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芳 胡偉華
【摘要】 ?我國新聞媒體國際傳播承擔著傳播中國聲音、表達中國態度的重要作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中國不斷崛起的背景下,英語國際新聞通過客觀公正的報道表達中國立場,展示中國形象,變得越來越重要。文章以CGTN英語新聞頻道為例,分析移動互聯網時代英語新聞國際傳播的現狀、特點,并結合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系提出英語新聞國際傳播的發展路徑,以為提升我國對外媒體的傳播能力提供有益參考。
【關 ?鍵 ?詞】移動互聯網;英語新聞;國際傳播
【作者單位】 翟芳,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胡偉華,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基于語料庫的國際主流媒體中國形象動態監測與分析研究”(18XYY010); 陜西省教育廳 2017 年人文社會科學專項科研計劃項目“功能對等視角下漢英國際政治新聞編譯對策研究”(17JK0311)。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0.021
近年來,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已成為我國主流媒體國際傳播的重要任務之一。只有主動進行對外傳播,做好國際傳播,才能在國際輿論場中表明中國態度,構建好國家形象。
2016年12月31日,CGTN正式成立,開啟了由外語頻道集群向國際電視臺、由傳統電視臺向電視網融合發展的轉型與探索。CGTN英語新聞頻道立足于“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新聞立臺,全面貼近受眾,實施融合傳播”整合媒體資源,創新對外傳播方式,打破對外傳播的發展局限,強化英語新聞頻道及融媒體中心建設,走出了一條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英語新聞國際傳播發展之路。
一、立足于國際,提升對外報道影響力
英語作為世界主要通用語言之一,英語新聞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對外傳播水平的高低。CGTN英語新聞頻道放眼全世界,努力對標國際媒體,在原有的英語頻道基礎上進行改版升級,提高英語新聞質量,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將中國的聲音客觀、真實地傳遞出去,成為海外觀眾認識、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1.全英文輸出,對標國際媒體
全媒體時代,國際受眾并不局限于從本國媒體獲取關于中國的信息,而更愿意關注中國的對外信息發布平臺。以海外觀眾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堅持英文全信息輸出,有助于搭建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橋梁,實現深層次的文化交流。CGTN英語新聞頻道積極適應媒體融合趨勢,推進全球新聞報道能力建設,以全英文報道的方式為全球受眾提供專業的外語新聞服務。2017年10月10日,CGTN融媒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改版升級的CGTN客戶端也同步上線。
縱觀2019年CGTN英語新聞頻道的國內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等重大新聞播報、現場采訪配音等都做到了英語全覆蓋,實現了英語新聞的國際化傳播。令人關注的是,2019年5月30日,CGTN女主播劉欣應約與FOX商業頻道女主播翠西·里根就中美貿易等相關話題進行了一場公開辯論,劉欣在CGTN北京主演播室通過衛星連線的方式出現在翠西·里根的《黃金時間》節目里。這既是CGTN的一次全英文直播,也是美國電視史上前所未有的對話,讓美國觀眾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
2.客觀報道,提升對外報道水平
真實描述新聞現象以反映事實的本質,是國際新聞報道的立足之本。只有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新聞價值取向,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真相,對外傳播才能獲得全球受眾的支持和認可。
CGTN英語新聞頻道在國際傳播的舞臺上,全面客觀地報道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等成就,展現了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如CGTN的訪談欄目《欣視點》的主持人劉欣曾說:“為了讓我的觀點有分量,找尋真相是最大挑戰。觀點就像由事實筑起的高塔,如果磚瓦結實,那么塔也會更堅固。”[1]劉欣表示,CGTN看待問題的視角客觀公正,通過真實的觀察與記錄為國際受眾提供最新、最真實的新聞報道。
