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靜 陳卓


【摘 要】 目的: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疾病的改善作用。方法:選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來院治療的99例小兒肺炎患兒,隨機分A組和B組,分別是51例與48例,分別行針對性護理與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A組的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B組;A組的并發癥率為3.92%,B組為16.67%(P<0.05)。護理后,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護理前,且A組低于B組(P<0.05)。結論:為小兒肺炎患兒行針對性護理可改善癥狀,減少并發癥,促進炎性病灶吸收,具有較高的護理價值。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小兒肺炎;并發癥;炎性因子
肺炎的致病因素為細菌、病毒等感染,癥狀為咳痰、咳嗽與發熱等,高發于秋冬季,病情進展迅速,并發癥多,需要給予對癥治療[1]。但由于患兒年齡偏小,難以準確表述自覺癥狀,對于治療操作的配合度差,因此,應加用護理干預[2]。本研究對象為99例小兒肺炎患兒,旨在探究針對性護理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來院治療的99例小兒肺炎患兒。納入標準為:患兒不伴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確診為小兒肺炎;家長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為:存在精神或意識障礙;伴有惡性病變;臨床資料缺失。隨機分A組和B組,分別是51例與48例。其中,A組男31例,女20例;年齡2個月~4歲,平均(11.58±0.42)個月;病程4~10d,平均(6.24±0.15)d。B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3個月~5歲,平均(11.69±0.57)個月;病程3~11d,平均(6.45±0.27)d。兩組患兒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B組行常規護理,即輸液護理、物理排痰、體征監測等。A組行針對性護理,具體見下。
1.2.1 呼吸道護理 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時通風,減少出入病房的次數,限制探視人數,使患兒充分休息。協助患兒取高枕臥位或半臥位,遵醫囑吸氧,恢復通氣功能。面罩吸氧的氧流量設定為0.5~1.0L/min。對患兒行藥敏試驗,選擇抗菌藥物,預防呼吸道感染。將室內濕度調為55%,囑患兒多飲水,定時拍背與變換體位。對患兒行蒸汽或超聲霧化吸入,或輔以吸痰護理,但吸痰頻率不可過于頻繁,預防惡心與嘔吐。遵醫囑使用祛痰與解痙藥物。
1.2.2 體溫護理 每隔4h監測1次體溫,若體溫略高于38.5℃則行物理降溫。超過40℃時,應使用退熱藥物,同時護理患兒口腔與皮膚,定時清潔口腔,及時更換衣物,做好保暖護理。
1.2.3 補充水分與營養 告知家長為患兒提供易消化、高營養、高維生素等食物,多飲水。年齡偏大患兒,先進食流食,而后過度到半流食。年齡偏小者,應停喂輔食,堅持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病情穩定后,適量增加高營養輔食。
1.2.4 預防并發癥 定時檢查患兒的瞳孔與意識情況,若其情緒煩躁、昏迷或嗜睡,則考慮顱內壓升高,行降顱內壓治療。觀察患兒有無腸鳴音或腹脹癥狀,預防腹瀉等并發癥。若病情加重,且劇烈咳嗽,可能伴有膿胸,應立即診斷并治療。同時指導家長帶領患兒進行戶外活動,提高其免疫力,并定期接種疫苗,降低患病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咳嗽、氣促、高熱與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時間;觀察腦膜炎、心肌炎、胰腺炎和肺大皰等并發癥;記錄白介素-6(簡稱IL-6)與IL-8等炎性因子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癥狀消退時間
A組的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B組(P<0.05)。見表1。
A組的并發癥率為3.92%,B組為16.67%(P<0.05)。見表2。
2.3 對比炎性因子水平
護理后,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護理前,且A組低于B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小兒肺炎是呼吸道系統發病率較高的感染性疾病,是我國小兒群體死亡的主要病因[3]。小兒肺炎的致病菌為病毒或細菌感染,需給予抗菌藥物治療。但患兒的器官發育不完全,機體免疫力較差,對于治療操作的依從性較差,為此,臨床加用護理干預,以提高治療效果。針對性護理是應用率較高的護理模式,目的是保證呼吸道通暢,給予降溫護理或營養補充,降低并發癥率[4]。由于患兒無法主訴體征與癥狀,需利用批判性思維及時發現異常。通過針對性護理,可及時評估患兒的病情變化,綜合其咳嗽與意識等情況,給予霧化吸入等對癥處理[5]。護理重點為呼吸道護理,小兒肺炎易合并呼吸道損傷,使鼻腔阻塞或支氣管痰液增多,導致缺氧情況,需要及時清理呼吸道,避免痰液堵塞。此外,應積極預防并發癥,嚴格掌握并發癥先兆,給予預見性干預,規避高危因素,提高治療安全性[6]。
本研究結果中,A組的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B組;并發癥率(3.92%)低于B組(16.67%);A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B組(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可改善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加快炎性因子吸收,且并發癥少,可作為常規護理模式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艷玲.小兒肺炎護理中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9,06(36):119-120.
[2] 葉芳婷.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05(26):123-124.
[3] 王屹.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89):17561-17562.
[4] 張紅莉.針對性護理在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8):159-160.
[5] 白梅花.針對性護理對肺炎患兒及家屬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7,33(12):142-143,126.
[6] 夏小嶸,李玲,孫倩.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6):203.
*陳卓為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