骨折的醫護,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2]。目前我國骨質疏松癥整體診治率比較低,而且其診療率在地域之間還存在明顯的差異。在2017 年發布的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中建議加強骨質疏松癥及骨折的防治[2],加強骨質疏松癥分級診療服務。
隨機抽取徐匯區1 個三級甲等醫院、1 個二級甲等醫院和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計156 名骨質疏松病人及42 名醫生進行問卷調查。2 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一級甲等。156 例病人中男72 人,女84 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6 人,三級甲等醫院40 人,二級甲等醫院40 人,年齡21 ~85 歲,平均(51.43±7.57)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7 人、高中47 人、初中68 人、小學及以下14 人。醫生中男24 人,女18 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2 人,三級甲等醫院10 人,二級甲等醫院10 人,工齡1 ~31 年,平均(10.59±4.86)年。
用專家編制的調查問卷,分別對醫生和骨質疏松癥病人進行調查。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調查問卷是由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實施專家結合實際情況編制,而且已在雙向轉診臨床工作中應用,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問卷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第二部分為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知曉率;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態度;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行為三個方面。
用Epidata 3.2 建立數據庫錄入調查問卷數據,利用SPSS21.0 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骨質疏松癥病人和醫生在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知曉度、態度方面存在一定差異(P <0.01),在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行為方面較為一致。見表。醫生和病人在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政策知曉度分別占95.24%、39.74%;醫生和病人在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適應癥知曉度分別占64.29%,25.00%;醫生和病人在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主動權在病人方面比例分別為21.43%、42.95%;醫生和病人在支持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分別占97.62%、71.79%;醫生認為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難以實施看法是因為“醫生對骨松的重視度不如冠心病、糖尿病”占16.67%,而病人為53.21%;醫生認為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難以實施看法是因為“骨質疏松癥病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信任”占88.10%,而病人為67.31%;醫生認為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難以實施看法是因為“不同等級醫院醫保報銷比例差別不明顯”占95.24%,而病人為79.49%。

表 骨質疏松癥病人和醫生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調查結果統計表
從本次問卷調查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難以實施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醫生和骨質疏松癥病人在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知曉度和態度方面很大的分歧,特別在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政策知曉度和適應癥知曉度醫生均比骨質疏松癥病人高很多,而在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行為方面較為一致,醫生和骨質疏松癥病人均認為轉診周期長、轉診流程復雜為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的主要影響因素[3-4]。
根據本次問卷調查結果提出建議如下:(1)本次調查表明骨質疏松癥病人對骨質疏松雙向轉診政策知曉率低,說明在居民中宣傳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制度的力度不足。建議加強骨質疏松雙向轉診制度的社區宣傳,以政府為主導,在社區、在居委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制度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和講座,提高社區居民對骨質疏松雙向轉診制度的知曉率。(2)本次調查表明更多的骨質疏松癥病人認為醫生對骨質疏松癥的重視度不如其他慢性病,病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信任,說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骨質疏松癥的防治能力有待提高,建議逐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質疏松癥的防治服務能力,應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質疏松癥防治的軟、硬件設施建設,比如骨質疏松癥人才隊伍建設與培養,加強骨質疏松癥康復的設備或者藥品和二三級醫院對接,保障骨質疏松癥病人康復轉診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后能有連續性和持續性的治療[5]。另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開展多種方式的骨質疏松癥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篩查,如骨質疏松癥預防的健康講座、骨密度篩查、骨質疏松癥及相關危險因素調查等,把骨質疏松癥治療的關口前移,預防為主。(3)建議完善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制度:如簡化骨質疏松轉診程序和流程;開設骨質疏松癥轉診綠色通道,讓骨質疏松癥病人體會到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高效性和便捷性。同時建議針對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后的病人,在醫保報銷比例中有一定傾斜,提高骨質疏松病人雙向轉診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骨質疏松癥雙向轉診應該按照骨質疏松癥的輕重緩急進行分級診療,實現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衛生資源防治骨質疏松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