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虹 劉偉 段歡書
一、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就業環境現狀分析
(一)財務會計人才面臨的宏觀就業環境變化
2017年兩件大事對會計行業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一是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及初級職稱的變革;二是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相繼推出財務機器人的面世。其中德勤研發的財務機器人產品于2017年5月最早面世,主要功能包括財務流程手工操作、錄入信息、合并數據、匯總統計、管理和監控自動化財務流程及既定業務邏輯判斷等。而這正是絕大部分財務會計人員平日進行的工作,現在由一個部署安裝在服務器或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序便可以輕松完成,也就是原本需要由人工執行的耗時、操作規范化、不斷重復的基礎性財務工作任務與流程,現在可以由一個應用程序完成,處理能力與處理效率絕對實現了實質意義的提升,而人工與時間成本卻相應大大降低了。對于企業主體來說,這種人工成本的大規模降低與工作效率的大大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沈玲.職業視閾下高職會計人才適用性培養研究[J].教育文化,2019(19):94-95.)其他三大會計師事務所推出的的財務機器人甚至將工作內容與范疇延伸到了人力資源、供應鏈與信息技術等領域,隨著財務機器人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出臺,已有大型企業引入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這無疑為會計行業帶來新的改革與新的思考。
這種宏觀大環境的變化,為會計工作帶來不可忽視的重大變革,也為所有財務人員帶來思考,面臨這種處境,財務人員如何居安思危?必然的趨勢是,在財務相關崗位,財務會計人才的價值應更多體現在創造性工作與價值增值工作上,而簡單、規范、規律性強、重復性高的工作必將最終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二)就業環境巨變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影響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財務等時代背景下,宏觀就業背景等客觀因素的變革,給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財務會計人才的培養重點在于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也把大量課時安排在《會計學原理》、《會計實務》、《會計電算化》等會計領域基礎入門課程。所謂的理論結合實踐,也只是把會計實訓內容融入課程設置,讓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學生在學校課堂上模擬真實財務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與工作內容。隨著宏觀就業環境的變革,這種傳統培養模式下的核算型會計人員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財務會計人才的要求。就業環境的變化迫使財務會計人才不得不在掌握會計核算這一基本職能前提下,更加注重預測、決策、控制、評價等職業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業財融合背景下,社會對多維復合型財務會計人才的必然需求。(楊洪.“大會計”視野下多維復合型財會人才培養路徑探究[J].財會研究,2019(09):64-65.)
二、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培養現狀
與普通本科培養財務會計人才主要輸送對象為大型企業及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不同,高職院校培養的財務會計人才多輸送到中小型企業、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等,擔任職務主要為會計、出納及審計助理等職位。伴隨著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時代及云財務時代的到來,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專業仍舊以傳統核算型會計人才為培養目標,這種輸出與輸入的不對稱問題,必將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
三、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適用性培養的對策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為了更好地向社會輸送具有較強就業競爭能力的多維復合型財務會計人才,高職院校應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育理念。這里教育理念的更新,不僅局限于理論與實訓結合的基礎高職培育方式,更要從客觀、主觀上創造條件讓財務會計專業人才面對就業宏觀環境時更具有競爭力。
從課程設置角度,除了核算類會計課程,更要增加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戰略發展與規劃、審計理論與管理學等課程的課時,讓財務會計人才從傳統的會計核算知識中跳脫出來,在更廣闊、更具邏輯、思維、職業判斷的知識海洋中遨游,全面培養與激發財務會計人才多維復合的職業能力與素養。從客觀教學環境角度,實訓課程如果僅僅是現實會計工作的模擬,是顯然不足的,教室環境也不應僅僅是“一臺電腦+投影儀”或“一體機+白板”,必須全面升級教室與實訓室軟硬件條件,才能為人工智能教學帶來更多可能性與實操性,以期保證高職院校教育理念更新的真正實現。(張榕芬,錢建偉,吳國強.G高職學院適應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案例研究[J].會計師,2019(11):73-75.)
