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李韻石

北京某服裝公司廣東工廠被積水淹沒的汽車 小龍/攝
“小龍,今年的幾場大雨,公司損失大嗎?”
“產品損失不大,我們在大雨來之前將產品都轉移到高層庫房了,但公司在廣州和陽江的汽車都被水泡了。廣州的車昨天剛被拖走,在等保險公司的答復。”
這是北京某服裝公司負責人吳玨與廣東工廠負責人小龍的對話。小龍告訴《法人》記者,公司的部分車成了“泡水車”,已經被保險公司拖走了,正在等待進一步的評估定損結果。
5 月22 日,廣州連降大雨,多數企業受損慘重,廣州本田數以百計的新車在停車場被雨水浸泡;路邊和地下停車場里,也有數以千計的私家車被雨水淹沒,一周之后,積水逐漸退去的時候,才慢慢露出車身。
6 月2 日,廣東的陽江、陽西、陽春、新會四地又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越來越多的車主都在擔心。因為車被水泡之后,維修成本高,自用風險大,拍賣價格極低,貶值明顯。
孟江濤是北京一家大型汽修廠的負責人,從事汽修服務20 多年,對“泡水車”頗有研究。6 月3 日,在汽修廠車間外面,孟江濤讓記者看一輛銀色寶馬轎車:“這就是一輛泡水車,你聞到的味道就是從車的空調管道和地膠下一些部件發出來的。”
記者走近車輛,一股霉味撲面而來。那感覺,就像打開了堆滿腐爛物品的倉庫。
孟江濤告訴記者,車泡水的后果嚴重,而且維修成本很高。
一是汽車電子部件,尤其是電腦控制模組(Electronic Control Unit)——就是我們俗稱的行車電腦(ECU)的損壞。行車電腦大部分位于駕駛座儀表板下方或雨刷連動桿附近,一旦被水浸泡就會像大部分電子產品一樣發生短路。如果不能第一時間維修換件,造成的損失都在幾萬元以上。
其次是內飾。真皮座椅和地膠被水泡后,都會變硬開裂。浸泡時間長的話,會有惡臭的腐蝕氣味。長時間呼吸這些氣味,對人體危害很大。如果要清理,就需要全部更換,包括車頂棚部分。這樣一來,維修程序復雜,維修時間長,維修成本也很高。
孟江濤介紹的同時,掀開了一輛泡水車副駕駛位置的腳墊。記者看到,地膠已經龜裂,一些部分已經變黑。
隨后,記者坐在這輛泡水車駕駛位上,感覺到真皮座椅已經不再柔軟,觸感就像干澀、氧化的橡皮筋,沒有一點彈性。
當記者問起這輛車的經歷時,孟江濤皺著眉頭告訴記者,此車是2016 年“7. 20”特大暴雨時受損的一輛泡水車。泡水之前是新車,泡水之后本想賣掉,但這種車根本沒有人要。“這輛車是我們從一個鐵路橋下拖出來的,這幾年一直在維修,今年車主準備再次更換破損地膠,不然真是沒法開,只能報廢了。”孟江濤說。
那么,會不會有一些“泡水車”流向二手車市場呢?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北京某二手車市場經理夏雨(化名)。夏雨搖搖頭告訴記者:“二手車市場里有泡水車,但是很少。由于二手車危害大,特征明顯,現在已經很少有公司收購。”
“泡水車”難進二手車市場的第一個原因是,目前二手車市場車源充足,二手車商積壓了一定數量的車,因此沒有企業會冒險購入“泡水車”。記者跟隨夏雨走訪幾家二手車商時發現,每家店門口都停著10 多輛汽車,但前來選購的人很少。當銷售人員看到記者前來看車時都會說:“看好哪個就聊聊,價格還可以再談。”
對此,夏雨解釋說,今年是國五、國六交接的一年,二手車商存有大量國五汽車,因疫情期間幾乎沒有交易,疫情過后大量優質貨源涌入市場,其中豪華車居多,大都是企業為資金周轉將汽車出售換取流動資金。在這個背景下,二手車商就更不會考慮收購“泡水車”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利潤低。很多泡水車都是保險公司通過法拍途徑進行交易,在拍賣過程中價格很低。而且,公司還要向社會公示車輛相關信息,例如車架號等,購買者可以通過信息查詢確定該車是否為“泡水車”,這就造成價格再低也沒人買。大量泡水二手車難以處理,只能壓在手里,直到最后報廢。
“目前這個時期,大部分泡水車的最終結果是,維修之后開到報廢或者直接報廢。”夏雨肯定地說。
針對保險公司補償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人保車險北京分公司高經理。高經理告訴記者,賠償的金額要根據車主所上保險額度來確定。
根據相關規定,“泡水車”的定損標準是:當水位超過車門檻下邊緣,車廂進水,汽車成為“泡水車”,如果受損車購買了車損險,保險公司會支付維修費,但是不理賠汽車貶值部分;當水位高過汽車腰線而未到車頂,視車輛維修成本和二手殘值,由保險公司決定修還是不修;當水位沒過車頂,保險按投保金額全賠,保險公司會將車拉走,進行報廢或者維修處理后,由法院拍賣,拍賣過程中信息全透明。但是,拍賣價格會非常低。
對此,前文中記者采訪的北京某服裝公司廣東工廠負責人小龍認為,保險賠償雖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不能全指望。廣東年年下雨,老城區積水現象常見,如何完善排水系統,提高排水能力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