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 馬騫
摘 要:政府審計作為監督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一種督查方法,對相關部門的財務收支合理性進行檢查。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由于政府審計和新媒體兩種方式都以公正為目標,如何更好地發揮新媒體的監督作用,以及讓其更好地為政府審計所用,在微博、微信等媒體公眾方式日趨流行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從新媒體的特點及與政府審計的審計模式出發,探討新媒體與政府審計的關系,重點探討在新媒體關注下政府審計功能如何更好地發揮效用。
關鍵詞:新媒體;政府審計;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F23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5-0068-02
政府審計作為承擔相應政府職能的載體,需要對于國家相關部門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準確性進行督查,同時也是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一面鏡子,能夠使得政府經濟職能在陽光下運行,也是保障社會經濟運行的有效利器。媒體監督是借用媒體的力量,借用社會公眾的力量對于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的監督,借用媒體傳播,對于提升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信息的傳播透明度有很大的提升促進作用。
隨著新興媒體的發展,對于傳統媒體的發展形式也有了一定的沖擊。由于新媒體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傳播得更快,影響范圍更廣,形式更加多元化,這些特點也使得新媒體被更多的受眾廣泛接受。借用互聯網等形式,拉近民眾與政府審計相關部門之間的距離,互聯網的輿論影響力也不斷擴大。由于政府審計中涉及的資金量較大,這些項目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有效利用新媒體優勢,借助新媒體的形式與政府審計共同作用發揮下,對于開展審計工作的效率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一、研究的理論基礎
關于新媒體對于政府審計的促進作用,以及怎樣借助新媒體來更好地發揮政府審計職能的相關理論研究目前仍不太多,普遍認為,由于政府審計和新媒體在尋求價值導向方面,都以公正為目標,對于政府審計與媒體監督之間的關系應該予以重視。
本文認為,在目標設置方面,政府審計和媒體監督價值觀方面趨同,但兩者之間也會有相互牽制與影響,政府審計時同樣需要重視新媒體的力量,同時新媒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政府審計的相關功能發揮新媒體對于政府審計的影響,由于審計機關在進行政府審計時,需要借助多種媒體。
新媒體除了具有傳統媒體的所有功能外,還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政府審計。
1.國家機關多樣、互動性強等自身獨有的特點。
2.政府審計的本質對審計效率具有一定的影響,在發揮政府審計功能方面依法制約有關部門的權力。政府審計作為獨立的監督部門,對政府各部門及單位具有監督新媒體的特點,依法保護國家財產的安全。
3.政府審計的目是保障國家經濟健康發展。政府審計作為國家治媒體又稱為媒介,是信息進行傳播的載體。新手段之一,通過發揮其有利作用,實現國家經濟健康運行,促進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
二、新媒體關注與政府審計的預防功能
問責是以社會公眾為主體的問責體制,而新媒體能夠促進提升政府審計的預防功能是指政府審計通過新媒體的形式具有更強的問責能力。而新媒體的關注可以促進這種預防輿論反映,被公眾所認知,從而提高了公眾獲取審計功能的發揮審計信息的能力。媒體的關注,更利于促使問責生效。新媒體會加大對違規者的關注的持續性、影響力會引起上一級甚至更高級處罰力度,違規者一旦被曝光將付出巨大代價,從行政部門的注意并介入調查,從而促進問責、而新媒體關注提高了政府審計的預防能力合理地生效。因此,新媒體在問責機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同時,新媒體傳播產生的輿論效應,使得審計朋友圈及微博等平臺對這類報道發表評論和轉發中發現的違規事件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影響范圍更進一步擴大而引起媒體的持續報道,這更有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因此,對于潛在的違法者,這種輿論效應具有事后的監督。