(二)重視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多維復合能力的培養
為了更好地適應宏觀就業環境,高職院校應該越來越重視對財務會計人才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培養。
1.重視對快速融入企業的適應能力的培養
適應能力是多維復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快速融入企業的適應能力,能夠讓財務會計人才在最短時間內迅速調整轉換好身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順利進入角色,積極主動了解企業主體的業務領域與內部流程,縮短入職緩沖期,降低角色轉換帶來的時間成本,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2.注重對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
隨著時代變化,財務會計人才不僅僅是埋頭做好手上的賬務工作、保證核算工作無誤就萬事大吉。隨著業財的深度融合,財務會計人員在保證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上,更應該注重發揮自己對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注重對相關數據快速提取與有效處理,迅速提供決策依據與參考等能力的培養,確保自身的預算、決策、管理控制等職業能力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這些職業能力的發揮在多元化、高不確定性、高強度工作壓力下,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來幫助自己順利應對各種出乎意料的工作任務與突發狀況。
3.重視對學習能力的培養
科技發展瞬息萬變,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財務會計人才,必須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及職場要求,會計職能從傳統的核算型到現在的多維復合型,也應證著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始終保持一種學習激情,始終保持學習的心態,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下的宏觀大環境,迎接未來的挑戰。
4.重視對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隨著業財融合,財務會計人才不再局限于埋頭做賬、做報表等基礎的會計核算工作,預算、決策、管理控制等職業素養在日常工作中占越來越大比例,且需要財務會計人才更多地參與到企業業務發展中,加速數據提取與加工能力,為決策提供相關數據支持與參考依據。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會計人才必然需要越來越多走出辦公室與企業內部各個部門打交道,數據共享、頭腦風暴、業務交流變得越來越普遍,這無疑對財務會計人才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出了更綜合、更全面的要求。
5.重視對職業規劃能力的培養
財務會計人才具備財務會計專業知識,隨著業財融合,將會越來越多與企業業務、內控部門等有業務上交流與往來,財務會計人才應該在工作中逐漸對企業業務領域有全面認識與掌握,為自己未來職業規劃做準備。財務會計技能可以為企業高層提供不可替代的重要信息與數據,眾多杰出的財務會計人才最終的職業發展頂點都不一定是財務總監,也可能是其他業務領域的高層管理人才。因此以財務會計工作為起點,在職業生涯中可以不斷豐滿羽翼,逐漸發掘自身潛能,為未來職業作出中長期規劃,這對財務會計人才的個人的職業發展之路有重要意義。
6.重視對深層次專業技能的培養
雖然筆者一直強調綜合能力與素養的重要性,但是財務會計工作往往是每一個財務會計人才踏進社會的第一份職業,夯實鞏固財務會計的專業技能是先決條件,也是每個財務會計人才立足于職場的前提條件。在專業技能的“修煉”過程中,核算類的會計實務是基石,同時更要把時間精力用在財務管理、管理學、戰略發展與規劃、審計理論等深層次財務會計專業課程上,以錘煉自己數據提取、數據處理與管理決策的能力。
(三)專業教師團隊素質提升
為了更好地培養出有競爭力的財務會計人才,提高專業教師團隊素質成為了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科技變革瞬息萬變,唯有不斷提升專業教師團隊素質,才能有效保證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正在接受與時俱進的知識與培育。專業教師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引路人,一方面需要不斷充實自我,將專業課程深入淺出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時跟上宏觀大環境的變化,將最及時、最先進的訊息傳遞給學生,并將各種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融入課堂學習中,這需要專業教師始終保持求知若渴的學習狀態,也是對專業教師基本素養最直觀的考驗。
(四)職業能力與職業理想規劃的專業指導
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人才在學校內不僅需要夯實專業財務會計知識,也應該從踏入高職院校第一天開始便接受職業能力與職業理想規劃的有關專業指導,增強他們對職業規劃的意識,強化他們對財務會計工作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同時幫助他們樹立起長遠看待問題、長遠考慮事情的思維角度。(作者單位: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