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素玲
利用微課進行寫作教學既符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也是當前教學方式變革的大勢所趨。微課具有主題明確、靈活方便、精悍短小等特點,非常適用于破解教學重難點。一方面,微課利用聲音、圖片、文字等形式,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直接的觀感,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知識點,課堂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微課反復觀看,實現個性化學習,同時有效地幫助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完成符合學生智力發展和突破重難點的課程設計。
一、微課應用使課堂走向高效
我校充分發揮名教師、骨干教師的作用,同一學段語文老師組建教研群,一起進行備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寫作的重難點、知識點進行梳理和設計,制作成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水平的微課,線下課堂和線上資源共享。這樣扎扎實實地使課堂走向高效,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父母之愛”,學習目標是學會審題并篩選自己感興趣的習作內容,能運用思維導圖構建文章架構;鞏固本單元細節描寫的方法;在表達交流中感悟父母的愛,表達出真情實感。學生圍繞“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感情”展開思考。首先組織學生觀看微課“用思維導圖構建文章的架構”;然后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畫出思維導圖,在小組內交流,并修改自己的思維導圖;最后組內選出一名同學來展示,其他同學做出評價,再次修正自己的思維導圖。這樣的設置就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篩選自己感興趣的習作內容,運用思維導圖構建文章架構。
這次習作課,既使用了傳統的PPT課件,也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加入了提前制作的微課。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運用思維導圖構建文章架構。微課圍繞這個問題,提出了可操作方法,既可提高學生的新鮮感,也在學生認真聆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落實了學習目標。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認知方式。由學生提出問題,讓問題成為中心,進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把方法運用到實踐中去,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幫助學生克服希望一蹴而就的急躁心理;注重小組合作,體現合作探究精神,把課堂還給學生。
二、微課應用促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
我校“研學后教”課堂教學從2012年到現在已經有7年多的時間,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欠缺,導致學習經驗不足、學習能力不強,出現了盲目研學、低效研學甚至是無法研學的現象。研究組對癥下藥,整合學科特點,進行人物描寫的“研學后教”下的微課教學研究;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研學指導策略入手,讓學生在教材中發現、關注、賞析人物描寫;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發展,學以致用,最終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認為:“教室里的學習就是與對象世界的相遇和對話,是通過教師與伙伴的相遇與對話,是通過與自身的相遇與對話來實現的。” “對象世界”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自己、他人和具體事物。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提取了三個關鍵詞“相遇、對話、重構”,稱之為“三環動感”課堂,這種模式與微課進行結合,形成了“三環動感”微課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我們將“三環動感”微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拆解為三個目標,逐一去突破和實現。
一是通過論文組理論培訓和經驗交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讓教師動起來;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起來。
二是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優化教學過程,小步走、快節奏、勤交流、多反饋,提高學生參與的面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培養探究意識,生成和諧高效的課堂。
三是探索“相遇、對話、重構”的課堂模塊,形成“三環動感”微課的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活
起來。
三、“三環動感”微課在高年段寫作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在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第一個板塊“成長的足跡”里,有一個活動建議“寫寫難忘的老師或同學”。這節課選擇了“如何選擇典型事例豐富人物形象”知識點作為該習作指導課的內容。教學目標定為:一是學習選擇典型事例來寫人物的品質與性格等特征的寫作方法,以豐富人物形象,并把方法運用到實際中去。二是學會從生活中取材,養成關注生活,積累素材的習慣。該節課的教學過程完全體現了“三環動感”微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以三個環節為落實目標的途徑。
第一環節是“相遇”,這是課題的引入。通過學習寫人習作中常用事例和所學課文中的寫法,讓學生初步了解以典型事例豐富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指出選擇典型事例可以豐富人物形象。
第二環節是“對話”,圍繞著研學問題“如何選擇典型事例以豐富人物形象”來開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節微課,請同學們認真觀看,找出如何選擇典型事例的秘訣。觀看完畢后,請同學們小組內交流筆記,并用簡短的語言歸納選擇典型事例的方法,最后學生交流匯報。本節課的重點是,在學生已了解典型事例對豐富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后,馬上引導學生提出研學問題“如何選擇典型事例”,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建構欲望,同時以微課方式呈現問題的解決方法,既吸引學生,又解決了本課的重難點。
第三環節是“重構”,對運用選擇典型事例的方法進行實戰演練。老師在黑板上列出大家歸納出的如何選擇典型事例以豐富人物形象的方法,再請同學們用這些方法,在研學案“重構研學練習”這部分中一步一步練習。接著選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師生共議。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習作中去,讓學生體會到選擇典型事例是有方法可依的,體驗學以致用的成功。練習過程中,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體現自主合作探究之精神,練習呈現出的梯度也幫助學生克服在寫作中的浮躁心理,去細細想,慢慢動筆。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實驗小學 )
責任編輯:高珊
10407562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