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瑩
摘要:十九屆中紀委四次全會指出“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工作格局,促進巡視巡察與其它各類監督貫通融合。”這是對推動黨中央著眼于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做出一項重要部署和安排。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積極開展內部巡察工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完善巡視巡察戰略格局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巡察工作;實踐與思考
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通過巡視巡察,集中發現問題、推動解決問題,有利于企業各級黨組織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有利于促進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利于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守護好、發展好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
一、國有企業開展巡察工作應把握的重點
(一)準確把握政治巡察定位
巡察的本質上是“政治體檢”。國有企業巡察工作必須牢牢把握政治這個方向,把巡察監督與日常工作檢查區分開來,把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貫穿起來,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圍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強化政治監督作用,注重從政治上發現問題,從政治上對照看齊,從政治上把握全局。要站在全局和政治高度,把巡察作為督促基層黨組織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利器,時刻把握政治巡察屬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把巡察監督與上級監督、部門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其他監督有機結合、有效貫通。開展巡察還要突出被巡察單位特點,不同單位黨組織的類型不同,業務性質不同,具體情況要區別對待。
(二)持續完善巡察工作方法
發現問題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線。國有企業巡察工作要不斷推進巡察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完善工作方法,突出問題導向,盯住關鍵少數,查找政治偏差,從而更好地發揮政治“顯微鏡”和“探照燈”的作用,做到利劍高懸、震懾常在。如何更加有效地發現問題,必須講究策略、講究方法。要認真學習借鑒中央、省委巡視和其他地市巡察工作方法和經驗,勇于實踐、大膽探索,努力形成符合企業實際的方法和措施。不斷完善巡察要點,新老問題一起查,將上一輪巡察發現的突出問題納入新一輪巡察監督重要內容,對照查看問題是否存在,實現新老對比、相互印證、精準發現。
(三)鞏固深化巡察成果
國有企業黨委要緊密結合基層實際,突出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弱項,堅持發現問題和整改落實并重,持續提升巡察成果應用。注重建立健全督查督辦制度,明確巡察、紀檢監察、組織部門責任分工,巡察辦做好巡后督查,檢查整改完成情況,紀委(監察部)、組織部等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移交問題線索的查處力度和對整改問題的監督力度,形成督促整改“高壓”態勢,壓實被巡察黨組織主體責任,形成整改監督鏈條。注重發揮巡察治本功能,在對被巡察單位進行反饋意見的同時,對巡察發現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從政策層面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規范管理,阻塞漏洞,夯實基礎,促進發展。
二、國有企業巡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工作開展不規范,方法單一,難破人情關、發現問題少、效果打折扣。個別國有企業黨組織雖然成立了巡察機構,但對巡察各環節具體工作流程、巡察工作報告、線索處置、檔案管理等工作沒有進行細化,也沒有統一的模式和要求,導致開展巡察工作,標準不一、各吹各調,未實現與中央、省級巡視機構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信息共享的目標。
三、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內部巡察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將政治巡察具體化,明確監督方向
制定巡察要點及一般方法,為開展巡察工作提供了問題索引,為巡察組精準發力提供了重要依據。聚焦基層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情況,重點看樹立“四個意識”情況,是否存在政治方向不牢、“兩個維護”不力、看齊定位不準等問題;看黨委領導作用發揮情況,是否存在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不力,“三重一大”決策不規范,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意識不強等問題;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方面的情況,是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策棚架、落實走樣等問題。聚焦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重點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見和企業內部有關規定情況,是否存在執行打折扣、搞變通、不收斂、不收手等問題;看領導作風情況,是否存在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失管失教、群眾觀念淡薄、侵占職工利益、不注重調查研究等問題;看干部作風整頓情況,是否存在整治“四風”尤其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徹底等問題;看重點領域監管情況,是否存在資金管理、資產處置、資源配置、工程項目等方面的風險和問題。聚焦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組織力欠缺問題,重點看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是否存在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不到位、重生產輕黨建、黨建工作層層遞減等問題;看選人用人情況,是否存在用人導向不鮮明、選人程序不規范、“三超兩亂”等問題;看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是否存在黨組織建設虛化弱化、黨組織作用發揮不突出等問題;看育才引才聚才情況,是否存在體制機制不靈活、人才結構不合理,以及人才培養與引進渠道不暢等問題。
(二)規范工作程序,加強內部管理
巡察工作的規范化對巡察監督質量和水平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在借鑒省委巡視和市縣巡察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制作巡察工作操作手冊,細化各環節工作安排及主要負責事項,成為巡察工作的“導航儀”。實踐發展到哪里,制度建設就跟進到哪里。巡察制度機制的建立不求大而全、一步到位,而是堅持以問題導向,邊實踐運用邊修改完善,逐步固化實踐成果。以《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巡察組工作規則》《巡察辦工作規則》《組辦會商工作制度》《巡察問題線索移交及督辦工作規范》等內控制度為基礎,逐步規范建立日常管理、問題底稿、組內方案報備、巡情快報、巡后評估、問題線索專題報告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推進巡察工作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
(三)強化隊伍建設,有效開展巡前培訓
巡察是政治巡察,不同于業務檢查,要求巡察干部必須具備從政治層面分析問題、從業務問題查找政治偏差的能力。巡察組成員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專業,大多數同志是第一次接觸巡察,對巡察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充滿疑問,因此,開展巡前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巡察隊伍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巡察干部的業務水平和履職能力的有效途徑。要根據每輪巡察任務制定培訓方案,根據巡察干部理論和業務需要設定課程,主要包括政治巡察要義、巡察監督重點、精準發現問題的途徑方法、巡察談話技巧、線索研判處置等內容。培訓方式可以從集中培訓擴展到專題授課、經驗交流和學習研究相結合,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搭建面對面探討、交流的平臺。巡察辦工作人員及參加過巡察的骨干成員深入組內,介紹巡察的好經驗好做法及需要關注的重點,組織參訓人員圍繞巡察方式方法、要點難點等進行深入細致的交流,對巡察組成員提出的一些自身把握不準的問題進行耐心解釋。通過巡前培訓不斷激發巡察干部工作思路、拓寬工作事業,提升都真本領,強化巡察監督的底氣。
(四)堅持標本兼職,做實后半篇文章
巡察發現問題,整改解決問題。巡察效果的好壞,關鍵看整改。壓實整改責任,實行《巡察整改報告真實性承諾背書制度》,突出被巡察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人”責任,抓住“關鍵少數”促進責任落實。嚴肅責任追究,巡察整改工作要堅持問題不查清堅決不放過,責任追究不徹底堅決不放過,整改落實不到位堅決不放過。形成長效機制,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成果運用,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制度體系,切實發揮巡察標本兼治作用。始終把職工獲得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聚焦廣大職工普遍關心的實事、久拖不決的難事、熱切期盼的好事開展巡察,通過開展巡察工作,督導被巡察黨組織真正把好事辦實辦好,有效糾正了個別領導干部為官不為、懶政怠政,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切實解決了一批職工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廣大職工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四、結語
國有企業通過開展巡察工作,進一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為企業各項決策部署提供重要參考,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巡察工作,使國企巡察工作政治監督的定位越來越精準,任務越來越清晰,重點越來越聚焦,作用越來越明顯,巡察利劍“愈顯鋒芒”。
參考文獻:
[1]鐘柳潔.淺談如何做好國有企業巡察前的準備工作[J].當代廣西,2018(03):57.
[2]秦建甫.新形勢下做好國有企業巡察工作的思考[J].理論與當代,2018(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