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浩 韓景慧 梁 樺
(1.貴陽市野鴨小學,貴州 貴陽 550001;2.貴州省實驗中學,貴州 貴陽 550006; 3.貴州大學體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社會在不斷進步,足球比賽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足球裁判的角色和作用變得愈發重要。在臨場執裁中,足球裁判員的精神狀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足球各項技能的不斷進步,技戰術水平變得越來越高,競爭變得更為激烈,這對裁判員的判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足球裁判員不僅要了解足球運動的發展趨勢,正確理解競賽規則,還要掌握現場決策技能。裁判員由于誤判、漏判、錯判內心會產生高度焦慮,這將直接影響之后比賽判罰的準確性。在影響裁判員執法的24 項內容的五級評價中,裁判員心理素質水平位列倒數第三。這說明近年來非功利性要素中的心理素質,已逐漸成為影響公正執法的重要因素。
國內關于足球裁判的研究,藺銀萍提出裁判員要提高臨場執裁技巧,熟悉比賽規則,熟悉各種技戰術,還要豐富執法經驗[1]。加強足球裁判培養的質量,消除外界與自身的心理壓力,增強其抗干擾能力,確保足球裁判工作順利進行。李巍峰認為,足球是一項非常激烈的對抗運動,其特點是運動員人數多、時間長、比賽場地大、受天氣因素影響大[2]。作為一名合格的足球裁判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還要有優秀的身體素質。謝帥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足球裁判員心理壓力的構成,提出心理暗示等調整方法,以緩解足球裁判的壓力,提高裁判員的參與度、積極性和責任感[4]。
在國外,足球發達國家對足球裁判的訓練和管理具有較完備的科學體系。澳大利亞足協將裁判分為五個級別:第五級是入門級裁判員;第四級是基礎裁判培員,可執法州青少年比賽;第三級是中級裁判員,可執法州的乙、丙、丁級聯賽;第二級是高級裁判員,可執法州甲級聯賽和澳大利亞足協杯;第一級是國家級裁判員,可執法全國U15、U17、澳超聯賽、足協杯決賽圈比賽,表現優秀的裁判推薦至FIFA。澳大利亞足協目前有注冊裁判員約12000 人,其中四級裁判占75%。在意大利,要執法多個低級別比賽才有可能執法意大利甲級聯賽。在英國,必須要通過非常嚴格的體能考核才能執法,參與體能測試次數與聯賽水平密切相關,級別越高測試次數越多。歐洲五大聯賽裁判具有很強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心理承受力以及較高的業務能力,他們的很多實踐活動被足球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借鑒。
本文對貴州省2018 年各級各類足球比賽中足球裁判員心理壓力的成因進行分析,提出調解心理壓力的方法和手段,以緩解足球裁判員的心理壓力,保證裁判員的心理健康,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
從2018 年貴州省退役和注冊足球裁判員中隨機抽出100 人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國家級裁判員5 人,一級裁判員32 人,二級裁判員35 人,三級裁判員28 人。調查對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從不同的角度充分反映貴州省足球裁判在執法中的基本情況。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貴州高校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查閱關于國內外校園足球裁判的相關研究,整理和分析所收集到的數據。
2.2.2 調查訪問法 利用參加省級裁判工作的機會,向貴州省退役和在冊的足球裁判員詢問心理壓力方面的狀況。
2.2.3 問卷調查法 制作影響足球裁判員心理壓力因素調查表。發出問卷100 份,回收有效問卷91 份,回收率91%。
2.2.4 觀察法
利用參與貴州省各級比賽和執法的機會,現場觀察裁判員的執法情況,了解裁判員的在遇到心理壓力時的處理方法和反應,統計其共性。
裁判員心理壓力是由應激源引起的,壓力的來源是導致裁判產生心理壓力的因素,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在緊張的執法氣氛中,足球裁判被認為是有能力平衡自己的角色。一般來說,壓力越大,認知表現越低,思維越遲鈍。在球場上,當面對巨大的壓力、狹窄的視野,注意力會被極大地削弱,影響裁判員的記憶,判斷和決策的能力被僵化的思維方式和非理性的思維所取代,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導致誤判。
3.1.1 賽場環境和氣氛
