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
摘 要:現如今我國經濟水平正在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與過去相比有了顯著的改變和提升,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應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引起重視。國家倡導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不僅是要發展我國經濟建設和物質文明,生態環境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這其中,對于我國林業的發展也是提高生態效益的重要環節。本文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中,探討研究了我國森林業的培育技術與發展方向,提升森林業的培育水平,保證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提高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果的新高度。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林業發展;森林培育技術
林業學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包含諸多部分,森林培育更是非常基礎非常重要的一門技術,在林業學占有重要地位,每一棵種子長成珍貴樹木的同時,都是林業工作人員投入的無數心血,森林培育促進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國是林業大國,林業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林業的發展在充滿機遇的同時也有著無數的難題有待解決。
一、森林業基本現狀與培育技術研究
(一)基本現狀
森林培育是為了讓我國林業可以得到持續發展,能夠體現出我國現如今林業發展的現狀,我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對于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導致我國森林面積正在逐漸減少,森林占地面積逐漸流失。因此對于森林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要,要想改造林業資源優化林業企業首先就要抓住森林培育這一大核心,同時要保護我國現有的森林資源。
(二)基本種植技術
森林培育要根據我國地域的不同特點與氣候環境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樹種進行栽種。以湖南為例,湖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常見的樹種有樟樹、珙桐、廣玉蘭等。截至目前,湖南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高達59.90%,森林大多分布在湘西、湘南、湘東地區。近年來的湖南省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高達2500萬人次,數量高達1.2億株。進行森林培育工作時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特性選擇樹種,地域差異選擇不同的樹種進行培育工作,選取樹種要確保沒有病蟲毒害,應結合當地天氣情況,保證樹種有充分采光,種植時應注意定期松土除草施肥。育苗工作應注意遵循科學流程保證樹苗生長速度一致,在播種之前應將種子消毒,播種前對土地有清晰準確的勘測結果,施肥同時保證土地松軟,保證土塊無雜質。并根據當地土壤是否存在病蟲的隱患進行相應的病蟲預防活動。種子播種時,處理好地壟情況,溝的間距與寬度要在規范的范圍之內。適當灑水,覆蓋草簾保證樹種區域的濕度與溫度。在進行育苗工作時可以使用容器育苗的技術,根據樹苗的具體情況選擇容器,容器的排水孔是為了控制土壤的濕度。樹苗長成以后,要做好林木的修剪看護工作,定期檢查,保證林木健康率與品質。要遵循科學的培育方法,加快我國森林業的有效發展。
二、森林培育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意義
森林培育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可以改善林區生態環境情況,在森林培育工作不斷發展的同時,要注重數量與質量的平衡關系、森林利用與森林保護的關系。要滿足生態建設的基本要求,加快國土綠地化,政府大力倡導的同時也要呼吁社會群眾的參與,共同發展林業生態建設。應當與大自然原有的森林資源相結合,合理規劃、整合、利用資源?,F如今隨著我國的大力發展,資源需求量不斷增加,由此導致森林覆蓋率越來越少,森林分布的區域越來越不平衡,現有的森林資源品質逐漸下降,一系列問題引起國家與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什么要進行森林培育工作?森林培育工作有利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由于國家經濟持續發展,人類大規模的不斷開采,資源流失問題一直以來也沒有得到人民大眾的重視。導致我國許多地域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導致水土流失不平衡,空氣環境受到嚴重污染。森林培育工作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現狀,控制污染破壞的速度,改變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重新得到修復。其次,可以使我國動植物的情況有良好發展,過度的商業砍伐開采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動植物的生存平衡,提高森林培育工作也是為了給動植物的數量種類提供良好生存環境,如此可以提高森林的整體功能。目前我國的森林資源分布情況不均衡,天然森林和人工種植的分布情況有著較大偏差,人工種植的數量和種類情況也不理想,影響了一部分的林業企業森林資源的附加值,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根據不同的地域情況開展工作,進一步有效提高森林的附加值。林業的全球化推動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要對大自然生態系統破壞的程度做出深刻反思,發展林業是人類能否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環節,是全球人類的綠色大革命,推動林業的持續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標志。
三、林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我國在未來的森林培育工作中,有著新的機遇,也有著無數的挑戰,對于森林培育工作來說,經營方式不當會嚴重影響森林培育工作的進展。湖南省的已經完成人工造林17.63萬hm2,封山育林16.04hm2,修復退化林21.47萬hm2,森林撫育51.44萬hm2。隨著發展的規模不斷擴大,新的相關產業層出不窮,我國的林業發展應當形成有著地域特色的產業群,隨著科技進步和森林培育工作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應當及時轉變錯誤的方向理念,遵循科學的進步發展,提高林業工作的整體質量水平。林業發展在全球都有著重要地位,林業發展的最新情況表明,要想持續的發展小康社會,保證生態環境的完整與多樣性,就要提高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是否平衡、森林資源是否分布良好都決定著我國的國家形象,森林資源對人類社會有著巨大影響,決定了我們國家生活物資、生態發展的水平。若要提高社會效益就要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和森林培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切實的保證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是我們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對林業的大力培育可以使我國生態環境關系保持平衡,全面的提升林木成活率與培育的質量問題可以使林業資源稀缺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辦法。在優化資源的同時也能充分體現出人類與大自然應和諧共處的文明精神。倡導人類保護大自然,珍惜生態環境的生物,工作人員可時刻倡導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提高人類對環保的積極性。使林業培育技術發揮最大作用,促進林區的生態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文仁.教學型大學轉型策略中的學科建設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2.
[2]關士平.森林可持續經營背景下的森林經營管理策略[J].科學技術創新,2018(08):151-152.
[3]朱慶妮,姚文華,唐熙麟.我國森林培育質量提升對策探究[J].南方農業,2018,12(27):69-70.
[4]王麗媛.林業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構建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