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的經濟形式。目前,我國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為一項重要戰略規劃。但是,混改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我們就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更好地推動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進行。
一、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關政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有經濟一直扮演著我國經濟體制舉足輕重的角色,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貢獻。而國有企業效益則是我國經濟的基石,也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隨著時代的發展,國有企業出現公司治理不佳,企業員工效率低下等許多問題,國有企業改革迫在眉睫。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項有效措施。而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這一概念,之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下表是對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關政策進行簡單梳理。
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由于公司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股權結構發生了變化,即就需要對國有資產進行評估。而目前許多評估機構卻無法充分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因此在混改過程中會出現國有資產價值被低估,從而導致國有資產被賤賣的情況。特別是對于無形資產的定價評估,更是極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常常以歷史成本對專利權、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進行衡量,嚴重低估了無形資產現有價值。另外,我國對于國有資產監管力度還不夠,監管機構存在不作為。因此,一些國有企業管理層在國有資產交易中利用職權為自身謀利益,將國有資產占為己有,從而導致國有資產的極大流失。
(二)國企自身改革動力不足
在政府層面上,雖然中央政府一直在穩步推行著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在企業層面,有的國企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動力仍不足。對于經營狀況很好的壟斷性國有企業,該國企擁有巨大市場份額,經濟收益較好,且擁有良好的融資政策支持,這樣的優質國有企業也就不愿意去改革。此外,國企改革會使原始股東的股權被稀釋,這就必然會觸及到某些管理者自身的經濟利益。況且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預期效果具有不確定性,企業管理者難免擔憂改革中會因決策失誤而被問責,因此企業高管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積極性就不太高。
(三)產權問題
對于產權問題,也是我國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該重點注意的問題。國有企業的支撐主體為國家,而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制度卻尚不完善,這就導致民營企業在混改過程中可能沒有話語權。因此,即使民營企業想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來獲得國家良好的政策資源,但企業家仍會憂慮國企混改后能否保障自己的合法股權權益,這就使得他們不敢輕易加入到國有企業改革隊伍中。另外,對于中小民營投資者來講,就算參與到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也沒有獲得實際的控制權,因此難以有效的參與企業日常經營投資決策中,也就不能達到混合所有制所帶來的預期效果。
三、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國有資產評估流程
完善相關國有資產評估流程,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在國有資產交易方面,首先要以公正的原則為基礎。其次,通過對資產交易市場的全面了解,進而確定國有資產應有的公允價值。再者,國有資產的交易必須要以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為前提,由市場來決定資產的出讓價格,杜絕低賣國有資產的情況,避免不正當交易,進而建立一套客觀的資產評估定價體系。特別對于無形資產評估更應慎重,需衡量其帶來的經濟利益從而合理定價無形資產。最后,明確國有資產監管的職責,分級負責,對貪污腐敗的負責人進行嚴懲。只有健全和完善國有資產的體制機制,才可以保證交易市場的透明,從而遏制住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
(二)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思想是行動的基礎,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企業管理者的擔當,國家需要加大政策宣傳混改的成功案例,統一思想認識,從而提高管理者的改革意識,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改革氛圍。再者,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要對員工身份轉換進行補償,制定員工持股計劃,引入中長期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員工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積極性。另外,不同行業的國有企業混合改革應當實行不同的改革政策,比如哪些國企應該實行國有獨資,哪些國企則可以進行一般性參股等。對于壟斷行業,如果存在競爭領域,則可以放寬非國有資本的進入條件。相關部門也應及時修訂不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關規定,制訂健全的規章制度,嚴格通過行業等規則細分,以此明確非國有資本應該進入的范圍和領域。最終使得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的進行實質性的整合,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混合。
(三)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建立平等機制
為了消除民營企業家在參與國企混改上的弱勢群體意識,確保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平進行,需要完善相應的產權保護制度。即消除產權制度存在的所有制歧視,通過合同協議等方式對負責人的職責進行明晰,全面理清國企相關利益主體的權利與責任關系。此外,為了使混改達到良好效果,則需建立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之間的權利平等機制,樹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從法律層面保障民營企業的合法股權權益,如投票權、監督權、話語權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民營企業參與混改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改革效果,從而使得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朝良好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現階段經濟改革的重要部分。國企混改的最根本目標是為了提升國有企業的管理效率,提高國企的市場競爭力,使得國有經濟發揮更強的作用。因此,對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從完善國有資產評估流程,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進,以此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從而使得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互為融合,為國企混改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國企更快更好的發展。(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