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飛 邱 芬 張曉強
(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湖北 武漢 430079)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很多學校都已經具備了多媒體教學的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充分落實,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得到了廣泛認同[1]。在體育教學中,老師講課和示范,學生聽和模仿是最為常見、使用最為頻繁的教學模式。老師的教學能力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兩者之間的溝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因此體育教師必須需要具備非常高的示范和教學能力,必須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2]。但事實上,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基層教練員的能力水平是存在問題的,不可能對動作把握非常精準,也同樣很難做到精準無誤地對學生進行示范,久而久之,學生無法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從而導致違反了全面發展的原則[3,4]。因此,我們探討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到體育教學、運動訓練中的可行性成為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合以上問題,本研究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選取了武漢體育學院20 名網球專選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設計科學合理的多媒體教學內容和目標,分別進行實驗組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訓練干預和對照組的不進行任何輔助教學干預訓練,通過訓練實驗數據的分析,對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網球教學中的可行性和教學效果進行分析。
研究對象為武漢市洪山區武漢體育學院的20 名網球專選學生。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互聯網外文期刊網站等搜索引擎,收集中西方有關“多媒體教學”等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分析和總結。
1.2.2 專家訪談法
對武漢體育學院網球教學與訓練的專家進行訪談,了解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網球教學中的可行性及網球教學與訓練相關工作的開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1.2.3 實驗法
將20 名網球專選學生進行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隨機分組,10 名一組。在實驗中,教師對實驗組進行多媒體教學干預,對照組不進行干預。在進行12 周的多媒體教學干預后,教師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通過項目測評的方式,對項目成績進行記錄和比較。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2007、SPSS23.0 軟件對測試的數據進行整理歸納與分析,運用統計學相關知識,對數據進行定量分析。
實驗前,教師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正反手擊球成績進行一次測試,并將測試數據記錄及整理,數據分析結果如下所示:
表1 對照組與實驗組前測的差異檢驗結果
通過分析實驗數據,我們由表1 獨立樣本T 檢驗的監測數據中可以看出前測正手成功率、前測反手成功率、前測凈勝球的萊文方差同質性檢驗結果顯示,P 值均大于0.01,則數據分析結果證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正反手擊球水平以及競賽水平具有同質性。
表2 對照組的前測與后測的差異檢驗結果
表3 實驗組的前測與后測的差異檢驗結果
在表2、表3 中,通過配對樣本 t 檢驗考察對照組與實驗組一學期(12 周)課前、后在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的變化。結果顯示:對照組在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上兩次測量時變化不大;實驗組在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都有所上升。
在差異性檢驗中,對照組在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上前測后測之間的差異性均未達到顯著水平(P=0.118;P=0.328;P=0.639),實驗組在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前測后測之間的差異性達到顯著水平(P=0.000)。說明經過一學期(12 周)多媒體教學訓練,實驗組學生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得到顯著提高。
表4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后測的差異檢驗結果
對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后測進行檢驗結果顯示(表4):在后測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上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且實驗組在正反手成功率、凈勝球上平均值都比較高。
3.1.1 多媒體教學在中學網球教學中具有可行性,同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對運動員提高反手成功率、前測凈勝球等起到積極的作用。
3.1.2 教師在教學環節多嘗試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豐富個人的教學教法,提高自己的綜合教學能力。
3.1.3 多媒體輔助教學干預可以對提高運動員反手成功率、前測凈勝球起到顯著性影響。
3.2.1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校方和體育教師要更多地嘗試使用多媒體教學,將多媒體等新興教學手段運用到日常教學活動中來,豐富個人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能力。
3.2.2 各級部門應當加大對學校多媒體設備的配備工作,并嘗試開展教師之間的多媒體設備使用競賽,提高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