縱觀2019年全年,在國際報道方面,CGTN英語新聞頻道對拉美多國政治動蕩、國際合作助力人類首“見”黑洞、伊敘兩大熱點加劇中東變局、非洲啟動自貿區建設等重大國際事件都進行了及時客觀的報道。同時,針對西方媒體對中國的不實報道,CGTN英語新聞頻道堅持用事實說話,展現了負責任大國媒體的風范。如《屢遭外媒詆毀的新疆棉花產業究竟如何?CGTN帶你走進新疆“中國棉城”》《崔天凱大使接受CGTN專訪:中美關系的韌性在于雙方總有能力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等一系列文章,堅持客觀報道,正面出擊,發出中國強有力的聲音。
3.全域覆蓋,傳播中國聲音
在國際傳播多元化的背景下,擴大媒體的信息覆蓋范圍是切實提高我國新聞媒體影響力的重要前提。CGTN英語新聞頻道一方面招聘全球范圍內的優秀傳媒人才,借用外籍人員的語言和文化優勢為國際受眾提供更加優質、地道的英語新聞;另一方面向國外派駐大量新聞記者,形成以點帶線、以線構面的對外傳播矩陣,讓中國聲音得到廣泛傳播。CGTN英語新聞頻道在傳播機制、報道內容、傳播技術、傳播渠道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精心設置板塊,提供豐富多樣的新聞資訊,充分滿足不同國家、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
此外,CGTN還在官網為觀眾提供三個手機應用程序(CGTN、CGTN LIVE和CGTN HD)以供下載,進一步拓展了網絡傳播渠道,為移動用戶獲取信息提供便利。CGTN的官方微信每天推送4—6條英語國際新聞,滿足了移動用戶隨時隨地獲取新聞的訴求。
二、創新融合,講好中國故事
隨著多元終端接入互聯網,英語新聞的國際傳播遇到不小的挑戰。為了適應多變的國際傳播形式,CGTN英語新聞頻道堅持技術創新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匯聚多方資源和力量主動進行自我傳播,創新故事化傳播方式,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
1.努力克服中西文化差異
文化環境的不同必然造成不同國家的人民在語言表達上的差異,中國和西方國家語言文化的差異也源于中西方地理和環境的差異。任何一個國家的對外報道不僅要突破地理的界限,還要突破難以逾越的文化鴻溝。
CGTN英語新聞頻道在克服中外文化差異,尋求共同點,講好中國故事方面不斷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CGTN出境記者鄒韻在報道雜交水稻在非洲16個國家種植的發展情況時,立足于國際視野,突破中非文化差異,選擇非洲和中國人共同關心的糧食話題,客觀、全面地講述中國授人以漁,讓更多人解決饑餓和溫飽的故事。這則報道獨具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以全球共同關心的糧食問題為出發點,客觀呈現雜交水稻在非洲的推廣種植過程,以及給非洲人民帶來的收獲,讓世界了解中國為世界糧食生產做出的努力。
2.提高對外人才綜合能力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構建并完善技術先進、覆蓋廣泛的現代化國際傳播體系的關鍵是人才,高水平、高素質的國際傳播人才對我國國際傳播體系構建起到關鍵性作用。CGTN通過多種手段加強新聞記者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以駐外記者為領頭羊帶領一大批新人通過實踐突破中西方交往障礙,樹立現代的國際傳播理念,努力提升跨文化傳播意識,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受眾的信息需求動態。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CGTN英語新聞頻道的記者不僅能獨立地思考判斷,主動爭取國際輿論的引導權,還改變了刻板單調的國際傳播方式和手段,通過生動、幽默的表達方式來推動國際新聞傳播,進一步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
3.加強國際受眾良性互動
憑借新型的傳播技術和載體,新媒體極大地改變了當前的國際新聞傳播模式,通過全新的方式和手段為公眾提供新聞報道、信息咨詢、休閑娛樂等多方面的服務,促使國際新聞傳播向更快捷、直觀、便于互動的態勢發展。CGTN英語新聞頻道立足于國家利益的維護和國家形象的塑造,在注重對外傳播實用性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國外受眾的內心需求和行為模式,加強傳受雙方的互動。在CGTN的官方微信平臺中,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留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拓展國際化視野,增強國際傳播效果
