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球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體育健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
短式網球是針對少年兒童的身心發育特點和負荷能力,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起源于瑞典的一項網球運動。它是現代網球運動科學訓練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啟蒙訓練手段,集健身、娛樂、教育、競技等多元化功能于一體,其特點是場地要求低、簡單易學、娛樂性強,深受青少年群體的喜愛。
1993年這項運動被引入我國,經過云南省的幾年試點,于1996年在全國范圍全面推廣。現已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許多幼兒園、小學、業余體校及企業以各種形式開展短式網球運動。每年由中國網球協會主辦一次全國性的短式網球比賽。由于我國短式網球運動開展的普及程度不高,在實踐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的誤區,暴露出一些問題。筆者根據自身教學訓練和實踐經驗,結合網球運動的項目特點,提煉出一些短式網球的技術要點,以供大家參考。
4-6 歲兒童短式網球的啟蒙訓練。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圖書館等渠道查閱有關短式網球的論文30余篇、專著10本,以了解當前最前沿的短式網球運動動態。
1.2.2 實地調查法
實地走訪廣州、上海等體育強市,通過參加網球教練員業務培訓和拜訪相關教練,獲取短式網球的先進訓練方法。
2.1.1 場地標準
短式網球場地占地面積只有正規網球場地的三分之一大小,短式網球的標準場地長13.42m,寬6.1m。端線至擋網不少于4m,場地之間的間隔2m;網柱高0.85m,球網長7m,球網中央高0.8m(可用羽毛球網替代)。場地面質不限,可用沙土、水泥、木板、瀝青、塑膠等,只要表面平整即可。
2.1.2 訓練器材
短式網球球拍與正規網球球拍形狀和結構一樣,但輕小,有鋁合金和碳素兩種,重量在160~220g之間。短式網球由高彈性泡沫塑料制成,標準球體直徑7cm,重14.5~15g(正規網球重57~59g),具有良好的彈性和飄飛性能,運行時空氣阻力較大,落地后前沖力小。
2.1.3 競賽規則
短式網球比賽多采用循環賽和團體賽的方式進行,包括單打、雙打、混合雙打,競賽形式近似成人網球競賽規則,但記分方法不同,采用11分制。當比分為10∶10時,須有一方連續得2分才算獲勝。比賽采用3局2勝制或5局3勝制。
2.2.1 生理機能特點
在該階段,兒童的身高、體重增長平穩,骨骼肌含水分較多,含鈣、磷等微量元素和無機鹽成分較少。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神經活動抑制過程較弱,且不穩定,控制力較差,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但是神經系統發育活躍,認識事物較為感性,具有較強的動作模仿能力。在運動時,血液循環系統中的血循環量較大,心肌收縮力弱。在學習動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動作不協調、不準確,這是因為大腦支配肌肉活動能力受限制。
2.2.2 心理機能特點
在認知能力方面,該階段兒童認識事物的能力停留在感性階段,有一定的形象思維,一般只看到事物孤立的表面現象,缺乏更深層次的邏輯思維,難以看清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與規律特點。在記憶力方面,具有較強的機械記憶能力,以形象思維為主,情感容易外露,個性明顯。在意志力方面,兒童的意志力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情緒控制力較弱,自我激勵和自主能動性較差。基于上述特點,在進行短式網球訓練時,要以積極性語言引導為主,將網球技術內化到游戲當中展開教學與訓練,同時要將學生的統一教學與區別對待結合起來。
2.2.3 身體素質特點
對網球運動來說,身體素質是體能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身體協調性和擊球的核心力量。由于兒童骨骼骨化尚未完全,骨骼硬度較小,韌性較大,承受力較弱,易彎曲和變形,特別要注意對兒童運動負荷量的控制,負荷過大會引起力量的異化發展,嚴重后果會影響身高發育。因此,要著重發展學生關節的柔韌性、靈敏性以及速度素質,逐步發展核心部位和大肌肉群力量的訓練。
2.3.1 游戲法在兒童短式網球中的應用
(1)在準備活動中應用游戲法
許多運動項目以慢跑、熱身操和跳繩等傳統的熱身方式作為一堂訓練課的開始,這些熱身方式枯燥、單調、乏味,難以有效地調節身體機能的狀態。短式網球的準備活動可采用多種應用型游戲形式展開,一般有基礎技術型、比賽訓練型、身體素質型和綜合運用型等四種,如持拍顛球追逐、手扔球進球筐。在網球上擺滿易區別的標志物,可設置一條或多條規定線路顛球比賽,看哪一隊或哪一人在最短的時間完成挑戰任務。游戲法的應用既達到了熱身效果,營造了愉快輕松的訓練氛圍,同時也鍛煉了平衡能力、手臂力量和空間球感。