比如在2019年,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借助新媒體,闡述了審計“四嚴禁”工作要求和審計“八不準”工作紀律。采用新媒體的形式打破了以“說教”“灌輸”為主的傳統宣傳教育方式,利用新媒體傳播迅速、記憶點深刻的優勢,一改說教等較為呆板嚴肅的形式,賦予紀律教育溫度和感染力,拉近了距離。微信這種新媒體,對于政府審計在宣傳教育等領域也有相應的促進作用。
三、新媒體關注與政府審計工作效率
由于新媒體目前發展極為普遍,對于政府審計中可能在獲取審計證據拓寬思路有極大的幫助,這一點在新的審計準則中也有體現,與審計相關的輿論信息可以被當作在審計過程中的線索,輿論監督的信息能夠為政府審計提供更廣闊的思路,同時推動了政府審計的民主化與法制化。
一方面,新媒體監督由于渠道和來源更廣泛,會從不同立場不同層次集中反映與被審計單位有關情況的信息,這也要求政府審計部門在借助新媒體力量的同時,要中立地保持審計人員應有的獨立性,以推進審計工作不斷完善,促進政府審計向精細化發展。
政府審計的揭示功能是發現經濟運行中的風險,以河北省為例,采取微信公眾號的形式,借用這一平臺對于宣傳推進政府審計業務起到一定作用。該省開通微信公眾號的地級審計機關占比45.45%,說明在河北地級審計機關中微信公眾號這一新媒體已開始進行普及。已開通的賬號頭像中多帶有該審計局的名稱且獲得了認證,在頭像右下角有黃色圓圈內紅色勾號的標志,較容易識別。
四、新媒體運行下發揮對政府審計促進作用的對策
1.加強政府審計對于輿論的引導,從而發揮新媒體對于政府審計的正面效應。政府審計在執行審計職能的同時,要學會善于與新媒體合作,并且在保持獨立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體給審計工作提供相關線索的這一有利因素,同時要注意對于新媒體帶來的輿論影響壓力進行的防范機制,由于新媒體自身的特點,其中信息魚龍混雜,不乏一部分博人眼球的媒體流。因此,為了讓政府審計工作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干擾,要注意新媒體可能會帶來的負面效應,應做到盡早發現,準確應對。
2.進一步構建政府審計和新媒體之間的互信關系。社會公眾借由新媒體這一平臺,將民眾意向反饋給政府部門。另一方面,審計部門應該尊重新聞自由,這就要求政府審計與新媒體之間構建一種良性循環機制,這樣才能加強新媒體對于政府審計的相互促進作用,雖然政府審計和媒體監督存在互相促進的因素,但也要注意因媒體講求實效性,政府審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需要對于機密部分予以保留,因此兩者間必然會造成不對等的信息關系,這也要求政府審計部門正確引導媒體輿論監督,而減少不必要的一些麻煩。
3.引導新媒體正確看待政府審計相關工作,建立獎懲機制。合理的機制建立有利于在政府和民眾之間搭建一座橋梁,這一點同樣也適用于新媒體和政府審計工作,通訊技術的發達,也督促這政府工作向更加精準化方向運作,這也有利于促進民主化、法治化社會進程的加速,讓工作運行在陽光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本文認為,如果審計線索和資源更廣泛,審計過程中建立新媒體與政府審計的常效互動機制群眾的配合度更高,那么政府審計的揭示功能將激發建立新媒體與政府審計的常效互動機制,審計部門要重視社會公眾通過新媒體對政府審計工作的宣傳,同時關注新媒體對違法違規事件的報道,及時對違法事件進行公正處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其次,還要兼顧新聞自由與審計獨立性的關系。對于某些涉及國家財產及人民安全的信息,新媒體工作者要注意保密性,在合理范圍內進行報道,防止國家機密和公民個人隱私的泄露。此外,政府審計人員還要避免由于媒體報道影響審計的真實性、公正性,保持審計的獨立性,公平合理地開展審計工作,進一步完善審計公示工作。
參考文獻:
[1]? 馮秀果,鄭小榮,俞馨雅.中國地級政府審計微信傳播及其影響力研究[J].會計之友,2019,(3):243-246.
[2]? 池國華,楊金,谷峰 媒體關注是否提升了政府審計功能?——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J].會計研究,2018,(20):51-52.
[3]? 蒲丹琳,王善平.政府審計、媒體監督與財政安全[J].當代財經,2011,(3).
[4]? 審計署.媒體報道和群眾舉報將成審計線索[N].中國青年報,2010-09-10.
[5]? 謝耘耕,陳虹.新媒體與社會:第三輯[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