英語新聞作為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窗口,在世界范圍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全球化背景下,英語新聞的國際傳播只有立足于本國的新聞傳播體系,堅持“用戶需求”理念,不斷創新融合,建立多種溝通渠道,才能真正實現跨文化傳播。
1.深化認識,加快媒體融合進程
新媒體、新技術、新受眾、新內容、新文化正在參與塑造新的傳播生態,一種特有的欣賞習慣和表達風格已在移動傳播中形成并快速擴散,引發了傳媒業深刻的“語態”變革。英語國際傳播也嘗試采用“故事體”表達方式,努力獲得年輕用戶的點贊和轉發。以CGTN英語新聞頻道為代表的國際傳播平臺,不斷研究國際新聞傳播規律,努力掌握大數據、5G等新興傳播技術,充分發揮新媒體對外傳播的優勢,通過多種手段鼓勵公眾參與到新聞事件的傳播中,努力呈現符合當前時代受眾的內容。
2.主動傳播,增強國際傳播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體所具有的贏得公眾信賴的職業品質與能力,是衡量媒體權威性、信譽度的重要標尺,也是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的基礎。英語新聞傳播公信力的構建,對提高我國英語新聞傳播的國際話語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CGTN英語新聞頻道高度重視國際話語表達,主動選擇可信度較高的信息源,并派駐記者深入世界各地一線采訪,獲取第一手新聞素材,對自身國際傳播公信力構建進行了持續性探索和實踐。《國漫崛起、硬科幻里程碑……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有哪些高光時刻?》《2019年,這樣的中國我們想讓世界看到》《京張高鐵“C位出道”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將這樣過》等CGTN官方微信文章,用英語介紹了中國在高鐵建設、國漫發展、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主動向國際展示中國的新發展、新變化、新面貌,以此增強CGTN報道的權威性。
3.科技賦能,綜合運用多種傳播手段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媒體傳播格局的深刻調整,技術創新成為媒體深度融合的驅動力。大數據在媒體傳播中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改變了信息生產和傳播方式,特別是微博、微信、APP等新興媒體的出現,重新定義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輿論生成的方式,成為影響社會輿論的重要力量,深刻改變了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環境。
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媒體融合過程中創新產品不斷涌現,以直播、短視頻、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創新科技為媒體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變革。CGTN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有效實現了內容與技術相互支撐、內容與渠道有機結合,給傳統內容資源帶來新的附加值,不斷提升內容傳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增強媒體信息內容的核心競爭力。隨著5G商用時代的開啟,CGTN英語新聞頻道也從高清向超清邁進,采用5G+8K多機位拍攝,制作出一系列全新的視頻信息,信息傳播的方式方法更為先進。
四、結語
人類信息傳播越來越呈現全球化趨勢,移動媒體的廣泛應用給英語新聞的國際傳播帶來了很大沖擊,使我國英語新聞傳播面臨嚴峻挑戰。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英語新聞的國際傳播能力,CGTN英語新聞頻道立足于國際化視野,結合全球傳播發展趨勢不斷創新融合,堅持主動傳播,呈現真實、全面、客觀的中國,同時加強與國際受眾的交流,采用先進傳播技術為全球觀眾提供更好的英語新聞,對提高新媒體時代英語新聞的國際傳播能力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董麗麗. 我國英語媒體的國際傳播議程設置[J]. 新聞戰線,2019(6):116-117.
[2]蔣俊梅. 我國英語新聞如何提高國際影響力[J]. 新聞戰線,2017(8):45-46.
[3]李琳. 多屏時代下中國城市英文電視媒體的內容定位研究——以上海外語頻道(ICS)為例[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