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國有企業是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鞏固縣域經濟的基礎,在當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國有企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當前縣域國有企業的經營過程中,資金、技術、人力等都可能成為掣肘國有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從資金需求入手,著重了解的是縣域國有企業目前的融資現狀,通過融資渠道、方式單一的分析,然后提出進行創新融資渠道建設、完善融資手段等措施,為縣域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融資創新路徑。
一、引言
國有企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隨著政府的深化改革,國有企業在活躍市場、增加經濟動力、擴大民生福利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各種類型的企業紛紛加入到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這對于國有企業的穩健快速發展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縣域國有企業更是如此,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并同時發展企業經濟,這是很多國企當前需要迫切關注的問題。
本文從新形勢下縣域國有企業的融資現狀分析入手,并結合實際的情況提出了應對措施,以期為縣域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實際的參考。當前國內的金融資源的配置并不充分,資本市場對于國民經濟的促進還有很大的價值增長空間,因而縣域國有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進行資金渠道來源的創新探索。
二、縣域國有企業的融資現狀
(一)縣域國有企業融資渠道狹窄,金融機構設置不完善
地域的限制,使得縣域內國有企業的融資狹窄,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更多的承擔了基礎業務的職能,如居民存貸款業務,在支持縣域經濟的重大建設方面,缺少相關的金融政策支持。國有商業銀行的布局調整,導致縣域的建設、工商等銀行逐步收縮,而這種收縮狀態可能會加劇。
農業銀行與農村信用社成為了當前縣域國企與縣域經濟的支撐主體,當前,我國的縣域金融機構主要有四家國有商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對于商業性保險、證券、融資擔保和融資租賃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創新服務基本上處于不完善的狀態。盡管中央加大縣域經濟發展的宏觀力度,但是由于本地企業的數量限制與實際的企業需求與大城市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因此金融機構的設置也不完善。
(二)融資模式和手段單一,缺乏創新性與多元化
對于縣域國有企業來說,融資基本以銀行為主,缺少多元化的融資方式。隨著宏觀政策調控,國家對于金融行業的規范與整治越來越嚴格,融資市場還是以機構為主。但是金融機構的融資方式既嚴格又單一,對于國有企業主要是銀行貸款為主,同時上報審批流程較多,一定程度上難以適應實際的資金需求量。
國有企業的融資方式一般有銀行貸款、股票籌資、融資租賃等。在這其中,銀行貸款是最主要的融資渠道,優點是較為直接,如果企業有專項貸款特定用途的話,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缺點是對于企業資質要求較高,流程較為繁瑣。股票籌資是對于上市企業而言,可以發行股票,且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用還本付息,風險小。缺點是對于企業的組織機構、治理結構要求較高,很多縣域國有企業都不具備發行股票的資格。融資租賃是將融資與融物相結合,企業通過租賃設備或者重大基建產品進行融資,推動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租賃可以是購買租賃、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桿租賃,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缺點是對于企業融資成本會比較高。因此探索新的融資模式和渠道是縣域國有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
三、縣域國有企業如何進行融資渠道創新?
(一)夯實企業經營基礎,保持良好的銀企關系
對于縣域國有企業,在探索創新融資渠道的同時,也要維護好最基礎的融資渠道。國有企業應該與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據調查了解,這樣能夠顯著提高企業信貸的質量與優勢,能獲取更好的金融服務,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因此雖然國有企業與銀行存在業務往來,但是二者也是利益關系,樹立合作共贏的融資理念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國有企業可以專門設立融資管理崗,與銀行相關人員經常對接業務,主動與銀行溝通企業的需求,減少信息的不對稱。另一方面,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應該重視企業財務和信用管理,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提高企業在銀行的信用評價,成為銀行的優質客戶,促進雙方互惠共贏。
(二)積極創新融資途徑,拓寬融資的渠道
1.引進股權融資模式
在當前比較新型的融資方式應當是股權融資模式,它是企業股東出讓企業部分股權,來獲取需要的金融服務的一種融資手段。優點是:獲取的資金穩定性好,風險比較容易分散,權責與利益共同承擔。但是由于國企性質特殊,可以通過區域性資本市場進行發展。例如進入新三板、新四板等區域性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中,增強資本市場容量,為國有企業融資提供新途徑。
2.創新債券融資模式
債券融資也是在企業出售信用的一種方式,屬于有價證券,優點是國有企業背書,公信力較強。缺點是國有企業發行債券限制較多,比如籌集資金的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等。所以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要想發行債券,必須要貼合國家政策。近年來,也有很多國有企業將需要融資的項目包裝為獨立的金融產品,向廣大的合格的投資者進行投資推薦,這種融資方式的特點是資金使用專項化、資金去向清晰化、投資收益穩健性。因此縣域的國有企業應該嘗試進行專項項目融資,打開融資新途徑。
(三)鼓勵縣域國有企業強強聯合,成立專項融資平臺
縣域的國有企業由于地域和企業經營發展的限制,往往融資額度有限,有時很難滿足企業的實際資金需求。建議縣域內國有企業相互之間進行聯合,成立專項融資平臺,形成合力,整合縣域內現有資源,共同克服融資困難的局面。當然這對于縣域的國有企業在組織結構的劃分、人員崗位設置、三方平臺的日常經營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需要有更加規范的制度。
與此同時,縣域政府應該發揮相應的職能,鼓勵縣域內的國有企業之間,民營企與國企之間進行充分地交流,加強彼此的業務往來與合作,改變傳統的業務發展模式,發揮好縣域內交流平臺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為縣域內企業提供政策方面、經濟方面、業務交流方面的便利條件。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于縣域內國有企業當前的融資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融資創新手段。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國有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會更加旺盛。因此,及時解決融資問題是國有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積極尋求新的融資方式的突破與融資渠道的開拓,加強縣域國有企業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政府等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完善縣域內融資的法律法規,結合當前國內、國際的法規要求,制定適合實際的業務法規,嚴格規范企業融資行為,并盡力幫助縣域內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從而促進縣域內企業的發展。
顯然,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不斷變化,對于企業融資發展也會不斷產生新的影響,隨著國家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對于融資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我們當前研究的縣域經濟內國有企業的融資創新模式,也需要不斷結合國家政策進行改變。當然,探索的過程非常漫長,并非一蹴而就,這需要國家、政府、企業等三個大的主體進行結合,在發展中求變求創新,因此我們的研究也會不斷地更新變化。(作者單位:靖邊縣國庫集中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