足球比賽時間長、身體對抗激烈,雙方教練員、運動員以及觀眾隨著比賽不斷地進行,情緒起伏波動大,裁判員面臨的執法工作非常困難和艱巨。
通過調查研究,教練員、運動員、觀眾、媒體的不合作行為,是引起裁判員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認為教練員、運動員的不合作行為對裁判員心理壓力有影響的分別占46.2%和36.1%,認為有較大影響的分別占29.7%和47.3%;認為媒體和觀眾的不合作行為對裁判員心理壓力有影響的分別占33.0%和36.3%,認為有較大影響的分別占29.6%和20.9%(見表1)。
另外,在足球比賽中,運動員之間的爭執、打斗,教練員對判罰的質疑、不滿意,電視轉播、記者的評論,現場觀眾瘋狂的噓聲、謾罵,甚至向場內扔雜物,等等,都會對裁判員造成心理壓力。
表1 足球裁判員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一)
近幾年,校園足球的日益發展離不開學生家長的支持,但一些家長不了解足球競賽規則,在場邊大吵大鬧或者在場地到處穿行,給裁判員的管理帶來很大的壓力和負擔,嚴重影響和干擾裁判員的最終裁決。總之,裁判員所面臨的工作環境,使其在心理承受較大壓力,影響裁判員做出正確的判罰,甚至出現低級失誤。
3.1.2 對競賽規則的理解
自2013年起足球競賽規則每年都在更新,呈現出規則更加細化,裁判員對規則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成為其判罰時自信程度的體現。裁判員與教練員、運動員形成沖突等不合作的行為,主要原因之一是對競賽規則理解的不同。通常裁判員、教練員和運動員由于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規則理解,對相同情況或相似情況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一旦裁判員做出不合自身理解的判罰時,就會導致不合作行為的產生。例如:在比賽中犯規地點是在罰球區內還是在罰球區外線;球作為一個整體是否完全越過球門線;是否越位;為確保比賽的連貫性和精彩性,在相同情況或相似情況下,裁判員使用有利條款等等。裁判員在大多數情況下,對類似的情況既沒有一致性的觀察,也沒有一成不變的裁決,而是按照自身對競賽規則的理解來主觀觀察與判斷[6-7]。比賽雙方都想得到對自己有利的判罰,忽視裁判判罰的客觀性,最后被罰方會埋怨裁判員,這給裁判員的執法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3.2.1 裁判員對足球競賽規則的掌握 一個足球裁判員的成長(以一級裁判員為例),要經過正規系統的培訓和長時間對規則與裁判法的學習。調查發現,有49.5%的受訪者認為裁判員對足球規則的掌握程度對其心理壓力有影響,有40.7%的受訪者認為有較大影響。由此可見,由于對足球競賽規則和裁判法的掌握和理解不夠深入和全面,沒有足夠執法重大比賽的經驗,影響了裁判員對犯規判罰的果斷和積極性(見表2)。
表2 足球裁判員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二)
特別是近年來,足球競賽規則進行了很多方面的修改,新條款更加合理,內容更簡潔,給比賽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改變。但是足球裁判員都是業余性質的,已形成一個固有的思維定式,對新競賽規則和比賽節奏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對規則的修改部分在掌握、理解和運用上有一定的差異,導致臨場執法出現猶疑不決、反應慢、失誤等,進而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3.2.2 鍛煉機會缺乏,經驗不足
由于缺乏執法場次和執法經驗,裁判員會產生緊張、膽小、不踏實的心理,在臨場執法時生怕出錯,而這種心理會使裁判員對突發事件后知后覺,致使其出現思維混亂、反應遲鈍、肌肉顫抖、全身出虛汗等,從而降低了極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影響了執法公正,這是心理壓力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調查表明,有57.1%的受訪者認為鍛煉機會缺乏、經驗不足會對裁判員心理壓力有影響;37.4%的受訪者認為有較大影響(見表3)。
表3 足球裁判員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三)
3.2.3 患得患失,缺乏自信心
從表3 中可以看出,51.6%的受訪者認為自信心不足,患得患失會影響到自己水平的判罰,33.0%的受訪者認為有較大影響。不相信自己的執法能力,怕球隊不滿,怕觀眾噓聲,怕教練的評論,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判斷的準確率降低等等,都會導致心理壓力的產生,嚴重影響裁判員執法的準確性。
3.2.4 錯判漏判
