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勝
(南京市水上運動學校,江蘇 南京 210000)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為了響應國家足球改革的號召,提倡全民健身,常熟市積極開展了足球聯賽,但由于是業余聯賽,教練員對參賽人員的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的指導缺乏專業性,比賽中裁判的執法力度不夠,不能控制運動員的情緒,造成運動員運動損傷頻發。
以參加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以“業余足球聯賽”“足球運動損傷”等為關鍵詞搜集相關文獻資料和信息。
1.2.2 問卷調查法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或掃描二維碼方式,對參與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的運動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20 份,回收120 份,其中有效問卷118 份,有效率為98.33%。
1.2.3 數理統計法
利用SPSS 和Excel 軟件對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2.1.1 運動員年齡層次分析
從調查運動員年齡層次才看,絕大多數的運動員年齡在18—28 歲,占總調查人數的80.51%;29—36 歲的占總調查人數的14.41%;18 歲以下和36 歲以上的極少,分別占3.39%和1.69%(見表1)。由此可知,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運動員大多數較為年輕,運動員年齡相對較大的極少。

表1 運動員基本情況調查統計表
2.1.2 運動員從事職業情況分析
從調查情況看,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中學生是主力軍,占總調查人數的50.85%;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次之,占16.95%;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占13.56%,教師、醫務人員占8.47%。此外,還有占比較少的國家機關公務員,商業、服務人員,生產、運輸業設備操作人員等(見表2)。

表2 運動員從事職業情況統計表
2.2.1 運動員損傷出現時期分析
據調查,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中,運動員損傷高發期是在正式比賽中,占總調查人數的43.22%;專項訓練次之,占25.42%;比賽前準備活動中發生的損傷占11.86%;訓練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占19.49%(見表3)。
準備活動中出現的運動損傷,大多由于制定的準備活動沒有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員機體一時承受過大的負荷而導致的。

表3 運動員損傷出現時期統計表
2.2.2 運動員損傷部位分析
在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中,踝關節、小腿、腳趾這些位于下肢的部位出現損傷的概率較高,在受調查運動員發生的運動損傷中的占比分別為38.98%、36.44%、27.97%。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膝關節同樣是損傷高發區,占31.36%。頭頸部的損傷占比較低,為9.32%,大多是爭搶頭球所致。此外,手部、肘部的損傷多是由于運動員摔倒時支撐肢體所致。
2.2.3 運動員損傷類型分析
據調查,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中運動員運動損傷類型中,扭傷占到總調查人數的62.71%,扭傷大部分屬于輕度損傷,類似踝關節扭傷為足球運動中的高發損傷,此部位容易發生習慣性扭傷,造成結構不穩定,進而出現更為嚴重的后果。擦傷和挫傷分別占總調查人數的44.07%和26.27%,這類損傷也時常出現,多因運動員之間發生碰撞,或者運動員倒地與草皮產生摩擦所致,損傷程度一般較輕,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皮外傷”。肌肉拉傷占總調查人數的43.22%,運動員在做急停、急加速等動作時,如果肌肉爆發力不夠,肌肉就會過度收縮或過度牽拉,從而造成對肌肉的拉傷。見表4。

表4 運動員損傷類型調查統計
2.2.4 運動員損傷對身體影響情況分析
由圖1 可知,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的嚴重程度。運動員發生損傷后減少活動的占總調查人數的40.68%;局部停止活動的占33.05%;不能活動的、照常參加活動的占比較少,分別為10.17%和16.10%。
減少活動的和局部停止活動的運動員是在訓練和比賽中產生的中度損傷,這些損傷需要調理和休息,但是不會影響其他訓練和比賽。少部分運動員發生的不能活動的損傷,屬于重度損傷,不能參加訓練和比賽,必須停止一切活動來進行恢復。

圖1 運動員損傷對身體影響情況統計
據調查,從來不做準備活動的運動員較少,占總調查人數的7.63%;偶爾會做準備活動的占總調查人數的55.08%;另有37.29%的運動員十分重視訓練和比賽前的準備活動,已經將其養成一種習慣。
2.3.1 生理因素
舊傷組織在出現拉傷、扭傷、挫傷后不及時治療,又投入下一次訓練或比賽中,會使受傷組織不堪重負,引發更為嚴重的內出血、軟組織撕裂、骨質增生等癥狀。由于損傷性質難以用肉眼辨別,如不能進行及時治療,可能發生誤診。
2.3.2 心理因素
對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運動員運動損傷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運動員損傷防范概念不夠。訓練或比賽前準備活動不足,在訓練和比賽后未做好機體拉伸和放松活動,該因素占總調查人數的36.44%。運動員自身保護意識差、缺乏保護或者保護不夠產生的運動損傷占總調查人數的35.59%。而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時過于興奮導致的運動損傷占總調查人數的28.81%。
2.3.3 其他因素
除了運動員自身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外,場地、醫務設施等客觀條件也是引起損傷的重要因素。據調查,因對方運動員動作過于粗野導致損傷的占總調查人數的38.14%;因場地原因導致損傷的占24.58%;運動員受傷后沒有及時接受合理的治療的占11.86%;因裁判執法力度不夠導致損傷的占5.08%。
常熟市業余足球聯賽參賽運動員大多是平時不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年人,半數以上都是學生,且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足球訓練,整體的業余性使得他們更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運動員最常出現的損傷部位是踝關節,足球運動基本是靠足部來完成技術動作的,且在比賽中踝關節常處于不穩定狀態。加之業余比賽對抗激烈,運動員完成技術動作不夠合理,使得踝關節損傷頻發。
業余運動員自身力量及耐力差、靈敏性不足是導致其在足球運動中發生損傷的主要原因。訓練或比賽時強度過大,導致運動員身體過度疲勞,也會提高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業余足球比賽裁判不專業,執法力度不夠,不能及時制止運動員粗野的犯規行為,人造草皮不夠柔軟,易使人滑倒,都會增加運動員損傷發生的概率。
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要針對自己易受損傷部位進行鍛煉,提高該部位的機能。另外,除了參加業余足球聯賽,平時也要多進行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擁有充沛的體能,才能在足球比賽中有更好的發揮,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定期維護賽事場地,加強賽事的醫務監督和醫務基礎設施建設,聘請專業的足球教練對運動員進行專業訓練,邀請有資質的裁判員公正執法,規范比賽秩序,減少運動員損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