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明 邢愛妮 王璨 鄒孟遠
文章針對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展開研究,從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意義入手,對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對策,以此推動應用型高校順應新工科發展潮流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一、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意義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是應用型高校的基本職能,在專家提出“新工科”理念后,人才培養在應用型高校職能中所占有的地位更是變得舉足輕重。應用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新工科”背景下被賦予了更新的使命,也肩負著更重的任務,例如推進教育深化改革、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銜接、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等。由此可以看出,對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深入研究具有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最終達成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意義。
二、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不完備的組織架構
欠缺完備明晰的創新創業教育組織體系架構是我國大多數應用型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缺乏領導,責權不明,分工不細,相關人員和部門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其次,創新創業工作委員會缺失,創新創業相關部門和個人缺乏協調;再次,專門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機構尚未成立,缺乏開展相關工作的負責人員。
(二)教育活動未真正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
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未真正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與專業教育相割裂不兼容也是我國大多數應用型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對于大學新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結合不緊密,覆蓋面未涵蓋全體新生,課程教學的小班化落實不理想;其次,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專業課相脫節,也未涵蓋所有學生,實踐環節比重較小;再次,畢業年級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未體現以人為本,創業指導作用不強。
(三)多部門協作未能實現
創新創業教育中多部門協作未能實現同樣是我國大多數應用型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校內資源較為分散,其開放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其次,校際間的合作交流尚未實現,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再次,與當地政府的合作不緊密,創業孵化基地徒有其名;最后,缺乏企業的支持,人才培養缺乏合理性。
(四)缺乏實踐機制
缺乏實踐機制是制約我國大多數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現真正價值所普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缺乏全面的,覆蓋全員的創新創業訓練體系;其次,創新創業領域內的專門性競賽數量不多,評價機制較為死板;再次,對現有的創新創業實踐場地利用率不高,實踐指導與服務不強。
三、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對策
(一)加強組織機構建設
第一,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的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是應用型高校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題中之意,工作小組應涵蓋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其職責是協調全校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工作;第二,在工作領導小組之下成立由主管副校長擔任主任的工作委員會,由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委員,其職責是協調與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工作;第三,在委員會之下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或者機構,其職責是具體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工作的執行。
(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
首先,將高校新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通識教育中去,且應該做到年級全員覆蓋,最大限度的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具體執行的方案應該是落實小班授課,并在課內更多采取互動的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其次,將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互通,通過以賽代訓的方式,組織并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來完成創新創業教育,各類競賽應做到學生全覆蓋,與此同時,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和模擬實戰活動也應更多的舉辦。
再次,對畢業年級學生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應體現私人訂制的原則,最大程度的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并將教育成果及時轉化為創業成果。
(三)協同整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各項資源
首先,協同整合校內資源。在堅持創新創業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有效的協同和整合應用型高校內部的所有教學資源,將所有的資源合理進行開放和共享,力爭實現全員參與,全力服務于學校的育人機制;其次,協同整合校際資源。主動尋求學校間互通合作的機會,充分釋放創新創業教育在應用型轉型發展中的作用;再次,協同整合高校與政府的資源。應用型高校應尋求政府的幫助與支持,聯手創辦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推動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最后,協同整合校企資源。資源共享是新工科的教育理念之一,應用型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主動深化校企合作,共享企業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同時,為學生制定的培養方案也應符合專業特點和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
(四)實踐教學環節進一步夯實
第一,完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為了確保在校大學生每人在畢業前都至少能參加一次創新創業實訓項目,專項經費是應用型高校必須設立的,而且要專款專用;第二,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舉辦、資助和激勵機制,舉辦各類創新創業相關的學科競賽,并根據學科競賽和項目的性質建立動態的評價和資助機制,確保實踐環節和資助的科學性;第三,建設完備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配套設施。創新創業仿真實驗室、實訓中心應該是大力建設的項目。同時,現有創新創業基地的使用率也應該得以提升,校園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應不斷優化。此外,創新創業導師的政策解讀和咨詢服務工作也應該及時跟進。
四、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了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問題。目前,在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也就更凸顯出了在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意義。在充分研究“新工科”的涵義和理念的基礎上,初步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對策,主要包括: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協同整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各項資源、實踐教學環節進一步夯實等。當然,對相關問題的研究目前還正處于起始階段,仍然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以此來推動應用型高校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以便適應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作者單位:1.大連科技學院,學生處 2.大連科技學院, 數字技術學院 3.大連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通訊作者:王璨
項目信息1:本文系大連市社科聯2018年第二批立項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8dlskyb272,批準單位:大連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項目負責人:徐春明。
項目信息2:2019年度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新工科背景下遼寧省應用型高校四核一循環激勵型雙創教育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019lslktqn-029,批準單位: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項目負責人:王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