足球比賽中,注意力不集中,或沒有做好熱身活動,臨場前準備不充分,臨場前休息不好,沒有足夠的體能儲備等,都會使得裁判員的大腦反應變慢,判別能力降低,跟不上比賽的節奏,從而產生了錯誤的判罰。例如,裁判員跑不到位,與助理裁判員配合不協調,等等,造成了裁判員的錯判、漏判。錯判、漏判會讓裁判員變得緊張,且總是會思考上一個失誤,正常執法被干擾。這不僅影響了比賽的公平性,也影響了裁判的公正性。
調查發現,有49.5%的受訪者認為錯判、漏判會產生心理壓力和補償心理;38.5%的受訪者很自責,怕不被認可,怕不被尊重,甚至怕被運動員、教練噓聲、吼叫,這是壓力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見表4)。
表4 足球裁判員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四)
3.2.5 其他方面的原因
裁判員體能儲備不足,訓練不系統,在快速的攻防轉換中跟不上,沒有說服力的判罰跑位等等其他原因也會使足球裁判員產生心理壓力。如果這時裁判員被質疑,加上體力不支,就會使裁判員在場上更加不自信。
調查顯示,有56%的受訪者認為以上其他方面原因會對裁判員的心理壓力產生影響, 31.9%的受訪者認為有較大影響(見表5)。
表5 足球裁判員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五)
現在不論是職業、業余還是校園的比賽,都要求裁判員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最佳的心理狀態。還有一些裁判員在比賽中有恐懼心理,特別是在過去有過執法失誤的,在比賽中會形成條件反射,再加上激烈的競爭氣氛、強硬的比賽風格,兩隊實力旗鼓相當,不可預知的突發因素、身體狀況、職業道德等,導致裁判員情緒緊張,壓力增大,干擾了裁判員正常的判罰思維,影響了判斷的準確性。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行動的源泉。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敢于挑戰和克服恐懼。在足球賽事中,裁判員自信心的建立、意志品質的好壞,是衡量是否能勝任工作的關鍵,是裁判員臨場心理狀態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通過加強意志力訓練,培強勇氣,堅定決心,才能克服激烈比賽中的各種壓力和困難。沒有高度的自信,就無法控制和激發自己內在的潛力,無法控制比賽場面,容易被各種因素所干擾。裁判員是賽場上的法官,裁判員在最佳的位置、最佳的距離、最佳的角度,根據競賽規則做出的判罰才是正確的。裁判員的自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對規則的熟悉應用和臨場執法經驗的積累。
當今的足球比賽日益激烈,裁判員在執法過程中從觀察—思考—準確判斷這一過程的緩沖反應時間只有0.5—0.7s[10]。因此,裁判員要對可能犯規的運動員有一定的預見性,這樣可在第一時間對犯規動作做出快速準確的判罰。當賽場環境和氣氛因比賽的進行而發生變化時,裁判員一定要運用積極的認知,形成“壓力免疫”,增強自我控制,保持頭腦的冷靜,采用情緒調節、思維調節、自我暗示等手段來排除各種干擾,通過意志力控制興奮,調整呼吸,擺脫環境的負面影響,穩定自己的情緒,將注意力集中到判罰上。
裁判員在比賽中一旦遇到突發性事件,一定要保持心態平穩、頭腦冷靜,根據臨場的實際情況,按照競賽規則的精神,果斷、迅速地解決問題,盡量縮短處理時間。
足球裁判員應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新規則的實質,豐富實踐經驗。只有通過反復的學習,總結過去比賽中執法經驗和教訓,才能提高判罰的準確性和對比賽的控制力,保證比賽順利進行。
影響足球裁判員臨場執法心理壓力的因素分為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有裁判員自身的特性和自我管理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觀因素。裁判員自身要加強學習,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降低焦慮,調整不良心態,消除心理壓力。
各級各類足球比賽的領隊、教練員要加強對規則的學習和宣傳,使運動員對裁判員的判罰保持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的態度,進而去影響運動隊以及相關的人員,使認知達到相同的范疇,更客觀地理解每一個判罰,使比賽精彩順利地完成。新聞媒體應發揮更為有利于足球運動發展的作用,應充分宣傳競賽規則,了解規則修改的初衷,發表的任何評論都不應針對裁判員個人,而應尊重客觀事實。
在訓練足球裁判員時,應從注意力的集中和轉移、重視表象訓練、信心的樹立等方面著手,使每位足球裁判員的哨音準確,手勢動作舒展,判罰到位規范,面部表情柔和,這樣能夠在運動員和觀眾心中產生一種威望,從而確保足球運動技術、戰術水平的發揮和比賽的有效進行,使裁判員成為比賽場上的藝術指揮,從而推動足球運動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