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拉丁表演舞在中國的熱度越來越高,且形式多樣。其更趨于用流行化、創作化、本土化來吸引大眾的眼球。本文對拉丁表演舞的創作因素進行比較分析,以期對拉丁表演舞的特色創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特色創作 創作趨勢 表演舞
一、拉丁表演舞特色創作的主題元素
在創作中,每個人都有靈光一現的時候,或者是有意識、有目的地去創作一些作品,展示特定的形象。這就是創作的心理愿望。任何藝術作品都有它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拉丁表演舞也不例外,一個表演舞的作品可以是表現一段故事劇情,也可以是傳遞一種精神狀態。它一開始是那種處在模模糊糊的無意識狀態,是輪廓存在的狀態。而創作的過程就是把思想狀態具體化的過程。拉丁表演舞是以肢體動作為主體,適當地吸納其他舞種元素創作出的題材多樣、形式豐富的舞蹈藝術作品,適合時宜地加入一些與眾不同的元素,或者具有代表性的舞美特征,來形成獨有的具有拉丁特色的表演舞劇。
(一)主題。主題是一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創編者某種特定的心理愿望,把握作品主題——某種精神的內容,并對此進行藝術整理、編排,對于創編者來說是捕捉到作品主題的一種創作靈感或是某種契機。是通過各種思想的碰撞積累形成的,或是靈光一現不清晰、不完整的帶有輪廓性的思想狀態,是需要長時間的醞釀整合的。作品的主題涵蓋范圍廣泛,可以從多方面的藝術形式中分離出來,包括情感、文學等方面的彰顯,不管是哪種方面的主題,都應在切合實際中突出主題。
(二)動作。人的動作是無限的,舞劇基本動作與表現密切相關,舞蹈作品用怎樣的動作姿態來構成作品的標準,根據一個標準去創作動作、體現動作,決定與動作符合的動作姿態。通過舞蹈動作把作品具體化、形象化。在利用舞蹈動作進行創作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挖掘動作,賦予動作不同的韻味。擴大展現的范圍,更好地去貼合表現的欲望,讓其具有更美的動作姿態。
(三)音樂。音樂可引起舞蹈創作的靈感,是舞蹈的靈魂,具有創作的動機以及伴奏的雙重性,音樂節奏本身具有時間起伏性。音樂給了作品創作的動機,作品時間的構成取決于音樂時間的構成,又受制于音樂的節奏。它要在特定的節奏范圍內構思自己的舞蹈動作節奏,當然,在現在科技發達情況下也可以改編節奏,但還是要保留其應有的本質屬性,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同時音樂與舞蹈所表現的要高度吻合。
(四)劇情。在舞蹈作品中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作品,各個相互聯系的舞詞、舞句、舞段間應依據其特有的規律和組合方式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結構,來表現劇情的前后關系。一部作品主題不鮮明,劇情結構不清晰,對于觀眾而言是無法看懂的。即使主題、動作出類拔萃,也是沒有魅力的,因為那僅僅是舞段的單純羅列。所以一部作品應有嚴謹的劇情順序,突出劇情的簡潔明了。
(五)服裝。舞蹈服飾之于舞蹈藝術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要有舞蹈藝術的存在,舞蹈服飾在舞蹈藝術中的意義就不會泯滅,舞蹈表演服飾是舞蹈編導、服裝設計者或舞蹈演員的主觀過濾,表達舞蹈形象的某種新的藝術審美理念,承載著既定舞蹈形象的塑造使命。舞蹈服飾是與人整體形象相關聯的,是對整體外形進行全面修飾的。有時舞蹈服飾的細節也是對舞蹈作品的一種肯定??傊?,舞蹈服飾既能打造一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又能提供一個真實的角色外部造型,同時還營造了一個角色生存的藝術時空。
(六)道具。在任何表演舞的作品中,都不乏襯托舞蹈表演情景的道具出現。道具是舞劇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靜態演員,可輔助舞蹈,為其錦上添花。道具的使用,可以反映劇情所處的特定時代、地域、舞蹈特色等多種信息傳遞功能,豐富了舞蹈藝術表演的感染力,營造了舞臺氣氛。
二、拉丁表演舞作品的創作趨勢
世界文化的彼此交融與影響,也使文化出現某種程度的趨同性,這是一個客觀趨向,所以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理應成為世界文化的構成部分。在中國,拉丁舞屬于異域文化,在與異域文化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同時,要具有現代審美意識和創作特色,才能更好地發展。近幾十年來,中國拉丁表演舞經過不斷創作,出現了一系列的優秀作品,中國的舞蹈藝術同樣得到空前發展。其中令人矚目的一點就是許多舞蹈編劇都把自己的視線轉向了古典文學和現代的文學作品,以及著名的影視劇作品,從中汲取藝術養分,選取可以改編成舞劇的題材。另外是形式、風格多樣,手法廣泛,各種舞蹈都登臺亮相,各顯神通。所以拉丁舞的發展傳播很快釀成一股文化熱浪,形成席卷中國舞蹈界的沖擊波。
三、結語
中國拉丁表演舞的作品進入多元創作的發展期,藝術表演的創作特點在于服裝、道具、音樂、動作編排、主題等能否達到創作的需求,要有獨特風格。在創作的前提下主題鮮明,不能讓人難以理解,不強行訴說新主題而超出觀眾的理解范圍,不過于抽象,變成讓人看不懂的作品。同時結構要明了,不脫離舞蹈藝術規律,以進步的思想來考慮藝術作品的營養性,才能更好地發揮拉丁舞表演的本質,使拉丁表演舞更加藝術化。
(作者簡介:安博,男,碩士研究生,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助教,研究方向:體育舞蹈、體育藝術)(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