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云
隨著國民保險意識的提高,近年來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許多保險公司都以保費規模、增長速度和市場份額作為追求目標,“重規模、輕效益”的思想導致保險公司流動性風險防范意識淡薄,對保險公司的管理存在隱患。本文從保險公司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出發,對保險公司流動性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2008年由于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的流動性風險引起公司破產,引起了全球性金融危機,整個金融行業意識到流動性風險對整個行業的重要性。“流動性”是企業的血液,流動性風險不是單獨的風險,其他風險會對流動性風險產生影響,流動性風險也會反作用于其他風險。當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且無法有效應對時,公司如果要取得充足的資金必須付出高額成資金成本,這會對公司的經營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進而產生聲譽風險,導致退保增加、保費銷售收入減少,更甚者會影響到整個保險行業的聲譽,可謂是一發而動全身,因此流動性風險管理不僅對整個公司的管理非常重要,在整個行業的管理中也占據重要的位置。
2016年,中國保監會正式發布了《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整體框架》,簡稱“償二代”,在第12號文中將流動性風險定義為保險公司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以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在第10號文中將流動性風險歸屬為重要的難以量化的風險,償二代設定了流動性風險評價機制和流動性風險的管理指標便于保險公司對流動性風險管理進行評價和計算; 2017年發布了《中國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的通知》,將流動性風險管控列為九大風險管控之首。
二、流動性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保險公司的是典型的負債性驅動的公司經營,其資金來源是客戶的保費收入,在收取客戶保費后,為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將絕大部分用于投資,投資收益再用于給客戶更好的保障回饋,保險公司的負債和資產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保險公司的資產端主要是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和不動產等各類投資資產,負債端主要是應付賬款、各種責任準備金等。當資產的現金流量的變動與負債現金流量的變動相等時,流動性狀況是最佳的,但當二者不相等時,尤其是資產的現金流無法滿足負債的現金流時,一定會出現流動性危機,流動性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也就源于保險公司的這種資產現金流量和負債現金流量不匹配。
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大多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因此其計提的各種責任準備金也是長期的,有的甚至是幾十年,而目前市場上的可投資的各類資產的期限最長也就十年,期限的不匹配必然會造成利率的不匹配,導致資產的收益率無法滿足負債的要求的投資回報率,而且也會讓資產不斷的的進行再投資,導致再投資風險的增加。同時出于對投保人利益的保護,監管層面也對保險公司的投資資產的范圍、種類、占比都有監管的要求,因此保險公司的可投資資產受到一定限制,也會造成投資收益率與負債的投資回報率的不匹配,因此如何在即保證投保人的利益的情況下,做到資產和負債的匹配才是解決流動性風險的最佳答案。
三、流動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監管措施
“償二代”,在第12號文中明確規定流動性風險管理包括流動性風險管理架構、日?,F金流管理、業務管理、投資管理和融資管理等十項內容,并對每個大類進行細分,提出管理要求、定期評估,同時要求保險公司根據自身經營目標定期對現金流進行壓力測試,設定凈現金流、綜合流動比率和流動性覆蓋率這三項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要求保險公司進行披露,在第10號文中通過對流動性風險的評級結果,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梢哉f監管層面建立了流動風險管理的基礎,促進保險公司關注流動性風險管理,改善流動性風險管理。
2018年保監會發布的資產負債管理辦法和評估細則,通過資產負債評估進一步促進保險公司關注資產負債管理,進而完善流動性風險管理。
今年以來監管層面推進的“償二代”二期工程,也是通過增加流動性管理指標設定和各類監管措施等方面不斷的從行業層面,促進整個保險行業流動性風險意識的增強,促進整個保險行業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內部管理措施
1.完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核心是資產負債的管理,因此保險公司不能在保費收入進來后再考慮投資資產的問題,在設計產品的初始需關注投資資產市場的情況,在做資產的投資時,也要根據負債的具體情況,只有兩者有機的融合才能做好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需逐步建立資產負債管理的模型,對其定期評估,根據市場的變動,公司戰略規劃的調整等因素更新相應的假設,不斷優化資產負債的管理模型和工具,能夠通過該模型對公司的資產負債匹配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和認知,能夠發現資產負債管理中存在漏洞,不斷完善資產負債管理;將資產負債的各項管理要求納入公司的績效考核中,提升各層級員工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的重視度,從而全面提升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能力,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
2.加強流動性風險控制建設。保險公司需定期檢視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相關制度,對于不適用或者不完全符合監管要求的各種條款需及時的進行淘汰和修訂,為流動風險管理夯實基礎;定期對流動風險崗位或涉及流動風險的相關崗位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其專業度和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定期進行流動性風險應急演練,假設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的各類重大事件,通過真實情景的演練,梳理流動性應急流程,發現流動風險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明確各個相關部門的職責,確保當流動性應急事件發生時,公司能夠迅速應對,流動性風險降到最低。
四、結語
保險公司的需要根據市場發展和自身的經營情況出發從資產端、業務端建立適應國內保險業監管準則要求的風險防范體系,在業務開展過程中,要堅持以資產負債管理為核心,樹立“以價值為中心”的行業價值觀,不斷優化保險產品設計,完善投資資產的結構,改進公司資產負債匹配情況,提前做好資金規劃,防范資金風險,形成完整規范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防范體系,切實減少流動性風險,保障公司的和行業的整體利益。(作者單位:富德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