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琴 吳軻

兒童期和青春期是兩大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需要充足的能量供應。兒童一般從6歲開始進入學齡期,就餐模式也開始從學齡前期的三頓正餐、兩次加餐向規律的一日三餐轉變。由于一日三餐間的間隔相對較長,歲數小的孩子還沒有完全適應一日三餐的模式,容易在兩餐間感到饑餓,需要加餐。
選擇零食加餐在學齡期兒童和青少年中非常普遍,青春期的孩子選擇零食的自主權更大,容易出現零食依賴、選擇不健康零食的情況。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選擇健康的零食,并學會控制攝入量。
為指導家長科學選擇加餐食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了《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其中有專門的零食扇面圖可供參考。綠色部分為“可經常食用”,黃色部分為“適當食用”,橙紅部分為“限量食用”。應該盡量避免的食物包括糖果、冷飲、蛋糕、油炸食物、含糖飲料、汽水、咖啡等。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簽是重要的參考信息。
有些食物原料富含營養素,是很理想的加餐食品,但必須注意加工方式。比如,堅果應優先選擇原味的,避免選擇炭烤、油炸的。蔬果干應該選擇凍干、曬干的,避免選擇炸干的。不少家長喜歡把水果榨成汁給孩子喝,雖然比喝奶茶、汽水等飲料健康,但直接吃水果營養價值更高。因為榨汁過程中會損失一部分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
很多家長樂于給孩子買乳酸菌飲料。實際上,這些含乳飲料中的奶含量很低,糖含量反而非常高,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弊大于利。孩子的加餐應優先選擇純牛奶,如果不習慣或者不喜歡喝純牛奶,可以換成酸奶,但現在市面上的酸奶大都添加了很多糖,家長在購買時應加以選擇。
原則上,加餐提供的能量不宜超過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0%。例如,一個12歲的女童,在正常學習生活的情況下,每天所需的能量是1800千卡(1千卡≈4.18千焦),那么加餐所提供的能量應在180千卡左右。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約提供85千卡能量,一盒200毫升的牛奶約提供100千卡能量,加起來與加餐所需提供的能量相當,較為適宜。
有的孩子在青春期迅速長高,能量需求大增,或者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消耗大,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加餐,但一天不要超過3次。

如果孩子在家里加餐,一根煮玉米(或一個紅薯)、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漿(或牛奶)、一個煮雞蛋,都是便捷又營養的選擇。一小碟水果酸奶、一份撒著蝦米的蒸雞蛋羹、一杯五谷豆漿、一碗豆花,也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是讓孩子帶去學校加餐,常見的水果(如蘋果、橘子、香蕉等)、小袋的堅果、雜糧面包,則是不錯的選擇。近幾年開始流行的凍干蔬菜、曬干蝦仁也很受孩子們的歡迎。
不少孩子喜歡自己購買零食加餐,而校門口攤販售賣的“三無”食品更是學生飲食安全的隱患,家長則難以控制。父母和學校要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良好的飲食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學會選擇營養、衛生有保障的加餐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