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晚春
在當今時代,互聯網發展迅速,數據和信息的處理和收集起著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與各個領域都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的增長,將大數據與農業相結合是非常有效的。從科學的角度獲得信息并作出預測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幫助。本文簡要分析了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希望它將有助于發展農業經濟。
一、前言
農業生產活動是農業經濟活動的過程,產生了大量數據。利用從大數據收集到的統計信息,研究農業生產和操作,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使農業科學發展成為可能,優化生產過程,大數據在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有利體現。
二、農業迎來大數據時代
(一)大數據及其特性
人才素質的提高和信息基礎建設加快了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互聯網的發展也到了成熟期。移動終端設備的數量迅速增長,并提供許多新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設備。由于這些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客觀的為生成大數據打下了基礎,從而拉開了大數據時代的序幕。
大數據的定義沒有標準。大數據來自英語 Big Date。現在,大數據這個眾所周知的概念,是由麥肯錫咨詢公司提出。麥肯錫咨詢公司定義大數據為:大數據指,其大小超過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的抓取、保存、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群。明確地說,定義是為了對大數據判斷而采用主觀基準。由于軟件工具的存儲和分析能力的變化,大數據的基準相應地被調整。同一產業的數據尺寸不同,處理軟件不同,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同樣是數據在一個行業上屬于大數據,在另一個行業上就可能不算是大數據。根據大數據的特點,通常將大數據的特點歸納為大量化、多樣化、快速化, 這三個特點同樣也表現出大數據所隱藏的巨大價值,因 此,有些人將其歸納大數據還有精確性和復雜的特點。
大數據的主要特征是海量數據。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隨著社交活動和數據收集終端數量的增加,獲取的數據呈爆炸性增長,并且數據量還在不斷刷新新的量級單位。根據國際數據公司預測,大數據將以每年50%的速度爆發性增長。
除了信息技術等客觀條件外,數據受歡迎的重要原因是大數據的價值,在各種產業中起著重要作用。當然,大數據的價值密度與數據量的大小成反比。單個數據沒有很多值,但是大量的數據會被累積起來,從而隱藏豐富的財富。其價值特征在于具有稀疏性、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大量數據類型的多樣性,快速處理數據等特點表明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是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
(二)農業大數據及其特征
在農業生產活動領域產生了數據,在耕地,育種,播種,施肥,植物保護,收獲,儲藏,運輸,農產品加工,銷售,畜牧生產等領域廣泛存在的龐大數據。在調整農業生產和推進農業相關企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農業是大數據應用的重要領域,農業大數據是農業領域大數據思維轉換的具體體現。
農業的大數據,以及大規模數據的基本特性包括大量化、多樣化、快速化、價值性、準確度和復雜性等。農業大數據產生于農業生產數據、農業資源數據、農業技術數據庫、農產品市場信息數據、農業政策法規數據、農業機構等。另外,農業生產環境特殊,受土壤型、氣候型、作物型等因素的影響,相關數據具有多維、動態、不確定、不完全等特征。
三、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
(一)為農業企業發展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
農業數據在農業公司的發展中非常重要,并為公司的下一個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和生產手段對于四種企業最具影響力:農業流通企業,農業加工企業,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業資本企業。對于農業加工企業而言,它可以進一步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形成,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來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農產品企業可以通過有效解決農產品流通問題來確保農民的經濟收入。
大數據分析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可以分析農業企業的發展環境。例如,供應鏈管理中的大數據應用程序可以分析各種數據庫。例如,銷售周期數據庫,天氣預報數據庫和銷售歷史數據庫可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庫存預測并優化庫存管理。在運輸管理中,還可以優化運輸路線并提高整個農產品的分配效率。
(二)積極推動農業向科學方向發展
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可以改善農業經營方式和農戶的積極性。在傳統的經營管理中,為了進行樣品的統計分析一般使用隨機抽樣法,但是整體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其結果非常容易出現偏差。大數據統計技術的應用不會引起這個問題。該技術可以有效地保留數據,分析所有數據,大幅提高預測的精度。例如,在農業合作社的經營中,可以在分析經濟利益、經營水平、管理水平、生產能力、組織規模等數據的基礎上,調動農民的生產熱情。
另外,大數據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可以優化產業結構。農業生產有自己的特點。其生產受到氣候,濕度和溫度的極大影響。通過使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收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挖掘,并且可以準確反映環境特征。在此基礎上,系統的數據分析可以揭示外部環境的變化趨勢,準確預測外部環境的變化,對當地農業生產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可以將資金和技術投資用于需要發展的農業。在生產行業中,我們將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開發區域經濟特色,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三)在農業決策中更具科學性
農業決策是非常重要的。錯誤的決定會導致重大的財務損失。政府在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規章制度、行政業務流程和專有組織結構都會影響其功能的發揮。沒有大數據和計算機技術,很難做出農業決策。一旦決定錯誤,結果將難以想象。但是,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和數據的集成,鏈接數據和信息的發布等,將使政府在做出相關農業決策時更加放心。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利用農業大數據的思想和方法不僅可以提供大量準確的數據,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工作。
各國政府需要改革其管理和組織形式,以適應大數據工作的效率。事實證明,大數據的應用直接影響政府的政府職能,影響農業管理范式,促進政府在決策方面更加科學,并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決策是各種職能的基礎。將大數據技術合理地應用于農業決策中,可以大大提高對農業數據的綜合分析能力,提高政府決策的質量和效率。
此外,大數據的方法和思維,分析問題就會考慮到問題的很多方面,可以更多面的、全面的、考慮現有的問題,或者通過大數據來反映有害的因素。在功能管理過程中,政府對數據收集有很大的優勢。
大數據應用后,農業數據更加完整,得到的數據更加及時準確。而且,在決策和發展的過程中,以及在生產和操作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及時響應,糾正發展中的錯誤。讓企業管理更加科學,更加符合時代性。
(四)確保大數據的安全性
在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中,它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但是大數據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威脅,像網絡黑客、數據管理漏洞等,所以相關人才必須注意大數據的安全性問題。對數據服務進行開放,加強規范和指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改變了農業經濟發展的方法、概念和技術。通過對實現現代化的傳統企業的發展進行改革。農業大數據促進了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與農業生產活動相結合,有必要堅持優化完善,使其發揮出其最大的價值。(作者單位:西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