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河航道作為重要的水運設施部分,有必要加強對其的管理,建立完善管理機制,從而確保內河航道安全、穩定、通暢,保障水運經濟效益。本文將簡單分析我國內河航道管理機制的作用,并就相應的機制建立舉措展開探討。
關鍵詞:內河航道 管理機制 作用 建立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U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長期以來,水運交通都是我國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河航道則是水運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加強內河航道管理,有助于完善我國交通體系,同時保障內河航道安全、通暢,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一、我國內河航道管理機制的作用分析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交通運輸領域的基礎設施都是必須要重視的內容,而國內水上運輸的順利開展,能夠對水運方面的經濟起到明顯的帶動效用。內河航道的安全與科學管理,有助于實現我國水路運輸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這也是我國安全建設工作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環節。所以,加強對內河航道的安全管理及維護,同時構建起專門的管理機制,確保內河航道穩定暢通,是我國目前水運經濟不斷發展的現實需求。而在水上經濟快速進步的局勢下,內河運輸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呈現出活躍性強的特點。與此同時,內河航道所承受的負荷也在逐漸增加,使得我國內河航道管理工作面對著日益嚴峻的挑戰。加之此類航道通常都具有較大規模,于是管理的難度便隨之加大。這就必須要不斷提升對內河航道的管理水平,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機制,在確保水上交通安全性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總體來看,內河航道管理機制的構建有利于維護航道暢通,優化服務水準,提升航道等級,在此基礎上給廣大通行船舶帶來更為優質、理想的交通條件。水路運輸的運量較大,占地面積小,并且也能符合環保理念。特別是在水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一旦涉及到遠距離或是大宗貨物的運送,就難免會使用到內河運輸的方法。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對航道產生破壞,且恢復與重建工作極為困難。對于當前的情況來說,我國經濟與科技還處在飛速發展的局面下,大規模的涉水工程數量增加,船舶也造得愈來愈大,通航密度上升,這也就帶來了更多的隱患及風險。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機制,對內河航道安全實施妥善的維護與管理,才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的發生,并把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繼而保障生產及交通可以順利進行,給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打好根基。
二、我國內河航道管理機制的建立舉措
1.構建現代化的管理機制
現階段,我國不少地區已先后成立了地方海事局,這標志著國內水上交通管理已逐漸朝著現代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到如今,許多分局、航道處、船閘管理所等也一個接一個地出現,有關政府和部門也聯系實際工作情況,頒布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和條款,還將其納入了相應的立法計劃內,這便給現代化科學管理機制的構建夯實了基礎。同時,還需要全面運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樹立起完善的制度,對水上航行的船舶和航道具體狀況等展開即時監督與控制。如此一來,就可確保在遇到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可以在第一時間作出應對及處理,據此保證內河航道暢通與穩定。在晚上也應注重保持燈光的數量和亮度,結合水位情況展開動態化調節,一旦發現有航標損壞的問題,就要立即實施修復。此外還需定期新建岸標燈塔,加強通航供給能力。在其中可以融入信息化建設手段,將航道、船舶以及港口都充分結合起來,并建設港航搜救中心平臺,打造集港口、航道和船舶數據中心為一體的應用系統,給信息搜集、傳輸與智能化分析提供良好條件。將這一系統投入到國內各個地方展開全面應用,可以對相關信息作出深入而完善的管控,給內河航道長效管理及維護工作帶來保障。
2.充分利用GPS
就目前情況來看,GPS定位系統已經在汽車領域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其能夠協助人們快速掌握自己的定位,或找到想要去的地點。在內河航道水域當中,也應當構建全方位的水域實況聯通體系,確保船舶在任意時段均能夠通過導航儀看見四周航道的具體情況。要加大力度建設智能化航行系統,若是發現了前方水域有任何狀況,都及時進行報告。這樣便可促使我國內河航道管理朝著信息化趨勢演變,在航行的同時極大幅度地提升船舶運輸安全性,切實達到暢通無阻的目標。另外,還可以構建相應的數據庫信息系統,針對全部水域展開測量與搜集,把維護、養護的實際情況錄入到數據庫中,這樣工作人員就能在辦公室內直接看到內河水域同有關船舶的狀況,進而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
3.加強航道整治工程
要充分滿足內河航運船舶大型化的發展需要,則在實踐工作當中就應加強對航道工程的整治,可綜合運用自然條件,逐步提升航道養護的力度。同時還可普遍采用電子航道圖、航標遙測監控等科學技術手段,堅持每日匯報具體的水位,把握動態情況。對于蓄水后構成的庫區航道,在成庫之后應當做好航路改善工作,提升航道尺度,并普及電子航道圖的應用,優化航道維護養護并利用信息技術來減少工作量。針對內河航道實施信息化管理時,要轉變以往只采用單一航道圖的情況,并強化安全意識,一旦遇到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時,要能夠馬上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處理,在第一時間就切實把握船舶準確信息。同時要不斷提升人員學歷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增加在此方面的資金成本投入,構建并完善有效的航道維護及水上搜救系統。要將傳統的單一化管理手段逐漸變為精細化、多元化的管理,采用科技方法來掌握船舶在內河航道中的動態情況,使航道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作為航道管理部門,還應當樹立起強有力的運作機制,全方位落實內河航道信息化建設管理工作,打造一支優秀的人才團隊,把先進的理念與方法滲透到日常工作中,給我國內河航道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結語
綜上可知,內河航道的管理十分有必要,尤其要完建立并完善相應管理機制,為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在新時代背景下,內河航道管理機制應當足夠現代化,與信息技術相輔相成,同時要充分根據GPS技術與航道整治工程對管理機制進行優化,構建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
作者簡介:敖瑋鴻(1980.10.29-),男,漢族,重慶市豐都縣人,重慶交通大學畢業,航道管理工程師,主要從事交通運輸航道管理方面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孫苗苗.內河航道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人民交通,2019(05):76.
[2]何平.數字航道技術在內河航道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