(2)在教學中應用游戲法
短式網球技術練習一般包括手法練習和步法練習。其中,手法練習又分為無球徒手練習和有球持拍練習。在技術教學中,游戲法不是貫穿于整個過程,可以應用在技術教學的開始,也可以應用于中段或者是末段。它起輔助作用,是提高、克服技術重難點的一種手段。因此,在哪個階段應用游戲法,還需根據訓練課的目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需要來實施。通常,首先是教師對網球技術動作要領進行講解、示范,指出重難點,給學生建立一個直觀的動作概念之后,再進行徒手揮拍練習,教師指導糾錯后再將游戲法加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間接提高練習效果。如在正手擊球訓練時,為提高學生擊球的準度,可采用擊球入筐的游戲教學法,記錄學生入筐的數量,并依次排名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學生在游戲當中逐步提高擊球的穩定性和控球能力。
網球的移動步伐種類多,常見的有側向滑步、并步、交叉步、分腿墊步等。若只進行單項步伐訓練會使學生感到厭煩,訓練效果不佳。因此,可結合體育游戲中的某些跑位方法進行訓練,如“聽數抱團”“蛇形跑”“螺旋形跑”“鉆山洞”“傳球觸人”等,既可使學生跑出歡樂,跑出興趣又訓練了步伐。另外,在步伐練習當中,還可結合揮拍,以比賽接力的形式來做練習,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還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增加力量,增強競爭性。
(3)在課的結束部分應用游戲法
訓練結束后需進行有效的放松活動以保證下次訓練地順利進行。將游戲法運用到放松活動中,有助于肌肉的積極放松,使學生能從緊張的技術學習狀態過渡到舒緩的狀態。
2.3.2 趣味競賽法
趣味競賽是娛樂性和競技性在體育活動中的集中體現。趣味競賽法是一種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選項課教學方法。它突破了傳統的教學觀念,突出了體育的競技性和娛樂性,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趣味競賽能較好地契合兒童好玩、好勝、好表現的天性。趣味競賽法教學為學生創造了相互競爭和展現個性的條件, 使學生經歷勝利與失敗、喜悅與焦慮、滿足與遺憾等多種多樣的情感體驗,同時也為學生面對不同對手時適時調整各種相關狀態,不斷提高其心理調節能力提供了機會。趣味競賽教學法除了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以外,還對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2.3.3 趣味競賽法在兒童短式網球中的應用
(1)在球感練習中應用趣味競賽法
球感練習是初學兒童的主要訓練內容。可采用趣味競賽法看那位學生上、下拍擊球的次數更多。這對提高兒童手眼協調和增強球感十分有效,也是訓練控球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同時又在無形中起到了增強手腕、手臂力量的輔助作用,比單一的力量訓練有趣得多。
(2)在多球訓練中應用趣味競賽法
在多球訓練中,學生需反復、頻繁地擊打球,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時采用競賽法,統計學生擊球的成功率,這樣贏的學生感到很有成就感,輸的同學會更加努力。
(3)在步法練習中應用趣味競賽法
在步法練習中也可采用競賽法,例如在摸線往返跑訓練中,教師規定1分鐘,看那位同學往返的次數更多。利用這種趣味競賽教學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
首先,要提高短式網球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建立從核心的教學和訓練能力到輔助的體能、心理和技術水平等全方位的業務進階體系。其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開發網球場地設施,充分利用現有的場館資源,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外延展訓練水平。再次,積極參與短式網球課程開發建設,重點探索競技網球教材化、游戲化、專項化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創新教學目標,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增強課程方案的適應性。最后,建立完善的短式網球競賽體系,通過組建不同梯隊的網球訓練隊來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定期組織參加校內外短式網球比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營造良好的短式網球運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