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榮 胡潔菲
近期,全國各省市區一季度經濟數據陸續出爐。長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的一季度GDP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不過,按照中央出臺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三省一市正在抓緊施工,通過更緊密的協同、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更高質量的發展,釋放一體化的紅利,保持經濟“主引擎”全速運轉。
修城際鐵路、建產業集群、補社會短板……3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股“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的熱潮澎湃激蕩。
面對疫情影響,長三角地區化被動為主動,用自身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今年一季度,長三角GDP總量近5萬億元,占全國的20%以上。三省一市的GDP降幅均低于全國水平,“底盤”穩固:
上海新興產業“韌性”十足。今年一季度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7%,但一些代表發展新方向的行業復蘇較快。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同比增長15.3%,新能源汽車產值增長5.7%。
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沖擊,也給生物醫藥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近日,針對肺癌的首個國產三代靶向藥——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在上海舉行上市發布會。這款創新藥由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歷經6年時間自主研發而成,之前已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批準。
阿美樂的上市是“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的重要成果,也是長三角各地通力合作的重要產物。江蘇放大制造業比較優勢,3月份工業增速“翻紅”。浙江頂住壓力,外資招引實現正增長。浙江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39家,實際使用外資271億元,同比增長0.3%。安徽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短板,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
在穩住“基本盤”的前提下,新經濟的競相成長,打開了長三角發展的新空間。
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上海移動國際數據中心二期工程建設全面復工。這個中心總體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提供超過2萬個機架的裝機能力。
無論“云經濟”“宅經濟”還是“非接觸經濟”,人們瀏覽的每個網頁、發送的每個訂單,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數據運算和存儲。給海量大數據提供“糧倉”,長三角各地的數據中心建設駛入“快車道”。

圖為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圖 / 丁汀
阿里宣布云計算和數據中心千億級投資計劃、江蘇計劃建設南京位置服務數據中心……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工程部臨港辦副主任黃浩程說:“傳統基建耗費大量鋼材、混凝土,新基建則更多依靠先進設備、技術和智力的投入?!?/p>
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楊軼清分析,長三角制造業基礎雄厚,好比電腦硬件比較強。以5G、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相當于電腦的軟件。軟硬件配合,可以驅動經濟結構的系統升級。“長三角的數字經濟居于全國前列,有能力建成新基建的‘樣板間,為全國輸出經驗?!?/p>
位于上海張江科學城的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發生后,全公司沒有休息過。“不夸張地說,我們研制的智能消毒機器人賣成‘期貨了。”鈦米創始人潘晶說。
趁熱打鐵,持續加碼芯片等“硬核”產業。今年一季度,張江科學城實現工業總產值662億元,稅收收入10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6.8億元。“核心經濟指標全部正增長?!?上海市科創辦專職副主任吳強說。
上海華夏經濟發展研究院編制的《長三角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指出,長三角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變壓力為動力、實現化危為機,長三角要持續聚焦“五個新”:抓好新基建、培育新經濟、擴大新消費、推廣新服務、探索新機制。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數據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生產要素。近日,上海市青浦區、浙江省嘉善縣、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簽署改革備忘錄,著力推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的數據開放共享,共同打造“數字示范區”。
橫跨江浙滬的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自2019年11月掛牌以來,正在穩步推進各項工作。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翁建榮表示,示范區的一體化首先是數據的一體化,要推動兩區一縣數據的互聯互通、服務的一體互認,實現“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通過制度創新,培育數字產業,有效增加示范區各方的獲得感。
“每一個人都是大數據的產生者和使用者,我們用手指點一下手機,就為大數據做了貢獻?!鄙虾J写髷祿行臄祿Y源部部長儲昭武介紹,疫情期間,上海市與江蘇、浙江、安徽三省通過健康碼查詢服務接口,累計交換健康碼數據約1459萬條。
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阮華彪說,以抗疫藥物研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為突破口,長三角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持續推進。
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說,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揮1+1+1+1>4的效應,本身就是一個釋放新動能的過程?!拔覀冋{研發現,在疫情中,長三角一些企業進口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受阻,轉而在區域內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通過這些固鏈補鏈擴鏈行動,長三角的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p>
一體化,一張圖,一盤棋。開局看長三角,外部挑戰愈大,內部抱團愈緊,發展成色愈足。
從“藍圖規劃”到“施工落實”,長三角“主引擎”全速運轉,將為中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開辟一片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