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磊
EPC工程總承包,指的是將一個工程項目的所有建設施工工程全部都交于一家施工單位進行負責。不過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總承包單位很多時候也會將工程的某些具體環節分包給其它公司進行施工。在這整個過程中,納稅問題以及會計核算問題,對EPC總承包項目的進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實務處理中,EPC總承包又有著各種各樣的合同,這也導致了核算和納稅實務的操作無法統一。基于此,本文結合工程總承包的實際情況,針對合同的簽訂模式,對收入成本以及納稅方面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希望對未來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實務問題的優化管理,能夠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 項目會計核算和納稅現狀
(一)項目會計核算方式之現狀及其弊端
現階段,在總承包項目的常規業務處理中,很多的企業以及單位都是在確定預算合同總成本之后,會計核算在后續的很長時間內都維持不變。同時,這些施工企業或者單位在會計核算方面的操作都比較簡單,很多地方并不合乎規范,尤其目前的匯率變動比較大,很容易會因為核算的疏漏造成不可估量的財產損失。因此,這些現存的問題該如何解決,答案就是采用EPC會計總承包的會計核算方式,通過EPC項目總承包的會計核算方式,優化目前的核算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以保障工程的進展順利。
(二)項目總承包納稅方面存在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六條規定,除本細則第七條規定外,納稅人如果進行建筑業勞務,其營業額的內容要包含工程所需的勞動力價款、工程設備價款以及工程原料價款等,但是不包含工程方提供的設備的價款。不過, EPC總承包合同金額中的材料以及設備都是含稅價,是要總承包商進行購買的。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國將生產型的增值稅改成了國際上通行的消費型增值稅。在這種背景下,就允許企業一次性扣除外購固定資產所含的增值稅。總承包方為建設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也是合同中所規定,必然繳納增值稅。現在作為EPC的總承包方,如果按照上面第十六條的規定執行,在施工部分為建設方開具營業稅發票時,其營業額就得包括已經繳納增值稅的設備、材料的價款,再繳一遍營業稅,造成重復納稅。
二、EPC工程總承包項目會計核算分析
EPC工程總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會計信息的確認、計量和信息披露。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會根綈的簽訂方式的不同而又有一些差異。
(一)根據合同簽訂情況,如工程總承包商不能將設計、采購、施工業務的收入和成本準確劃分和計量,則應將該項合同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將總收入確認為合同收入,將為設計、采購和施工業務發生的各項成本確認為合同成本,以總體進度作為合同完工進度,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一建造合同》的原則確認合同收入和成本。
(二)根據合同簽訂情況,如工程總承包商能將設計、采購、施工業務的收入和成本準確劃分和計量,則應將設計、采購、施工業務收入成本區分開,分別不同的業務確認。
1.設計業務部分的核算問題分析
設計業務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一收入》準則中“提供勞務收入”的相關要求,確認合同收入和成本。實務操作中,設計業務的完工程度一般可以合同約定的進度計量方法為依據,如取得業主審核簽認過的設計出圖數量、設計里程碑等等。
2.采購業務部分的核算分析
如果合同規定,該項目的總承包商應當購買該項目,并以個人名義使用,購買成本將構成該項目的總承包合同費用。如果合同規定,該項目的總承包商只購買代表所有者,而發票是直接發放給業主,該項目的總承包商只收集代理的購置費,那么總承包商只能識別代理的購置費為收入。如果合同規定,該項目的總承包商購買在自己的名字,然后將其出售給業主,而業主則提供項目的使用,總承包商應確認按照收入和成本的“會計核算原則”。
3.施工業務部分的核算分析
施工業務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一建造合同》的有關原則確認收入和成本。實務當中,工程總承包商將施工業務進行分包的,分包收入和分包成本應作為合同總收入和總成本的組成部分。
三、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納稅分析
(一)根據合同簽仃情況,如果工程總承包商不能準確區分設計、采購、施工業的收入和成本,應將EPC工程總承包項目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按建筑業計算墩納3%的營業稅。如果總承包商將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應按扣除分包金額后的營業額計算繳納營業稅。
(二)根據合同簽訂情況,如果工程總承包商能夠準確劃分設計、采購、施工業務的收入和成本,則每部分適用于不同的稅收規定。
1.設計業務部分的納稅問題分析
一般按照服務業中的提供勞務項目,按5%計算繳納營業稅。
2.采購業務部分的納稅問題分析
如果合同規定,該項目的總承包商購買它以自己的名義,并把它投入使用后,或合同規定,以自己的名義總承包商首次購買,然后將其出售給業主,誰再供應項目使用,所購材料,設備等,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疇。
如果在該項目的總承包商只購買代表業主的合同規定,發票是直接發放給業主,而總承包商只收集代理的購買費。該代理收取購置費屬于營業稅的稅目,應根據服務業繳納營業稅計算。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于2008年頒布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EPC總承包商的應稅營業額應包括原材料,設備,材料和電力在項目中使用的價格,但不包括由構造所提供的設備的價格。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除非該設備由業主提供,銷售稅應包括在采購成本。
3.施工業務部分的納稅分析
營業稅一般是計算,并按照建筑行業支付。按照國家稅務總局于2008年頒布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建筑行業分包合同或分包的項目,其他的總承包商,減去整個簽約量分包項目或分包商后的余額承包商的價格成交。在實際業務處理,它可以分為不同的方式:
第一種方法是,分包商和EPC工程總承包工資單獨的稅種,并通過分包商所繳納的稅款從EPC總承包商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第二種方法是,EPC總承包商和所有者發票和解決該法案。首先,一般的建筑承包商計算和納稅均勻,預提并支付分包商稅。
四、結語
通過上文論述,對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會計核算和納稅問題有了一定了解,近年來,國內的EPC工程總承包在工程中推行得很順利,但是國內現階段對于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核算管理措施還不夠完善,在合同簽訂方面格式各式各樣,這對后續的納稅以及會計核算問題都有非常直接的影響。在這整個過程中,納稅問題以及會計核算問題,對EPC總承包項目的進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實務處理中,EPC總承包又有著各種各樣的合同,這也導致了核算和納稅實務的操作無法統一。基于此,本文結合工程總承包的實際情況,針對合同的簽訂模式,對收入成本以及納稅方面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希望對未來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實務問題的優化管理,能夠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作者單位: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