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仕偉 呂亭
摘 要:視覺文化在信息技術極度發達的今天,越來越顯現出其對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技工院校重視校園視覺文化建設,有利于積極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從而塑造出具有獨立個性與匠心精神的個體。
關鍵詞:視覺文化 技校生 德育工作
良好的校園視覺文化建設是學校德育工作必要的組成部分,有利于促進德育工作的發展,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多媒體的快速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巨大,技工院校學生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有時會比較迷茫。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眾多的視像資源中正確的選擇、辨析、接納,技工院校應充分利用視覺文化輔助教育教學,使之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部分。適時通過良好的視覺文化建設開展技工院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技工院校學生平日關注的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都是視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設計制作這些平臺上的視頻,尤其是設計能夠起到積極引導作用的圖像、視頻等很重要。教師可以通過櫥窗、校園網、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種渠道,將具有正能量的視覺文化傳遞給正值思想形成關鍵時期的技工院校學生,此外還要注重移動智能設備資源以及高效的移動智能設備配合科技網絡的資源建設。還要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滲透到立德樹人的工作中,改變校園文化單一的現狀,引領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此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技工院校進行視覺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現代社會的人處在便捷讀圖的大環境中,人們的生活經驗獲得最重要的渠道來源于網絡,網絡可以讓人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更直接的信息,影像化內容相比任何手段呈現的內容都更直接,以圖像、影像為主要內容的視覺文化漸漸成為我們認知世界、把握世界的主要途徑。多種多樣的網絡化、數字化、移動化平臺,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視覺文化信息,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青少年而言,移動智能設備及網絡化的普及,各種形式的視覺文化他已成為生活中的家常便飯。信息網絡、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在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大量的低俗消極的負能量也裹挾其中,其中一部分內容導致人們價值觀混亂。面對錯綜復雜的現實,我們必須以一種冷靜、客觀、全面的態度審視視覺文化。尤其是技工院校學生年齡偏小、基礎不同、個性突出,認真挖掘適合技校生身心特點的視覺文化,發揮其在德育工作中的滲透功能,并尋求更多呈現方式、更多展示方法,發揮校園視覺文化的德育功能,必將成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視覺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積極有效開展
技工院校應重視優秀視覺文化的建設,讓抽象的道理直觀化、生動化、形象化,對青少年進行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實現視覺文化的德育功能需要充分發揮設計者的主觀能動性,需要設計者具備立德樹人意識,通過標準化和規范化視覺文化的傳播環境,提高閱覽者的視覺文化素養。學校在視覺文化管理理念上應該追求管理與教育的共融,在內容上應緊扣新時代發展脈搏,引導學生建立良好人格,使受教者健康可持續發展。
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是什么?簡單地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根據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視覺文化的可視性,利用櫥窗、大屏幕、網頁、微信等手段,在校內公共區域如教室、宿舍、食堂等各個場所的墻體、門窗等地方適時制作畫面。校園視覺文化應融合系統創作畫面內容,適應時代、適應受眾。內容要時代主題鮮明,適合受教育者年齡及心理特征,更要注重價值導向、情感陶冶、德智互補、以美引善。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視覺文化能夠承載價值、傳遞思想,具有其他德育形式不能媲美的重要德育功能。
技校校園視覺文化建設要與社會接軌,既滿足學生即將就業適應社會的需求,又要反映學校培育工匠的內容,營造良好的校園視覺文化氛圍,發揮視像化潛移默化的德育功能。接軌服務社會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的特點,所以技工教育無論是在教學上與企業接軌,還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上,相比普高教育及其他升學教育更突出社會性,學生行為習慣以及對社會的認知也要相對超前。因此,學校要視覺文化的建設中,要充分體現自己的育人特點,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電梯口上下指示地標,上下電梯的箭頭方向、區域線的分割,無形中約束個人的行為,電梯門上的警示禁止標志,提示乘梯安全注意事項(嚴禁打鬧、禁止依靠電梯門等),這些圖文結合的形式更直觀更有效。食堂售飯口進出標識等可以養成學生規矩意識,打造工匠精神的主題宣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約糧食,節約用水的主題宣傳才圖文并茂直觀透徹展示文明就餐行為,還比如有序排隊,不浪費不吵鬧等等文明細節提示遍布學校各個角落。生活區、學習區、運動區、實訓區分功能分主題的制作宣傳招貼,是知識點和規范及注意事項的展現。具體來講,比如,生活區以弟子規、緊急逃生等為主題圖板宣傳和文明禮儀展示;在學習區進行傳統文化、傳統美德頌揚系列呈現,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生文明公約標牌懸掛;運動區充滿激情的運動口號,活力十足的宣傳畫報,體現運動的魅力,透露著無限張力;實訓區中“我能”“我行”讓工匠精神再現,安全事項、勇于攀登等寓意深刻的燈箱展示發人奮進,實訓項目標準、流程和注意事項清晰明了……在校園網站的建設中,注重開發欄目及內容的設計制作,微信公眾平臺的推送更加注重受眾性,更好地做到德育工作潤物無聲。圖形圖像能傳遞文本難以傳達的直觀的信息,圖像也具備一種流行于全球而又無須翻譯的語言特質。正是這種視覺語言的特殊性,具有易理解、易接受性并能及時傳遞信息的優勢。建設良好的視覺文化促進技工院校德育工作開展,使即將走向社會的技工院校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不斷塑造自己的個人德行形象,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未來。
三、重視校園視覺文化建設在德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圖像將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的形象,擁有文字等其他形式所不具備的直觀性和具象性,具有強烈的再現性、真實性和造型性。在良莠不齊的文化沖擊中,視覺文化對在校學生正面的、積極的引導顯得非常重要。視覺文化是現今校園中重要的德育教育手段,也必將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促進德育工作的積極發展。蘇霍姆林斯基對于美育曾這樣闡釋:“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任務是教會孩子能從周圍世界(大自然、藝術、人們的關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并以此為基礎確立自身的美”。視覺文化建設要注重傳遞美,將審美教育滲透其中,真正做到對技工院校學生的人格塑造、身心健康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良好的校園視覺文化,能夠豐富促進學校德育工作,引領技校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學生在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道路上更加自信更加堅定。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劉潔璇.學校視覺文化的德育意蘊與管理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09(9).
[3]楊曉靜.視覺文化的德育功能探析[D].深圳:深圳大學.2017.
[4]林之達.傳播心理學新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李金華.“多維互動”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以德育課教學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3(13).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