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麗
2020年初,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家緊急出臺各項措施,各地政府也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同時發布了延長假期或推遲復工的通知。交通運輸行業作為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環節,也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2月15日,為了更好地服務疫情防控工作,促進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收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的通知》,宣布從2020年2月17日0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對依法通行收費公路的所有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隨著高速公路行業防疫政策力度不斷加碼,高速公路企業短期現金流量和長期償債能力均受到較大考驗,疫情對高速公路行業的負面影響正持續增強。
疫情期間,交通運輸部出臺免收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加強高速公路的通暢,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加強疫情的防控和生產生活物資的運輸,支持企業的復工復產,為穩定社會經濟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減免了車輛通行費用,給人民減輕了部分壓力,但卻給高速公路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一、免收通行費政策對高速公路企業的影響
政策發布后,高速公路企業不得不面對收入為零、支出剛性的局面,如何應對是對高速公路企業的一次考驗。
(一)通行費收入大幅下降,收支缺口擴大
全國通行費收入近五年(2014-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2019年通行費收入增速將有所下降,估測通行費收入增速約8%。2月9日以來,全國高速公路日均車流量下降至不到原來車流量的1/4,2月17日起,國內逐步復工復產,預計車流量下降將較前期有所緩解,估測至防控措施結束平均為下降50%左右,預計在正常收費情況下,單日通行費收入亦將降至正常水平的50%,疫情防控期間全國無通行費收入,據此測算2020年全年全國通行費收入預計較同期下降約20%左右。隨著免收通行費政策的推行,高速公路企業原本就較為緊張的資金鏈將面臨更大壓力,收支缺口進一步擴大。
(二)高速公路仍需正常運行,成本維持剛性,短期現金流量受到影響
在疫情中,高速公路行業由于其準公益性、民生工程、基礎行業等特征,面臨的挑戰相對更大。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無論從防疫工作的開展,還是從促進其他行業復工復產的角度,高速公路始終需要維持正常運營,運營養護成本仍需不斷支出。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債務性支出是高速公路企業的另一大剛性支出項目。在目前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的政策下,無論是運營養護支出還是還本付息支出均需支付大量現金,高速公路行業“入不敷出”的矛盾在這一時點將更加凸顯。
對于大部分多元發展不暢、收入結構單一的高速公路企業而言,免收通行費,預計將損失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資金流入大幅減少。但還得負擔成本對應的資金流出。高速公路企業將會出現資金短缺,無法運營的風險。因此,高速公路企業營運的流動性及虧損風險激增。
(三)現金流減少,債務違約風險加劇,長期償債能力受到影響
疫情對高速公路企業通行費收入的影響大小將直接取決于持續時間,但無疑會對企業短期經營業績造成較大負面影響,高速公路企業通行費收入大幅下降,營業利潤下滑,盈利能力降低,影響償債能力,違約風險加大。
受免收通行費政策的影響,造成企業資金鏈進一步趨緊,高速公路企業公開發行的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融資工具,在無法延期兌付的情況下,或將出大規模的違約現象。高速公路企業在通行費收入為零的局面下難以按期支付銀行貸款利息,長期償債能力受到嚴重的影響。
(四)收費期限縮短,高速公路企業估值降低
高速公路企業的收益主要為未來產生的通行費收入,因此大多采用現金流折現法來估算企業的股權價值。目前,我國A股及H股上市的高速公路企業共計31家,受免收通行費政策的影響,其收入及利潤均將減少,對其市值將產生不利影響。即使未來交通主管部門允許相應延長收費期限,以彌補高速公路企業的損失,未來通行費折現后的價值也將低于當前的通行費收入,造成高速公路企業的估值下降。對高速公路企業持續穩定的營運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高速公路企業的應對策略建議
(一)提早做好資金規劃,加強資本運作,避免短期內出現違約
高速公路企業預計在未來四個月內將沒有通行費收入,還本付息及運營養護的資金壓力劇增。因此,高速公路企業要重新擬定年度資金計劃,統籌做好資金規劃。一方面,要跟債權人溝通延期付息、調整利息支付方式、延長債務期限,避免債務違約;另一方面,積極尋求政府和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申請發行專項紓困債券,用于補充短期內的資金需求,避免因疫情資金出現流動性風險。
(二)階段性出售部分資產以緩解現金流緊張,改善當年利潤
高速公路企業為緩解因受疫情的影響,導致其盈利狀況惡化、現金流緊張。可考慮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形下階段性地引入外部投資者(如產業基金、財務機構投資者),通過溢價出售資產增加當年利潤。在未來經營狀況穩定后,再逐步回收資產,減少資產流失。
(三)做好遠期融資和業務規劃,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改善融資結構,大力發展權益融資。高速公路企業目前以債務融資為主,資產負債率高,債務本息支出壓力大,風險抵御能力弱。因此高速公路企業應加大權益融資的比例,通過權益融資新模式降低財務杠杠率、優化資本結構。
進行多元化戰略經營,提升企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受本次疫情影響,高速公路企業業務模式單一的風險與局限性已顯露無疑,部分高速公路企業營業收入的80%以上仍依靠通行費,但是多元化經營較好的高速集團受此免收政策影響就較小。因此,通過多元化戰略來增加現金流的穩定性是必然的趨勢,好的多元化戰略將提升了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性和成長性,增加企業的內在價值,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三、積極尋求國家政策支持,為重啟收費業務做好準備
(一)財稅政策
高速公路企業免收通行費,為抗擊疫情和穩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可向政府部門申請財稅支持,如采用增值稅返還、允許利息增值稅稅前抵扣、所得稅減免、稅率優惠等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支出壓力;或通過財政補貼、貼息、政府還貸公路免收水利基金等方式給予支持。
(二)會計政策
高速公路企業的折舊、攤銷對賬面盈利影響較大,建議在不收費期間,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允許高速公路企業不進行折舊攤銷的政策,減少對企業利潤指標的影響。
(三)行業政策
長期來看,交通主管部門可通過延長特許經營收費期的方式彌補免收費政策帶來的損失。在延長期限測算時因考慮到折現因素,對等延長收費期限的方式將導致未來的通行費收入無法覆蓋當期開支,損害企業利益。因此,應在考慮貨幣貼現、償債率等因素后,科學合理地設定未來的延長期限。合理的收費期延長期限,應保證未來延長期內通行費收入的折現值等于當前免費期內的通行費收入。
(四)金融政策
綜合考慮高速公路企業的債權人、投資者和經營者等各方的利益,針對高速企業短期內面臨的還本付息壓力的局面,應提供金融政策支持。建議人民銀行、發改委、證監會對高速公路企業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融資工具,縮短其審批流程,開辟其綠色通道,可推出專項債、專項貸款。建議對部分債權人可以經協商后開展債轉股,有效減輕高速公路企業的財務負擔。建議調整利息支付方式,減少財務費用對利潤的影響。
為緩沖免收費政策對高速公路行業的不利影響,應根據不同階段問題的輕重緩急,通過金融政策、延長收費期限的行業政策以及財稅政策等,從多個維度支持高速公路行業的發展。企業將積極應對并盡最大努力減輕本次疫情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在嚴格做好疫情防護工作和車流保暢的基礎上,嚴控成本費用,并積極爭取合理的政策支持,為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后收費業務重啟和加快發展做好充足準備。(作者單位:山東高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