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女士最近天天發愁,眉頭都沒有舒展過:兒子從去年起,老是聳肩、搖頭、扭脖子、擠眉弄眼,嘴巴、鼻子也常動個不停,開始以為是壞習慣,沒太在意;過段時間,她發現兒子喜歡清嗓子,無緣無故地咳嗽;老師反映他上課時總動個不停,有時還說臟話。最近,趙女士帶兒子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孩子患有多發性抽動癥。
抽動障礙是一種以快速、不自主、突發、重復、非節律性、刻板、單一或多部位抽動為特點的復雜的神經精神障礙。有短暫性抽動障礙、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Tourette綜合征(即多發性抽動癥)三種類型。
病程較長(持續或間斷發作超過1年)的慢性、波動性、多發性運動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語言障礙的患者,才能被診斷為多發性抽動癥。
本病多于2~12歲起病,患病率為0.3%~1%,男孩發病率較女孩高約3倍。半數患兒的首發癥狀為簡單運動性抽動(如聳肩、搖頭、扭脖、擠眉弄眼、嘟嘴、皺鼻等)或簡單發聲性抽動(咳嗽、清嗓子、穢語等)。有些患兒還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即多動癥) 、強迫障礙、情緒障礙(焦慮、暴怒等)、睡眠障礙等心理行為障礙。
多發性抽動癥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聯。中醫學把本病歸入慢驚風、肝風證、風痰證等范疇。從“慢驚風”的病名可以看出,孩子長期處于緊張或易受驚嚇的環境中,如遭受過度批評、打罵、家庭暴力等,是重要發病因素。中醫認為肝風痰火是本病的“標”,而發病機理之“本”應具體辨證分析,如偏于消瘦的患兒多以肝腎陰虛為本,偏胖的患兒以脾虛痰濕為本,伴過敏癥狀的多與肺虛外邪侵襲相關。
針灸治療本病有良好療效,且方法簡便、操作安全、無副作用。頭皮針是針灸療法的一種,又稱頭針療法,是以經絡系統、神經系統和生物全息原理為依據,通過刺激頭部特定區域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頭部是經脈循行交會之處,刺激頭穴可以綜合調節人體氣血陰陽,恢復臟腑、軀干、四肢的正常功能,從而達到治療各種抽動癥狀的目的。
具體操作方法是:常規消毒后,在所選穴位用1寸不銹鋼毫針進行傍針刺法(穴位直刺 1 針,再在旁邊斜刺1針)。 留針時間30~60分鐘,病程長、癥狀復雜者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同時可配合耳穴貼壓。
一般20次為一個療程,每日或隔日治療為佳。考慮到患兒多處于學齡期,可適當減少治療頻率,但最好不要少于每周兩次。
多發性抽動癥較難治,癥狀起伏波動,療效因人而異。有的患兒扎針數次即不再發,也有遷延數年難愈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病情時輕時重,或新的癥狀代替舊的癥狀等情況,要堅持治療。
早期癥狀輕、伴隨癥狀少,患兒心理狀態好、易配合,則治療周期短,見效快。家長和老師應支持與積極配合,合理安排患兒的飲食起居,保證其營養,避免其過度緊張和疲勞,預防呼吸道感染,耐心教育和安撫孩子,這些都有助于預防病情加重和復發。

單永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曾任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上海市針灸學會秘書長。擅長頭針治療多發性抽動癥、腦卒中(中風)、帕金森病、女性尿道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